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的工程建设、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优化,以及各类设备的创新功能,对建筑设计的改善提供了较多的支持与肯定。相对而言,工程质量的提升,与建筑设计存在密切的关系,对设计的质量做出提升和改善,非常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综合巩固,是提升质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近几年的豆腐渣工程整治力度不断提升,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控制好工程的发展走向,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工程设计方面的质量迟迟不能提升,导致工程建设本身,遭遇到严峻的挑战和负面损失,产生的一些功能问题,舒适度下降现象,饱受社会上的诟病影响。此时,需通过建筑设计的作用,提高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
(一)设计质量较低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发展,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控制措施不断增加,硬性规范制度也在提升,因此粗放的施工模式必定被时代的发展来取代。设计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直接造成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提升,工程的安全保障、性能保障得不到科学的提升,长期发展造成了特别多的隐患。设计质量较低的问题,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工程设计缺少足够的勘察、指导,相关的设计依据,完全是主观上的臆想,缺少科学的根据判断,在勘察信息不健全的情况下,工程质量控制的方向不够明朗,出现安全事故是早晚的事情。工程设计的体系不够健全,在设计的方案方面,对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未能够做出密切的衔接,各项设计具有“外强中干”的特点,表面上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实际上造成的漏洞特别的多,已经不是一两项措施能够弥补的,而是要全部推翻重新设计,由此造成的经济成本压力非常大。
(二)设计风险较高
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所有的工程建设,都要在经济效益上适当的提升,但是只有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得到卓越的成果,才能促使工程本身得到市场的认可,最终在经济收益上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设计风险没有较好解决的情况下,导致工程质量控制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工程迟迟不能投入建设,造成的成本增加,对日后的利益收入造成较大的影响。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风险、人工风险,没有做出统计和分析,也没有与其他类型的工程进行对比,看似合理的地方,全部都有不合理的解释,这种盲目的设计方案,一旦投入使用,对工程质量控制造成的破坏是无法想象的,根本不可能得到高质量的工程。设计风险的发生,在于对相关的触发条件,没有做出良好的把控,很多设计理念本身特别陈旧,在本世纪表现出高度的不适应性。这样的理念在没有革新的情况下,已经不仅仅是造成风险的问题,更加会导致工程质量控制的恶性循环。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设计质量
现如今的工程质量控制,在设计层面上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研发、创新,设计质量的提升,不仅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更加对工程的长期发展,会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工程设计的勘察部分,需要掌握好工程附属区域的地质信息情况。有些地方是软土地基,有些地方是板块活动频繁的区域,地质信息掌握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推动设计质量的提升,从源头处进行设计的完善,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设计结构的改良过程中,针对建筑的层数、高度具有明确的规范。当前的各种类型建筑此起披伏,集中表现在高层建筑、商务高层建筑、别墅区建筑、多层楼房建筑等。不同的建筑对结构设计,存在差异性的需求,建筑公司完全按照单一的标准来设计结构,不仅降低了工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造成建筑本身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相关设计理念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核,造成的时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这一点需要在未来更好的解决。
(二)控制设计风险
国内的工程质量提升,需进一步加强设计风险的控制。很多人认为,设计风险比较小,只要按照规范标准操作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太过在意。可是从实际调研来看,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的设计,最大的目的在于控制基础的质量,上层设计或者是性能的提升,依然有很多的风险影响,并且伴随时代的发展,设计风险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可能长久按照局限性的思维来应对。设计风险的把控,需观察设计方案是否具备高度的可行性。某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无限制的增加预算,所有的材料、所有的设备全部按照最高标准来完成,看似得到的工程效果非常优秀,但实际上这种不考虑设计造价的影响下,必定造成工程断断续续的开展,设计的理念也不符合公司的长久发展要求,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设计的造价风险把控,一定要保持在公司的可承受范围以内。设计的所有框架结构,都要保持足够的安全性,尤其是部分地方的极端天气和恶劣环境,要坚持在框架结构的稳定程度上,做出大幅度的提升。
(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设计改良的过程。针对设计的工作进行优化,有必要对质量保证体系不断的完善。该体系的存在,不是让各个建筑公司自觉遵守的,而是要求所有的建筑公司强硬遵守的体系。从豆腐渣工程的表现来看,凡是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是之前没有强硬要求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从源头来把控和解决,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对建筑设计提供足够的约束力。已经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施工企业,应注重实际效果,强调贯彻落实,应严格按ISO9000质保体系标准要求来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WTO等国际惯例接轨的、与ISO9000系列标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新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要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从各方面、各层次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覆盖面要涉及到施工前、中、后的所有阶段。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趋势
现阶段的国家建设体系中,工程所占有的比例不断提升,同时对于百姓的生产、生活具有特别大的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对设计内容做出优化、改良,促使工程质量控制的良性循环建立,得到了足够的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可靠性。控制方案的设计,需要掌握好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每一个工程的确具备特别多的动态条件影响,但是并非所有的条件都具备超强的影响力,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案,需要分清楚主次关系,在控制的策略上、方法上,保持足够的匹配性,由此能够在工程质量控制的内涵上,进行更好的丰富。工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操作,应进一步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来完善,对质量的分析、测试,对风险的掌控力度,都需要大幅度的提升。
总结:
随着设计工作的持续性进步,工程质量控制的所有内容,都能够按照正确的规范、标准来完善,相关隐患的解决得到了根治效果。国家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较高,近几年接连颁布了很多的新规范、新准则,促使工程质量控制的长久进步,得到了卓越的发展成绩。未来,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优化,以及设计的理念创新,需进一步掌握好不同类型的工程影响,在工程投入效果上,进行密切的衔接,掌握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大方向,加强控制措施的论证。
参考文献:
[1]张志明.浅谈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监督[J].居舍,2020(04):108.
[2]刘奇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项目现场设计和施工过程科学管理[J].居舍,2020(04):155.
[3]张志强.谈高层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关键技术[J].城市建筑,2020,17(03):131-132.
[4]李凌波,富小蔓.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02):36.
作者简介:聂思亮(1983年11月11日),男,籍贯:黑龙江,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