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512026)
摘要: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用电量不断加大,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电力系统中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进一步探究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措施,从知识储备、管理技术、电网结构、应急预案、电网形式五方面入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运行;管理维护;环网结构
引言: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在逐年增加,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日常运行也表现出多种问题,这会对供电稳定性形成干扰,电力供应故障会降低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供电可靠性应从防雷击、优化供电设备质量、理清接线、优化配电结构入手。
一、电力系统中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
(一)安全设计问题
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会对其安全情况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安全设计的问题,大部分的配电网都有跨年时间长的特点。在建设早期往往会受到局限,不适应长远的发展。这就导致电网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没有保证,实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也会有一定难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电网的布局主要以放射式的网状结构为主,目的在于保证配电网供电半径能覆盖用户的需求面积。该结构的缺点是线路互代能力不强,而且系统的可靠性也没有保障,投入使用有发生大面积故障的可能。在有些区域线路处于架空的状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又进一步弱化了配电网的可靠性。此时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电力供应就非常不稳定,不仅较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1]。
(二)设备线路管理维护手段有待提高
设备线路的管理维护情况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国内配电网覆盖着广阔的国土,国内配电网的配电任务也非常重。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技术人员处理配电网络运行故障水平有限,对配电网安全运行起到的保障作用是有限的。就配电网运行阶段的管理维护工作而言,具体的方案计划落实情况不够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就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而言,还不能满足目前配电网管理维护的实际需求。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配电网发生的故障比较复杂,故障情况也各不相同,比如配电网线路老化。
二、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
(一)工作人员加强学习配电网安全运行知识
如图1所示,为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该项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能,同时也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为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应当加强对配电网系统的控制管理,使得配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对于配电网工作人员来说,应当积极搜集一些电力行业先进设备信息,并积极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使得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电力企业则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并要求内部工作人员在展开各项工作时都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需重点检查系统中的二次设备。提升配电网抗击雷电的性能,能有效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比较适用的手段有安装避雷器,增强线路的绝缘性能,设置并联保护间隙。
![](/userUpload/AZ(20108).png)
图 1 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
(二)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
加强对配电网的检修和维护能保证整个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运维工作人员来说,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工作重点放在配电网的检修和维护上。优化对配电设备的管理,使得配电设备能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在设计建设配电网的过程中,就应该采取比较先进的安全设备,并积极运用一些较为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在此条件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要保证所运用的安全技术是合理的,能及时对配电网中的安全事故做出反应,并做出有效处理,从而有效缩短事故持续的时间。当配电网发生事故时,要能够及时将故障隔离出去,防止发生故障的位置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此以来也能有效减少配电网故障检修工作对其他用户所带来的影响。在设计配网的工作中,就应该对当地的配电需求有充分考虑,并将未来有可能产生的需求也考虑在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系统具体建设规划方案,有效降低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在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系统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电子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这会有效降低配网安全管理的工作难度,也能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配电网维护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三)构建环网结构
对配电系统的网络架构加以优化,在建设电网的过程中,应当为所有的变电站都配备两个电源点,此时就会有一部分变电站能够形成一种环网的结构,有效增强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把相应的分段开关增加在配网线路上,起到联络线路回数的作用,使得配电网的互联互供能力获得增强。在此条件下,运维检修和运行故障所导致的停电覆盖面积也会有所减小。把断路器安装在相应变电站干线的末端,此外还应设置好隔离开关。良好使用隔离开关和真空断路器使得所有的主线都能良好分段,以形成较好的环网系统,这会对传统放射式网状结构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四)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
认真对待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主要面向电网已经发生事故所暴露出的问题。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府对电力安全生产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在制定应急预案的工作中,应该从管理、维护、组织、规范条例这四方面入手[2]。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后就需要经常演练,也就是说把应急预案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落实阶段应不断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得应急预案能够更好与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向契合。当事故发生时,确保应急预案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有效防止事故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五)科学选择配电网形式
如表1所示为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区别表。就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的规划而言,显著特征是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充分体现报告用途的差异,在建立增量配电网时不同配电公司的电源不能与同一个用户或者是站点相联,对配电价格的影响有充分考虑,具备差异化供电服务的特征。
表 1 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区别表
![](/userUpload/AA(5117).png)
总结: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包括安全设计问题、设备线路管理维护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工作人员加强学习配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构建环网结构,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科学选择配电网形式。
参考文献:
[1]邸跃龙.10kV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运行维护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2):34-35.
[2]董新,王伟琦.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科技风,2020(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