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不同领域、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进步趋势。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包含的技术相对较多,其中,混凝土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加剧了施工难度。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发挥水利工程的各方面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的重点项目,其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施工难题,这就要求工程企业在此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的施工要求,选用恰当的施工技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为大型工程项目,其在施工时的结构存在大体积、复杂性特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同样需考虑工程的结构特征,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降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所引发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及重要性
1.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与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更为复杂,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诸多的要点,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系数更高,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条件决定的。首先,水利水电工程为大型工程项目,其建设施工时间非常长,甚至超过了3年的时间,漫长的施工周期使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材料会留存很久,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施工方案的完整性,注重各个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最大程度上控制材料损失,达到工程的质量目标。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量浩大,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了诸多的分项工程,且分项工程的施工极为复杂,存在隐蔽工程、作业交叉的现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做好不同工序之间协调与配合工作[1]。
1.2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极为重要,工程部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和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检查,以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如果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在后期投入使用以后将会存在混凝土裂缝问题,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使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存在安全与质量隐患。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比如,在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钢筋是主要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对模板起着重要的支护作用,施工人员需结合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将钢筋技术与混凝土技术加以充分结合,形成更为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结构。整个施工过程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施工注意事项,工程人员需加强技术与质量控制,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2.1防裂纹问题
在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中,最为常见且发生最为频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的,比如,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都会引发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能够完全消除,只能够通过相关的控制措施,来减少裂缝,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2]。混凝土施工中,混合物是基本的材料,为各种材料与水的混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混合比例的控制。不同的混合比例下,混凝土的性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做好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而实现裂缝控制。
2.2保温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效果还会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控制不当同样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等质量问题。比如,如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是在冬季进行的,由于冬季的温度很低,这些浇筑好的混凝土会出现严重的膨胀,体积远远高于正常状态下,体积膨胀通用会造成混凝土承载力、强度等物理特性的变化,进而不利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3]。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同样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相关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温度的控制,如果是在冬季进行的混凝土施工,需做好相应的保温处理。
2.3防收缩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收缩问题同样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往往是由材料性质等造成的。混凝土的一些物理性质相对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况,极易出现混凝土的收缩现象。而一旦出现混凝土的收缩,正常的施工作业无法顺利进行,实际的施工效果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难以实现其功能效益。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防收缩处理。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3.1水闸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是其中的重要构成,作为基础性结构,在水闸施工时多采用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技术应用不当、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情况来看,水闸主要为开敞式水闸与涵洞式水闸。不论是任何一种的水闸类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排水量的管理,加强细节把控。
在水闸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提前进行混凝土垫层的铺设,发挥其在后期施工中的保护作用。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钢筋的利用,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要求,通过钢筋的应用来实现其与混凝土的结合,起到结构稳固作用,降低地基沉降等的发生概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混凝土强度的控制,通过相应的技术来保障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为水闸施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发挥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3.1.1闸底板的混凝土技术应用
闸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时,首先需进行素混凝土垫层的铺设,发挥其对基础的保护作用,为后期的钢筋施工提供便捷。在模板的架设过程中,尤其是要做好模板的尺寸、位置等控制,使得模板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能够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4]。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根据安装的要求来进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钢筋的检查与保护。
3.1.2闸墩的混凝土技术应用
水闸施工中,门墩是施工的关键部位,在闸墩门槽部位包含了多个的预埋件与钢筋,再加上本身的高度与厚度较大,施工工作面的面积有限,混凝土施工极为复杂。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闸墩、底板之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在浇筑的过程中,需利用对称浇筑的方式。
3.2混凝土配比优化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由于混凝土混合物中的材料类型多样,在配比过程中会释放诸多的热量,而此过程增大了雾化概率,因此,为实现混凝土性能的优化,在实际的施工中,需优先选用抗水化材料[5]。为实现配合比设计与优化,需进行全面的控制,并做好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施工标准与要求,进行精确的核算。在模板拆除以后,需注意混凝土强度与刚度性能的掌握,实现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控制,保持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时,需结合施工要求,保障分层浇筑与推移式连续浇筑的规范化,实现浇筑全过程的控制。
3.3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
3.3.1混凝土大坝分块分缝技术
大坝施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运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坝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关键。相比较而言,大坝施工更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包含了诸多的施工工序与环节,为保障施工效果,需开展分阶段的施工作业。一般情况下,大坝浇筑的过程中,会采用分块分缝工艺,主要包含了通仓分块工艺、错缝分块工艺、纵缝分块工艺。通仓分块浇筑工艺下,主要是对大坝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坝段来进行分类浇筑,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于冷水管就能够进行,具有施工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为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必须要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温度参数,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温度裂缝的发生概率。错缝分块浇筑技术下,浇筑过程的控制是由高度与温度来实现的,只有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才能够保障浇筑的均匀性,在这种浇筑工艺下,施工人员不需要进行相关温度参数的控制,浇筑的范围相对有限,在不同的浇筑块之间易出现裂缝,对裂缝的处理使得整个的浇筑进度缓慢[6]。纵缝分块浇筑工艺下,对温度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浇筑工艺相对简单,施工范围极广,在大坝完整的基础下,该种工艺比较实用。
3.3.2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工艺
大坝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施工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得整个的施工工序能够顺利进行,在大坝浇筑施工结束以后,可以应用大坝接缝工艺来进行相应的处理。灌浆工艺的应用过程中,为保障良好的施工效果,需严格根据管道系统配置模式来进行,根据管道系统配置模式的区别,主要包含了重复式灌浆、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不同的灌浆工艺下,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在重复式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对已有的管道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能够实现重复灌浆施工,保障灌浆施工的进度。盒式灌浆施工多应用于纵缝灌浆,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骑缝式灌浆工艺下,扩散模式相对通畅,能够保障灌浆的均匀性,管道堵塞的风险相对较小。在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工艺的而应用过程中,整体的施工工艺具有复杂性,且为隐蔽性施工,为了达到施工的质量目标,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开展全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相应的施工规范与要求来组织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如果发现了质量问题,要及时加以有效的处理,避免施工不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更大的质量问题。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原则,对坝体、水泥结实受力进行充分分析,按照从横缝接缝到纵缝缝隙接缝的顺序来开展规范的施工作业,严禁保持横缝与纵缝灌注的连续性。
结束语:
水利水电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有着极高的技术、质量要求,工程企业需从工程实际,加强混凝土技术的合理应用,并做好技术应用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最大程度上实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少英.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00(016):101+106.
[2]魏晓源.试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简述[J].区域治理,2019,000(005):242.
[3]付利娥.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24):5233.
[4]陈金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7,000(009):137.
[5]石雷,孙东宝,朱大卫.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6,000(034):176-177.
[6]赵铭荟.试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周刊,2018(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