观察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 周胜浩
[导读] 探究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8.2-2019.12,研究对象为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配合自拟口服汤药,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小于对照组1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对寻常型痤疮治疗更有效,且可保证用药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寻常型痤疮;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痤疮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又称为粉刺、暗疮,表现为患者面颊、前额、胸背等出现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1]。西医学研究认为寻常型痤疮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内分泌失调、遗传、皮质分泌、免疫学因素、细菌微生物学等。中医认为寻常型痤疮属于“粉刺”、“肺风粉刺”范畴,且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其中以火(热)为主,同时还包括瘀血、湿邪、痰浊、阴虚等类型[2]。西医对寻常型痤疮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中医学技术逐渐在寻常型痤疮治疗方面得到应用。本文将我院2018.2-2019.12,研究对象为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不同治疗措施对应的治疗效果,旨在为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2-2019.12,研究对象为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23±3.41)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5.28±3.38)岁。患者均明确诊断为寻常型痤疮,不同患者同意相关治疗方案,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患者使用红蓝光、强脉冲光联合照射治疗,每周2次,1疗程4周,同时告知患者每晚清洗面部,并在患处涂抹并外敷某芦荟胶,保持30min,然后清洗,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面膜粉组成包括:黄连、贝母、硫黄、大黄、甘草、白芷、丹参、皂角刺、冰片等。每次取适量上述面膜粉,加入蒸馏水,使其成为糊状,然后将其均匀涂抹在面部,需要避开眼周及眉毛,面膜外敷20分钟,然后洗干净面部,每周2-3次,1个疗程4w。同时服用自拟口服汤药,基本方为杏仁(去皮尖)6g,贝母10g,茯苓10g。桔梗10g,甘草6g,五味子10g,橘红10g,白鲜皮10g,紫草15g,赤芍15g。用药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8w。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4评价标准[3]
        综合患者治疗后面部症状表现、寻常型痤疮疮疹改善情况予以分析,包括:(1)痊愈:疮疹完全消失,患者感觉无任何症状:(2)有效:疮疹消退改善率超过30.00%,自觉症状改善明显;(3)无效:疮疹消退改善率不足30%,患者自觉症状严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数据均为计数资料,表示为(n,%),差异性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良反应后经调整照射时间、暂停使用芦荟等症状自觉消失,数据见表2。

3、讨论
        寻常型痤疮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同时有一定的自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学习、恋爱等均可产生影响,还会使得患者出现自卑心理。对寻常型痤疮的及时治疗可帮助患者改善面部皮损状态,消除症状。
        寻常型痤疮常规治疗期间主要采用红蓝光治疗方法,红蓝光能够借助光化学、光电磁等对皮损区域血管发挥扩张作用,连续性的红蓝光照射可不断刺激经络,有利于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敏感性较差,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4]。
        中医学将寻常型痤疮纳入“粉刺”、“肺风粉刺”范畴,并指出寻常型痤疮的发生同风、寒、湿、热等内部与外部因素有关,如外邪入侵可引起血热郁滞,内因方面如内生湿聚。临床有寻常型痤疮使用内治法治疗的研究报道,比如服用药物等,但是因为整体用药会降低药物浓度,同时增加药物全身代谢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因而中医学逐渐从局部治疗方面入手进行治疗研究[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以92.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0%,提示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对寻常型痤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以0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12.50%,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案安全性更高。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面膜方法实施治疗,属于中医学中的局部治疗方法,治疗期间药物能够直接对皮损位置发挥作用,提高皮损部位的药效吸收,保证药效发挥,局部性用药可减少药物对全身代谢的影响,保证了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药物作用角度分析,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中包含了黄连、贝母、硫黄、大黄、甘草、白芷、丹参、皂角刺、冰片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连有泻火解毒与清热燥湿功效;大黄、硫磺与丹参联合有祛瘀杀虫、泻火活血的功效;皂角刺能够消肿排脓;白芷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生甘能够调和诸药药性;冰片能够提高药物的渗透。所有药物的综合使用可发挥消炎、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消肿祛痘等作用,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症状,患者治疗同时口服清热祛湿类中成药,通过全身使用药物帮助患者调节体质,配合中药面膜,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李丹等[6]指出火针联合中药面膜对寻常性痤疮治疗更加有效,后续研究中可采取不同中医治疗研究,进一步加快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自拟痤疮方(中药面膜粉)对寻常型痤疮治疗更有效,且可保证用药治疗安全性,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博,施冬青.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8,34(11):35-41.
[2]明红钰.中药内服联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30例[J].现代中医药,2018,38(03):51-52.
[3]陈力槟,林笑娟,黄鸿健.中药消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及对皮损区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8,40(02):157-160.
[4]杨晓华,杨琳.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2):83-85.
[5]罗新霁,黄美泰,秦倩,等.中药面膜系列方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1):115-116.
[6]李丹,肖芳,刘雅玲.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8,8(01):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