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使用较为广泛。BIM技术之所以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其模拟施工的性能可以为施工设计图提供真实施工建议,还可以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资源来形成整体的安全管理系统。因此,通过提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使用,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BIM技术;运用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涉及建筑学、工程学以及土木工程等多个技术领域,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为模型提供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其中包括有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状态信息以及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中,BIM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大程度提高了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程度,并为建筑工程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互动平台,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BIM技术能够将建筑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模型的构建,为设计人员所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完美展示,进而有效避免设计误差产生。对于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来说,BIM技术同样能够将建筑内部隐蔽工程完整体现,促进设计工作内容可视化、透明化,进而有助于设计人员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BIM的数字化、空间化、定量化、全面化、可操作化等特点,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可以使项目参与者在施工前先进行三维交互式建设施工全过程模拟。在模拟平台上,项目参与者可以更为准确地辨识潜在的安全隐患,更为直观地分析评估现场施工条件和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改善和提高决策水平。同时,利用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动态识别现场安全隐患,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优势包括两方面内容:(1)BIM技术有助于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人员加强对工程计划的了解程度,为施工单位进行工作安排提供良好的条件;(2)BIM技术的应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密不可分,所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在建筑工程BIM技术的应用中也能够充分体现,确保各级部门能够无障碍、跨空间沟通,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外,还能够将资料以数字化形式传输于各利益方,实现对工程整体的监管,以便于促成工程整体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 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性
BIM技术突破传统建筑施工的一些限制,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来将真实建筑信息都模拟出来,构建出建筑物模型,建筑施工人员仅通过BIM模型就能方便、直观的看到建筑物二维图,可达到实时对施工现场的监控,起到预知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2.2动态性
BIM模型将建筑施工的真实信息容纳其中,很多建筑参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所变化,BIM模型的动态性就是指这些变化的参数可以在模型中有动态的更新,更新的动态信息可以上传到云端,供施工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随时的监控。
2.3模拟性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所有信息模拟出来,依赖这些信息可以对建筑施工现场展开有效的防护,确保建筑物的施工顺利。使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地质、环境做出模拟实验;对于一些高危的工作也可做出模拟实验,给出相应的安全作业建议,例如高空作业。
2.4优化性
优化性就是指利用BIM技术可以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进度等问题给出一定的优化方案。通过实时的监控以及优化建议的提出,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
2.5预算可控性
利用BIM技术还可以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预算,将施工各阶段的成本投入作出标注,有利于工程管理人员对资金投入有所把控,提供一些成本预算的建议。
3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BIM技术如今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普及,但由于当代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专业知识有限,所以一些年龄较大的管理人员不能更好的运用BIM技术,从而增加实践操控难度,对于新运用的技术也存在不会使用的问题,从而造成工期延后的情况。
3.2对BIM技术及设备认知不足
就BIM技术的发展而言,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一些应用这对于BIM技术应用并不充分。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存在技术及设备认知不足的问题,一些技术操控的问题无法进行落地实施,从而造成BIM技术滞后发展,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本质作用。
3.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滞后
BIM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其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设备的配套较差。很多公司对施工安全的防范意识较差,也不重视在施工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导致相关安全管理技术设备落后,从而引起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此外,有一些建筑公司的管理人员虽然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安全管理上缺乏专业知识的武装。加之公司不重视对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导致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 BIM技术的应用
4.1动态布置场地
施工场地的平面规划设计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工程的开展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地形、气候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建筑工程问题的多发。由于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平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工程建设。BIM技术在设计时由三维的模型来演示,能够在工程建设的很多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选址、管道铺设、线路布置等。利用BIM技术可以对临时宿舍、办公室和材料室等建筑物的搭建位置以及安全性进行准确的评估,保证建筑工程的健康运行;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模拟实现物料的排放以及管道的铺设,避免存放位置不对而带来二次运输成本;BIM技术能够查看脚手架和模板的搭建,找出其中可能出现冲突的地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BIM技术能够三维模拟电线路的预期摆放,快速调整出符合标准和安全规定的电线路铺设方案。BIM技术在施工场地平面规划设计上的应用,能够提前发现工程漏洞及时填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改进建筑工程的平面设计,实现工程现场的可视化管理,充分利用施工空间,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
4.2工程安全检查
面对国内愈发复杂的建筑工程建设环境,BIM技术可以全面而安全的检查工程环境。BIM技术能够一一检查建设图纸,找出设计图纸的缺陷,以防出现影响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的问题。其次BIM可以通过对环境、方案、工序及施工技术等大数据动态模拟分析排出危险因素,改进工程建设方案。实时管控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确保工程安全的管理不至于过时,提升工程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4.3施工人员的培训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培训至关重要。当然,人员安全的教育和培训一直存在,然而以往的建筑工程安全培训太过于落后腐朽,忽略培训人员感受,很容易引起培训人员的逆反心理,大大降低安全培训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也开始采取BIM技术。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能够更为直观的向施工人员展示建筑工程的建设,将工程各个环节的存在的缺陷完全展示在施工主体的眼前,让施工人员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BIM技术的这种方式提供了一个更为新颖有效的培训途径,让安全培训更加形象生动,使得培训人员的兴趣性提高,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培训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BIM技术利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还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有所保障。所以,建筑公司应该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优势,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黄伟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71-72.
[2]张翼凡.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2):225+227.
[3]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4]秦振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6):252-253.
[5]刘迪.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07):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