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曾维锋
[导读]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作为主要构成部分,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摘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作为主要构成部分,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文中以建筑施工为切入点,分析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因素,给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时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但具体落实时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甚至造成工期延长,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这就需要施工方根据工程情况调整现场管理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内容分析
        1.1 基础土石方施工
        建筑工程基础土石方施工技术涉及的主要问题在于土石方的开挖、基坑支护及防排水、基础标高控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基础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开挖前对现场进行深入勘察,了解基础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对土石方开挖、设计方案进行核查,确保两者保持一致。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基坑施工支护措施是否合理、全面,完成基坑开挖后,要严格管控基坑开挖面,避免长时间曝晒,结合现场设计标准铺设垫层,严格依照标准对桩基标高、轴线进行测量,确认无误后才能下桩。
        1.2混凝土浇筑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大量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浇筑过程中必须关注混凝土中水分的存在状况。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会不断释放热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随着浇筑工作的推进,这部分温度又会逐渐降低,两者间的温差会在混凝土内形成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减害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温度差距,减少内部拉应力的产生。若混凝土浇筑完成4h 后表面出现裂缝,可以考虑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光或浇筑处理,以便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1.3 钢筋系统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钢筋。对于钢筋系统施工来说,首先,要关注钢筋材料,由于钢筋材料市场环境复杂,若不能从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因钢筋材料质量影响工程施工,严格控制钢筋质量,认真检查钢筋相关合格证书,实施进场质量控制措施,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力学试验鉴定;其次,要合理选择现场加工工艺,由于钢筋加工过程较为复杂,若成品不能满足标准要求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必须选择适宜的加工方式,并依托完善的检查检测标准,将不合格的钢筋加工制品剔除出去;再者,钢筋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构件搭接布设错位的情况,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支撑,必须确保施工严谨,对钢筋布设、搭接、绑扎、焊接等部分要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校核,并做好相关记录进行备案。
        1.4 梁板柱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梁板柱的施工必须符合工程设计标准和要求。现场施工前要先对模板质量、模板完成情况进行核定,确保合格的模板才投入使用,且模板严格依照系统设计要求。在模板装配完成后,要及时对模板进行安全性、密封性、稳定性检查,确认无误后及时进行模板清理,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梁板柱的位置、标高进行核查。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模板拆除,拆除必须严格依据工程设计方案要求开展工作,拆模过程中要确保模后构件外观,特别是棱角位置的完整性。
        1.5 防水施工
        建筑工程的防水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存在问题的防水卷材,当材料进场后要及时安排检查或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标准,对各个转角部位进行处理,避免由于防水结构不严密造成的建筑漏水问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的设计要求进行分层铺贴搭设防水卷材,当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可以在上部加设防水层。
        2、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 加大技术管理制度完善力度
        实际上,技术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对提升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效益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目前技术管理制度所存的问题需进行针对性优化。比如某项目,需给予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构建与优化高度重视,对建设各阶段,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都需要依据相关制度开展。
        第一,需结合此项目建设情况构建系统的总体管理体系,建构科学性较强的技术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技术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第二,建立制度重视可变通性,所以都基于具体状况为基础,且预测会出现的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防止制度流于形式,在具体管理中对问题总结时优化制度体系。在项目建设中,只有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工程施工满足预期目标,建设出有效且安全的建筑物,技术管理水平为工程整体质量的有力保障。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意识
        实际上,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来讲管理队伍为其不可缺少的主体,对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有巨大影响,基于此,在此项目建设中,一定要增强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应用新兴的管理理念,从思想上注重技术管理以提升管理水平。第一,定期组织管理培训活动,增强宣传力度,潜移默化的提升其管理意识,在工程技术实践中增强管理意识。第二,快速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摒弃以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与施工进度的思想,提高对技术全面管理工作认识,以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多方面管理,特别是提升对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第三,管理人员需提升管理执行意识,严格依据安全条例与技术标准展开管理,做到责任追究与奖惩工作,把技术管理切实落实到各环节和程序之中,保证管理质量与水平。
        2.3 强化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实际上,施工技术管理为一个整体,不但程序繁杂而且技术板块众多,需要有关人员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内容繁杂,且施工规模较大,施工牵涉的技术繁杂且多样,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第一,在技术施工准备阶段,结合项目总投资,准确计算技术实行阶段所用的材料总量,通过对比市场价格选出适合的材料,选取技术实施设备需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对设备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对于技术施工计划编制需同施工场地大小、要求等相结合,做好图纸设计工作与审查工作。第二,在技术施工中,需增强对各施工环节监督,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专业性进行全面把握,定期检查以确保施工整体安全,结合施工场地情况科学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第三,加强技术施工进度控制,组织专业培训活动与安全培训活动,丰富施工人员的知识,提升其安全意识与工作热情,且大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技术施工水平与施工进度有效协调。合理组织与施工,加强技术施工过程管控,才会充分发挥出设备与工作人员的内在潜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为工程整体效益提升做铺垫。
        结语
        综上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竣工的关键,基于此,相关部门需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促使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为建筑工程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关人员需通过加大技术管理制度完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意识、强化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将上述问题完全优化掉,进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宋鹏程.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科技风,2020(06):144.
[2]邓晓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33):211-212.
[3]丁江勇,廖威,吴柏成,刘宇飞,胡长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9):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