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议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途径------结合抚矿集团老虎台矿井下生产实际论述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的见解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先志 赵焕忠
[导读] 本文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实际,论述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则必须实现本质安全。
        摘  要: 本文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实际,论述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则必须实现本质安全。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重要途径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人、机、物、环、系统、制度、管理的相互协调,最终实现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挡、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关键词: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安全高效。
分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原因,既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严重等客观因素;也有安全思想认识还不够高,安全措施不够得力、安措资金投入不充分等主观因素。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煤矿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搞好煤矿企业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就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治本之策。
        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使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装备水平和培训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煤矿企业内部的人、机、物、环、系统、制度、管理的相互协调,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从而使煤矿企业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煤矿企业零故障、零事故、高产量、高效益的本质安全。
        一、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概念、内涵及外延
        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的人、机、物、环、系统、管理达到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挡、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就是在自然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状态下,排除人为因素,其工作环境中的人、设备和环境本身不会引发事故,即使有人为因素,其保护也能快速、迅捷、可靠地发挥作用,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减少事故损失,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本质上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本质安全有四大因素。一是人的本质安全,即生产环境中的每个人,都能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质安全。二是机、物的本质安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也不会引发事故;任何保护设施和系统都齐全、完好、可靠。三是系统的本质安全,各生产系统及其子系统,没有任何隐患和任何缺陷,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规范运作,实现安全管理无事故运行。这四大要素存在着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人是本质安全的核心,机、物是本质安全的基础,系统是本质安全的保证,管理是本质安全的支撑,四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二、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途径
        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煤矿企业中一项庞大的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持久性的,又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全员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练兵实现煤矿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即人的本质安全;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面提高矿井综合安全生产能力和质量标准化水平即机、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依法从严治矿全面提升矿井各级从业人员的综合管理体系即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
        (一)实现煤矿企业人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人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想安全就是具有强烈的自主保安意识;会安全就是具有本专业岗位知识和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能安全就是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能正确熟练地操作机械设备,能以创造的安全环境有效地保障安全。
        本质安全人包括两类:一是本质安全决策者和管理者,二是本质安全操作者。

本质安全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具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主人翁安全责任感,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全方位构建安全生产规划和蓝图,进行科学合理决策和掌控,保证安全资金和安全装备投入,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既定目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其它第二”的全新安全生产理念,营造团队安全文化。
        本质安全操作者应具有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行为规范,自觉践行安全生产理念,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熟练掌握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具有驾驭安全、识别危害、规避风险的能力。
        (二)实现机、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机、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设备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煤矿企业有采、掘、机、运、通等主要生产系统及分支的子系统,这些系统本身应该没有隐患和缺陷,且有良好的配置。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生产中应不断加大老设备的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的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现有的各主要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完善,达到可靠性的保护。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保护环境。
        (三)实现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各级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管理制度,并规范执行,实现管理零缺陷,使安全管理无处不在,无人不管。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从严落实各级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的安全保障体系。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本质安全岗。即岗位无隐患、操作无失误、管理无缺陷。岗位无隐患就是通过超前预想、超前预警、超前预防,及时消灭岗位隐患;操作无失职就是严格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和程序严格操作;管理无缺陷就是要全面提高安全执行力,严格管理、精细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精细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检查前突击达标向随时随地生产全过程达标;事故控制由事故后的追查分析受教育向事故前的隐患查找、消除受警示转变。
        三、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重要意义
        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提高煤矿企业竞争力和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矿事故的惨痛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打击,尤其是经不起重特大事故的摧残。因此,只有杜绝重特大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煤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安全基础薄弱、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整体防灾抗灾能力差、安全技术落后。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矿山安全法》等。
       
        作者简介:  李先志,男,1972年生,本科,现任老虎台矿综采三队队长。先后获抚矿集团公司“杰出青年管理创新能手”、“特等劳动模范”、“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等荣誉称号;多篇技术论文分别被省、市评为优秀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