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创新一体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9期   作者:陈默
[导读] 摘要:当前电网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使得供电企业必须对其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转变,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  100055)
        摘要:当前电网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使得供电企业必须对其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转变,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当前电网管理的必要性出发,从组织结构设计、重塑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此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电网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一体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1创新一体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1.1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程上,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国有骨干企业,需要发挥中央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肩负起自主创新的重任,牢固树立并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创新型企业。
        1.2实现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届三次职代会暨2018年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根本要依靠创新,公司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持持续创新、重点跨越、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以全面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实现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打造电网发展新动力。
        1.3破解地市公司创新管理难题的需要
        当前地市公司在创新工作上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各种“自转”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资源与信息存在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突破企业职能管理与专业划分界线,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创新核心要素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整合,形成人人有创新热情、处处有创新课题、事事有创新空间的创新格局。
        2供电企业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
        2.1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要建设供电企业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一体化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集成管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机构、业务流程、决策权力、资源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是涵盖了系统优化、流程再造、标准化管理、优化决策、信息化建设等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如下图1所示。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涵盖了制度突袭、流程体系和标准体系。详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设计如下。
       
        图1  供电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2.2一体化管理模式设计
        2.2.1组织结构设计
        由供电企业牵头,对电网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职能、管理目标、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进行确定,并编制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确定市级供电部门、城镇级公司、乡级公司的管理关系,建立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位、责、权、利。
        2.2.2重塑业务流程
        供电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电网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的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转变。因此针对当前电网建设的情况,对电网安全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工作等流程进行重新安排,根据电网建设情况,删减或添加子流程并设计相应的业务表单和工作规范。
        2.2.3标准化管理
        针对供电企业存在的管理随意性问题,需要在制度设计、流程设计、表单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3创新一体化管理实践的思路和策略
        3.1健全工作机制,夯实保障基础
        (1)建立工作联系网络。将科技创新、群众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等创新工作融合,形成统一的工作联络机制,借助网站专栏、创新项目工作群,搭建工作部署、业务交流平台,促进横向与纵向工作协同。(2)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奖励评审标准,加强创新成果培育,积极申报高等级奖励。建立项目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评价激励机制,以专业化考评为主导,实施项目监督、检查、评价,并将考评结果纳入部门(单位)绩效考核。(3)健全协同合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打破传统部门界限、专业壁垒及层级界限,建立跨部门、跨专业、多层级联合创新实施机制。鼓励集体攻关,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做到信息共享、成果共享,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劳动,同时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和资源,形成责任明确、界面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2强化过程管控,形成闭环管理
        (1)统一申报立项。按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原则开展创新项目立项,强化顶层设计,执行项目管理通用制度。统一确定立项流程、统一编制申报指南、统一组织立项评审、统一制定项目储备、以解决公司管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出发点,逐渐从全局性、战略性的角度下移到局部的、细节的实际问题,提升项目研究深度和广度。(2)加强项目实施。按照统一推动、重点培育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创新工作。持续跟踪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专业部门指导支持力度,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与指导。严控项目实施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将项目实施融入专业管理,进一步提升专业管理广度和深度。(3)完善验收评审。完善初审、专家评审、综合审定等“三级审核”机制。初审阶段,开展查新比对,筛选符合条件的创新成果,确保成果创新性,避免低水平重复。专家评审阶段,选择经典创新成果为参考,以创新性、实践性、效益型、先进性、示范性、规范性等内容为重点,细化评价指标,确保获奖成果质量和水平。综合审定阶段,依据专家评审和考察意见,确定评审结果。(4)实践总结优化。坚持实践—总结—优化—再实践—再总结—再优化的原则,突出创新方法、方式、模式等实用性、效益性,在现有创新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使成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科学规范,实现理论支撑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不断提炼有价值的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果进一步做大做强。
        3.3加强创新宣传,营造创新氛围
        (1)培育创新思维意识。把提升创新意识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传播国内外先进创新思想、理论和方法等,引导员工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持续改进创新工作,推动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充分认识历史现状与现实挑战。(2)掌握创新工具方法。开展PDCA、5W2H、思维导图等基本创新工具方法的培训,使员工能熟练掌握工具方法的相关适用条件、使用范围、流程步骤等,妥善解决“创什么新”“怎样创新”等问题。理论
        空进线、新田353 架空进线保持安全距离,严防设备运输车辆外包装飘散。
        ( 3) 几点需要注意防止的情况: 1) 针对土建、电气安装过程中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在非道场行驶造成场地沉降,破坏预埋电缆沟、场所照明等; 2) 各施工阶段运行设备的状态不一样,工作人员变化频繁,业务水平各不相同,在未完全了解现场危险点和带电部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入带电间隔工作,搬运材料误碰带电设备等; 3) 新旧一、二次设备停电T 接过程中,复杂工作未使用继电保护附页,运行屏工作时,未将运行设备有效隔离,未停用相关保护,工作中误投出口压板、误碰运行端子等。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变电站扩建工作是当前变电站相关建设中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让变电站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变电站扩建中,因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控工作。针对此类情况,则本文展开上述内容的探究,详细的阐述了变电站扩建的相关内容,希望我国的变电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谨慎的参考其中的内容,做好变电站扩建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岗,肖雪梅,何维,杨令,王堃,陈挺.110 kV数字化变电站扩建主变的关键技术问题[J].农村电气化,2020(05):15-16.
        [2]范须露,田小禾,柯贤杨.面向智能变电站远景扩建的母差保护优化管控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4):24-27+31.
        [3]杨再鹤,高道春,杨远航,施超.考虑电网转供能力的高压配电网规划研究[J].电力学报,2019,34(05):431-437+482.
        [4]王娣,韩玉,熊剑,占晓友,戚矛.500 kV变电站大型扩建工程中的现场安全管控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9(05):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