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关系着我国人民的民生幸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堤防护岸更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对水利工程的堤防护岸建设有所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单位应当加强对护岸建设质量的重视,严格把控施工过程,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建设,把控好建设成本的同时使工程效果最大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尤其重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后再进行方案设计工作,优化方案,把握每一道施工流程,保证流程的质量符合标准。
关键词:水利工程;提防护岸;施工技术
前言:好的水利工程堤防护岸不仅有着很好的防护能力,同时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建设新生态的堤防护岸是未来的重要工作,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节复杂,相关的工作人员多,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比如因为监督不力导致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出现结构性裂缝,就可能导致洪涝发生时容易冲毁堤坝,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1、堤防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施工技术自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利工程中的堤防和护岸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工程。堤防作为一种常用的挡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约束、限制洪水,尤其是在雨季河流径流量突然增加或是湖泊水位暴涨等情况下,堤防可以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减少了洪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冲击影响。护岸指确定加固处理岸坡方案,仅仅出于防洪、输水和航运等工程需要。
2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2.1开采土料的选择
在选择开采土料时,应当坚持两个基本原则:首先坚持性能相近的原则,选择的土料尽量与施工河段的土质类似,确保具有较强的吻合性;其次坚持就近取材的选择,这是为了整体工程施工便利考虑的,在此基础上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当然除了以上几点原则之外,还应该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考虑到位,例如选择土质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对水体流速相对较大的区域需要考虑粘性较大的土壤,主要是防止土壤很容易被冲蚀;而对水体流速相对缓慢的地区或是淤泥质河堤来说,则宜选择颗粒相对较大的砂土。
2.2堤防填筑
2.2.1坝基清理
需要在施工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进行杂草以及其他妨碍施工进行的障碍物的清理;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合适的沙土以及粘土等填充材料;确保相关的施工设备到位,以免施工停滞;为了保障填充坝基的材料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以前,进行土液塑实验和击实试验。
2.2.2开展填筑操作
如果要对水利建设工程界面处进行搭接,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水利建设工程坝基为软土,此时要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众多观测点实施观测。如果局部地区遇到“弹簧土”,要对土壤进行得当处理,土料的选择在填筑时对工程的影响很大。涂料的选择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象在严格控制施工速度的基础上,用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对水利工程进行分层填筑,这样的工程截面,对于整个操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防止整个堤身两旁的压载平面,发生位移与断裂。在这项操作验收合格后,填铺新土,确保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以及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2.3堤坝压实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土壤含水情况,土壤含水量在1%-3%之间才能够达到压实施工标准,在进行压实施工时,要注意选择标准的压实施工操作,并且合理利用各种压实机械。采用标准的压实施工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传统压实施工中出现的压实不足与漏压等现象,以确保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进行压实时,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再逐层进行碾压,在设计边线的两侧超出30cm左右,用工作面上的土料进行填充,渐次卸料、整平后进行压实。
在压实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是极其那个框来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在较为开阔的场地上采用大型碾压机械如压路机等,在空间较小、回转不利的区域内可以选择手扶碾压机,进行全盘碾压,保障堤坝稳定。
2.4保护河道堤防护岸
指利用合理密植对河道堤防护岸进行加固,很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认为树木、花草的根系会损坏河道堤防护岸的整体性、稳定性,导致河道堤防护岸内部存在裂隙,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然而,根据水土流失、水土加固等方面的论证和实验可知,植物的根系能够有效对土壤形成抓牢和加固,在护岸上合理种植树木、草种可以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护岸外形成对水流的冲击抵抗层,有效缓解水流对护岸的冲蚀,通过保护河道堤防护岸来保证河道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保障水利工程堤坝施工顺利进行的优化措施?
3.1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能源消耗
在实际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水利堤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理解不透彻,对于施工工法、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从而导致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工程出现返工,不仅影响工程整体进度,且还会造成原材料浪费,产生施工垃圾等。因此,在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对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注意强化安全施工意识
3.2.1注意人为原因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以及其他在场人员,均有可能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人,由于其不规范的操作或其他行为对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其主要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的操作,未对警告做到足够重视。参与危险作业,人的行为导致堤坝装置失灵;私自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3.2.2注意物料的堆放
原料、半成品、工具、设备、燃料、成品等物料,若易燃品堆放、保管不合理,施工原材料性能不达标,比如混凝土堤坝工程中钢筋力学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且未经检测而直接应用于工程中,都可能导致堤坝的承载力不足,引发洪涝事故。
3.2.3注意安全管理
施工工艺存在缺陷,在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组织安排不合理;安全操作规章不够完善,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经费,对安全隐患不够重视,都会导致安全事故,为了能够才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堤防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明确施工要点非常重要。
3.2.4注意外在环境因素
若环境不安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原因,如施工环境等;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原因,如照明、湿度、温度、空气漂浮物、通风及噪音等存在一定的缺陷。
3.注意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建议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第一,针对现场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安装流量较小的节水阀,在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最大限度降低水量消耗;第二,采用节水类型的器具;第三,在施工现场结合工程需要,安装水表,监控不同时段的用水消耗量,针对用水量较大的工序,采取用水量分析,需求降低用水量的措施;第四,设置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提高废水利用效率。针对现场的雨水和施工污水,需要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格栅和沉淀池,经过沉淀池处理以后的废水,可以减少废水中较大的悬浮颗粒,生成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序中,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循环二次重复利用。
结束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很多技术操作和问题解决,都必须按照综合性的理念来完成,否则肯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和不足。日后,应继续在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不断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从多个角度来确保全局工作的进行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
参考文献
[1]辛暖.浅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4-224.
[2]骆顺强.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技术应用及实践要点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