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望江县供电公司 安徽安庆 246200)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其主要是因为当前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其中主要的变化就是人们对于不同的电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就需要进行变电站的建设。变电站可以非常好的进行电能的转换,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小型变电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变电站扩建的工作。则本文将从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全面的展开新形式下35 kV 变电站扩建关键点的安全管控。
关键词:新形势; 35 kV 变电站; 扩建; 安全管控
引言
安全管控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危险的内容进行控制的一种行为,可以非常好的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在当前变电站扩建的时间点上,对于变电站而言,安全管控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变电站本身就是电能的转换为主要的工作,一旦出现了施工的问题,可能导致电能的泄露,这就会直接造施工人员的伤亡,从而导致施工难以继续进行。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则需要开展安全管控工作。但是在变电站扩建工作之中,安全管控工作并非是简单的进行内容的管控,更主要的是要进行线路的合理规划等,从而从源头解决掉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变电站的扩建工作更好的完成,其具体的内容如下:
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现场勘察
在目前来看,变电站扩建工作之中,首要的内容就是要做好现场勘查。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很多的时候都没有做到合理的线路规划,很多的线路设置的都非常不合理,甚至部分的线路没有保护措施等。这些都是要在施工之前发现的,如果没有教好的了解这些内容,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施工人员陷入危险的境地。同时,想要扩建,也要对周边的地理条件等进行有限的勘查,例如地下水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都是其中关注的重点,这样才能确保扩建工作更好的完成。
1.2施工组织设计
变电站扩建是一项比较庞大的工作,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大部分的情况下,施工的内容都体现出来了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要制定出相应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有着不同的职责,其本身能够在职责之内完成之际的工作,就可以确保整个工作内容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一般来说,包含了施工小组以及应急小组,当紧急情况出现后,就需要应急小组做好相应的保障,从而确保施工更好的完成。
1.3对施工人员的条件严格把关
变电站的相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专业的性质,所以在变电站扩建施工过程中,就需要严格的选择施工人员,这样才能满足变电站扩建施工的需求。其中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个人的专业能力。相对于其他的而言,专业能力才是完成施工内容的保障,这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主要是因为能力如果无法满足要求,也就无法有效的完成相应的工程内容。第二个是个人的素质要求。个人素质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工作质量,所以这方面的内容是必须要关注的。
2 落实新形式下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安全文明施工是当前变电站扩建中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安全文明施工能够更好的规范变电站相关员工的工作行为,从而确保施工人员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这样就让变电站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对于违反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才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真正的达到相应的效果。
3 重点做好施工过程关键点的安全管控( 新旧设备改造、负荷转接作业)
(1) 第一次全站停电: 1) 拆除35 kV 新田353 进线塔至进线构架架空线路及设备引下线; 2) 拆除新田353 间隔侧原35 kV 母线; 3) 拆除原35 kV #1 站变及站变3014 保险: 4) 新增分段间隔1 号主变侧母
线横梁吊装、母线制作、安装,设备跳线; 5) 拆除353 间隔设备及1 号站变相关二次接线( 废旧设备变更申请在停电前上报,以便第一次停电后安全措施布置工作) ,拆除新增过程见图1。
(2) 第一次停电后,上述相关电气连接拆除完成, 35 kV #1 主变及301 间隔设备、玉新337 进线间隔设备、35 kV I 段母线、10 kV I 段设备( 含#1 电容器组) 及相关保护设备带电运行,施工人员保持对上述设备的安全距离( 施工作业: 35 kV 大于1 米, 10 kV 大于0. 7 米; 起重作业: 35 kV 大于4 米,10 kV 大于3 米) ,运行设备区设置安全硬质围栏,挂设“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背朝设备,变电站改为单电源进线和一台10 kV 站变运行模式,此外需加强变电站日常巡视工作。
![](/userUpload/AZ(20138).png)
图2 35 kV 新田变2 号主变施工示意图
(3) 后续进行新增35 kV 2 号主变间隔、新田353 间隔、分段300 间隔设备安装、二次接线、调试、试验等工作; 10 kV 新增II 段开关柜及#2 电容器安装、调试,本阶段完成后新增#2 站变及10 kV II 段开关柜具备启动条件,新增过程中,注意做好带电部位和工作区域的隔离,做好人员、车辆、施工器具在静止或移动状态下与带电区域相关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4) 第二次全站停电: 1) 拆除35 kV 玉新337 进线塔至进线构架架空母线及设备引下线; 2) 35 kV 新田353 进线塔至进线构架架空母线及设备引下线恢复; 3) #1 主变侧35 kV 母线及母线构架拆除; 4) #1 主变各侧连接线拆除、母线横梁拆除; 5) 10 kV I 段开关柜配套各出线至出线套管间连接线拆除( 2 号主变及配套间隔设备启动送电同时停用1#主变间隔设备) ,改造完成后的35 kV 新田变电站如图3 所示。
4 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1) 按照静态识别、动态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采用半定量LEC 安全风险评价法,对35 kV 新田变2 号主变扩建工程进行风险分级并列出风险清册,将本工作中涉及的新旧设备停电改造作业、吊车吊装
变电设备装置等重要的3 级施工安全作业风险作为较大风险作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提高到岗到位监督等级并进行动态监控。
( 2) 施工过程中2 号主变扩建,1号主变带电运行,人员、材料、车辆等与带电设备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1) 站内设备不停电安全距离: 35 kV≥1 米、10 kV≥0. 7 米; 2) 车辆外廓与不停电设备安全距离:35 kV≥1.15 米、10 kV≥0.95 米; 3) 起重机械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10 kV > 3 米,35 kV >4 米; 4) 施工人员、车辆必须经指定的检修通道进入施工现场,车辆行驶保证对35 kV 玉新337 架
联系实际,杜绝生搬硬套、盲目仿效,学会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充分调动创新积极性。加强创新工作宣传,把创新与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创新的价值创造作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坚持公司主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创新的积极性,真正使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根植一线。
4结束语
我国电力实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电网的一体化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电网的一体化,促使供电企业也必须改进其管理方式。由于在电网建设水平的明显差异、供电企业在管理水平上的显著差距,促使供电企业必须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组织结构设计、重塑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快速缩小供电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适应电网建设的差距,促进供电水平的提升、帮助我国电力发展和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国亮.中国农电管理体制演变问题与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2012(27).
[2]黎建新,杨海林.浅析供电服务一体化的有关问题[J].农村电工,2011(02).
[3]殷子泽.地市供电企业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