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常晓东
[导读] 我国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近年,我国公路运输事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事业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出行方面的影响愈发变大。因此,要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地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之中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并做好日常化的养护,保障车辆驾驶人员等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方法
        引言
        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运输行业发展迅速,,还是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公路工程既需要有效的技术管理,又需要持续的养护。技术管理与养护是维护公路工程质量的根本要素,应从技术管理的层面出发,优化技术工序、形式、流程,在管理中对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估,对技术落实性进行监督,养护中应结合公路工程的技术管理前期形式,施行不同形式的养护,从而延长公路工程的寿命,提高公路工程技术管理的效率。
        1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的特点是建造时间久,施工量大,建造机械多,建造工序薄弱。为了确保公路的工程质量,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施工前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便于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为公路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还需要考虑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的车辆驾驶等,还需要考虑高速公路本身有关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应包括施工图纸的研究系统,技术交流系统和设计变更通知系统,必须保证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施工技术图纸是施工人员进行项目的“定向塔”。所以施工图纸必须要具备无误性,完善性,合理性等等,否则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并在确保项目周期的因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重视施工设计图纸的审视,提升研究的份量,保证设计图纸的每个细节都适合项目施工的施工标准,并且确保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和设计施工图。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施工图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并且要保证每一个采集的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应该立刻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更改和修正。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对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提高公路建设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保证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在具体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将每个项目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具体的工作人员,与公路建设有关的建设任务被有效地分配给负责人,从而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提高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对鼓舞整个施工队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养护的措施
        2.1分级养护
        在公路养护的管理过程之中,实施分级养护管理方式,要求统一实现调配、标准与实施,保障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得以全方位落实。例如在选择运用养护机械的时候,来降低公路所出现的病害问题。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以薄膜敷设的方法来予以保湿,在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不允许通车。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疏导工作,在施工期间要实施严格化的交通管制,避免影响到面层的结构。
        2.2翻浆处理
        公路工程投入到使用以后,由于其地基长时间受到地下水的侵蚀,有可能会出现翻浆的问题,很容易导致路面结构出现破损,还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对于交通运输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养护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换头发,在养护过程中首先需要由工作人员开挖一般的路基,将外道的基底层开挖到两米深的位置以后铲除翻浆土,然后使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在这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和压实的方式进行,保证路基的压实程度符合要求,要想切实提高路基的密实程度,其上层0.5m的回填土可以选择80%的沙粒和20%的粘土,经过充分的搅拌,使用这样的材料就能够提高公路项目路面的压实程度。


        2.3养护队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部分公路工程中的养护团队,本身就是技术管理团队,他们缺乏对养护的针对性知识,只能基于技术管理经验实施养护,不能全面的覆盖养护问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技术管理与养护均会受到制约,且养护团队与养护责任人,只能进行日常的养护是不够的,应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故、意外天气影响,进行抢修养护,这就需要对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进行考究。
        2.4裂缝处理
        公路路面病害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裂缝,处置方法:1.缝宽在6mm之内的,则是通过刷子来将裂缝缝隙处清理干净,并运用压缩空气来吹去沙尘,运用热沥青或者是乳化沥青灌封来实施封堵。2.缝宽在6mm之上的,可以通过沥青砂石或者是细料式沥青混合料来予以填补,捣实之后做封口处理,并撒砂扫匀,也可以运用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来进行填封。3.针对轻微面积相对集中且路基强度较好的裂缝,可以选择运用乳化沥青来稀浆封层,或者是以沥青封层来罩面。
        2.5预防性养护
        在针对公路实施养护管理的过程之中,依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实施,对比分析技术检测操作方式,后续的养护管理,都是建立在养护机制基础上,针对其进行合理化地管理。在落实养护流程规范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养护的时机,还要注重养护资金到位。
        2.6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金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农业都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PPP项目,导致一些企业在公路养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危害。所以对公路项目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应严格按照公路的实际状况提高公路工程养护的实际质量,养护企业应做好养护资金的配置工作,设置专门的养护资金保证公路出现问题后,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对公路项目进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养护过程中各项技术得到有效的落实,防止由于资金配置不足影响到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
        2.7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养护工作经常与管理相互衔接,这样虽然能够在管理过程中,提供养护的意见,使得养护更为及时,但养护缺乏专业化,可在管养分离的模式下,展开市场竞争养护,这样能够强化养护的专业型,不仅可缩减不必要的养护成本,结合公路工程现实需求进行养护,还能够推进我国的公路工程养护系统化、科学化。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养护是有相互关联性的,同时也可以管护分离,应基于公路工程的现实条件,采取相对的技术管理、养护办法,从而正确提高公路的运载能力。针对公路工程的特点,应在技术管理与养护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控,从技术、管理的层面分别着手,提高公路的社会功能性。
        参考文献
        [1]王同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19):2016.
        [2]辛文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9):1595.
        [3]郭雁冰,江浩.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22):4928.
        [4]关伟红,陈鑫.剖析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5]马燕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