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浅议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佟媛媛
[导读] 近几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与农田水利功能有关。
        【摘  要】近几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与农田水利功能有关。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具有防旱排涝以及农田灌溉等作用。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难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现状入手展开分析,总结其中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进而取得良好的农田水利节约灌溉效果。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
       
        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对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各方需要重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通过加强节水灌溉,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也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值得进行深入探究,这就要求有关人员提高对于节水灌溉的思想认识,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经验采取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以便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会满足当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要求,推进未来节约型社会的良好发展。
        1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1.1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依靠原有的资料进行工程勘测,比如说对进行节水灌溉的土壤不进行精准分析,对水资源的水质情况不进行详细了解,对灌区的种植结构不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已经有了资料,工作人员就不会仔细的进行勘测,不会细致分析节水灌溉工程的各个影响因素,没有获取第一手的精准资料进行设计,导致对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弊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不能很好的发挥节水灌溉的效用。
        1.2节水灌溉方面投入不足
        目前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并不健全,对节水灌溉的投入也不是很完善,虽然用于节水灌溉的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各级财政部门真正投入的与农民真正需要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弱势的产业,农民的收入水平有限,而用于节水灌溉的滴灌、喷灌等措施投入比较大,国家对于节水灌溉的投入不是很高,且后期的维护运营费用也需要极大的投入,长此以往,投入不足就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1.3节水灌溉体系有待完善
        国家在近年也投入了一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有效的促进和推动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但由于国人对于节水灌溉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且前期的投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较高,短期内很难收到效益,因此真正落实到实际上,运用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农田水利的还很少。而且现如今节水灌溉的设备良莠不齐,对于节水设备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来规范,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节水灌溉体系,导致目前节水灌溉体系不健全。
        1.4缺乏配套的节水灌溉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存在以上问题外,还存在节水灌溉管理体系缺乏的问题,这就难以真正加强节水灌溉管理,缺少一定的约束力。就管理体系缺失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当前节水灌溉政策法规与实际发展情况脱离,缺乏配套政策以及制约机制;二是农民们的节水意识较为薄弱,难以做到有效节水灌溉,落实工作受到一定的阻力;三是由于没有建立灌区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节水灌溉的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灌区的统一管理体系非常不健全。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未来的发展
        2.1做好长远规划工作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之前,工作人员应该立足长远眼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长远的规划工作。因为只有做好长远的规划工作,才能打好基础,更好地推动后续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尤其在新形势背景下,做好水利节水灌溉的长远规划尤为关键。为此,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工作人员自身能力过硬,具有良好的节水灌溉意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规划能力,以便承担其规划岗位职责,合理进行节水灌溉设计。其次,工作人员应当事先做好基本的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含节水灌溉工程周围地形情况,结合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以便进行精准性的规划设计。最后,在长远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目光放的尽量长远,特别要注重符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从而发挥出长远规划的作用,达到令人满意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目的。
        2.2完善投入机制
        为了完善节水灌溉的投入机制,首先是国家和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建立起国家投入为龙头,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财政投入为补充的机制。另外要建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专项基金,对农民进行专项补贴。也可以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加大企业和社会的投入。通过财政部门奖励及贷款优惠、贴息的方式,引导地方财政部门和社会企业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做好监督管理,保证专项资金用于节水灌溉工程。
        2.3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走科技节水之路,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开发符合农民实际的节水灌溉工程。首先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定期举办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班,召开技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上的交流,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提高群众使用和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共同节水的氛围。再次要尽量的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上,对于进行节水灌溉的企业政府要适当的补贴和奖励,对于贷款的农民财政部门要给予适当的贴息。最后在广泛推广节水设备的时候,将其划入政府补贴的范畴,降低农民购买的成本,加大推广力度。
        2.4加强灌区的管理
        新形势背景下,要想做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管理者应当加强灌区的管理,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真正满足节水灌溉工作的要求。在实际进行灌区管理过程中,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规整制度,从而明确权责,落实好管理责任,让管理者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有关制度以及政策法规执行,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进而取得较好的节水灌溉效益。其次,灌区管理阶段,管理者应当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合理利用股份型、公司型、租赁型、公益型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创造节水灌溉的基本条件。
        3结语
        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开始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同样要求人们注重节约,尤其要做好节水灌溉,满足灌溉需要的同时,还要达到预期节水的目的。为达到预期节水灌溉效果,要求灌溉人员能够具备基本的节水意识,同时还要按照要求加强灌区的管理,积极采取节水措施。未来发展阶段,有关研究人员还应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以实现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以便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效果,解决目前水资源浪费的问题,真正做到开源和节源并重。
       
        参考文献
        [1]雪侠白.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2019.
        [2]杜永红.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
        [3]张彦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8):255-256.
        [4]马红军.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大科技,2019,000(008):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