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庞大,但是地理分布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数量较多,当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并且施工技术较为落后,水利工程经常会出现渗漏等情况,一旦渗漏情况加剧,会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渗施工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能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堤坝;防渗
引言
水利工程对于治理江河湖泊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强降雨地区进行洪涝灾害防治起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这许多问题,施工材料不够环保、施工材料质量较差、施工技术过于陈旧、施工人员意识薄弱等都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隐患,如堤坝渗漏。
1堤坝防渗技术含义
防渗工程主要工作是渗流控制,渗流控制是指控制堤身和堤基内的渗流状况都在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发生渗流破坏的情况从而保证大堤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渗流控制的原则都依照“前堵后排和保护渗流出口”。堤坝渗流险情形式不仅包含堤身的散浸、渗水、脱坡、漏洞和跌窝,而且包括堤基的管涌、泡泉、泉眼、隆起和沙沸等。渗流控制措施的形式不仅包含铺盖、防渗斜墙、垂直防渗墙和锥探灌浆而且包括盖重、淤背、填塘、减压井、减压沟和滤层等。一般情况下堤坝防渗工程应当遵循以下4个要求:第一,应当保证防渗工程施工安全,避免出现施工危险事故。第二,堤坝防渗工程,应当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防渗技术。第三,堤坝防汛工程要尽量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第四,建议使用技术更先进,工艺更精湛和材料更多元的设备,保证施工质量。总结来说堤坝防渗工程应当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采用不同的防渗技术争取做到因地制宜。并且堤坝防渗工程应当充分考量各种因素,制作出最恰当的施工方案。比如施工人员要考虑当地区域的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堤坝防渗等级和防洪标准。再比如施工人员还要考虑当地区域的农作物耕种情况,坚持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堤坝防渗工程。
2水利工程水库堤坝渗漏类型
可将水利工程堤坝渗漏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堤坝的堤身发生了渗漏,这种情况的渗漏多数是因为堤身在施工中材料密度以及均匀度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最终导致堤身发生渗漏。例如部分的水利工程堤坝在施工时在填筑的材料上选择用粉细材料,这就会因为孔隙过大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堤坝的堤身和堤基之间的接缝处发生渗漏,这种情况的渗漏多数是因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堤基进行彻底的清理,导致堤基处的杂质过多,造成最终堤身和堤基之间的接缝处发生渗漏;堤坝的堤基处发生渗漏,这种渗漏主要是由于堤基的土壤属于砂层或者砂壤土层,因为这类的土壤层具有孔隙大的特点,也因此容易产生渗漏的现象。
3水利工程中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和防治方法
3.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3.1.1浇筑混凝土型截水墙
混凝土型截水墙浇筑采用锯槽成墙施工技术,其施工流程为:一是使用锯槽设备中的刀杆,倾斜一定角度后放置在先导内部;二是启动设备开始进行切割,在反复切割后逐渐上移设备。在浇筑混凝土型截水墙时,如果采用该技术,就可以得到水坝所在区域的防渗指标,为水坝防渗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3.1.2对混凝土面进行有效处理
混凝土防渗面和基础位置是水坝防渗施工的关键环节。在进行混凝土防渗面施工时,首先使用高压水枪清理防渗面的表面,然后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凿毛处理。随后,将凿毛位置产生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在基础面涂抹冷底子油,通常需要涂抹两遍,才能进行下一项施工。
3.1.3测量与放线
水坝工程测量放线期间,测量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区域内标注坐标,构建测量网,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时每道防渗墙都处于正确的位置。
随后,根据测量网测量防渗墙的施工轴线,再使用先导孔、回转钻机以及金钻头等设备,对防渗墙区域内不透明水地层界线进行探查,从而明确该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3.1.4模板的架立
在进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时,借助钢板U形卡槽进行固定,并保证两边的墙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钢板底部添加适量的过渡料,避免钢板在施工时出现沉降等情况。此外,使用垫钢筋对钢板进行加固处理,有效提升模板的稳定性。
3.1.5装液材料和灌装质量
在选取装液材料时,施工企业需要将装液灌入地层、岩石等结构的缝隙中,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水坝结构的防渗性能。目前,施工企业通常将水泥和黏土制成混合材料,用作灌浆材料。在混合材料进入上述结构时,施工企业要严格控制混合材料质量,快速稳定地完成灌浆施工,有效提升结构的防渗性能。
3.1.6灌浆施工现场监控
在水坝灌浆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管理,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综合控制。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以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为发展目标,积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并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规范地进行施工,杜绝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3.2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3.2.1成孔工艺
成孔施工阶段,企业应严格清理场地,同时测量场地的平整度,使钻机和安装钻架可以保持在平稳状态,然后搭建成孔操作平台。在成孔操作平台内,钻杆、灌浆孔以及钻机平台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便控制成孔位置。完成钻机安装后,施工人员应对钻机进行调试,保证钻机处在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钻孔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对钻机设备相关零件和装置进行记录,以便设备出现问题时根据记录进行及时替换,避免存在安全质量的零件或者装置影响钻孔质量和进度。在钻孔施工时,应保证泵压可以达到冲洗效果,同时保证泵量可以完成冲洗任务。
3.2.2灌浆工艺
一是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根据测定的压力条件可知,若灌浆的注入率低于0.4L/min,应在30min内进行持续灌浆操作,若灌浆注入率低于1L/min,,应在1h内进行持续灌浆操作;二是按照由上至下的原则,根据测定的压力条件可知,此时持续灌浆时间应为30min或1h,在灌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进浆和回浆的比重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要想调整进浆和回浆的比重,保证灌浆效果,可适当增加灌浆时间。
3.2.3封孔工艺
完成灌浆施工后,施工人员在封孔时可采用压力灌浆施工技术或者置换灌浆封堵技术。在对灌孔进行封堵时,施工人员应对水泥浆和内浆液进行置换,并按照5∶1的比例将孔内的浆液置换出来。同时,在高压灌浆的操作过程中,将水泥浆注入孔内,并对孔内水泥浆进行压实,做好记录,以便后期根据记录采取正确的维护措施。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为了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通过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让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对于堤坝的建设需要从材料、工艺方面加强优化,提升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工艺严谨性和科学性,提升堤坝的密度和坚实性,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岩.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技术的运用[J].吉林农业,2019(18):59.
[2]苏义兴.水利工程中堤坝加固技术探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7):102-105.
[3]吕杰.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7(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