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新型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同样也对整体工程提出了一定的考验。因为如果对新时期的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操作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所以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其设备的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前言: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管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效保证作业人员以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特点
关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我们可以从安全技术和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两方面来进行阐述,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建筑施工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在不同的施工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进而有效地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由于操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课程学习,所以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相对专业性技术人员来说偏低,从而在安全认知方面缺乏正确认识,这也是我国目前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2.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总的来说,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政策性、法制规范性等等特性。必须依照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开展建筑工作。但我国目前在建筑设备安全管理上的法制条令以及法规体系不健全,与其他行业的法律相比,许多的法规内容不配套,从而给实际施工过程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整项工程中没有办法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并且法律职责规定不清晰、责任追究不到个人,进而让黑心企业钻空子。
2.2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多项部门参与建筑工程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地方安全管理部门、参与工程生产的管理部门,不断给管理工作实施过程添加不必要的障碍。从而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不知道该听谁的、重复收费现象、乱检查发证罚款现象日益增多。这种多头管理。使得国家安全监管秩序日益混乱没有章程可循。
2.3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许多的建筑企业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发挥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建筑企业应严格按照文件、国家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我国也应加强对各个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4技术档案不完善
工地资料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所有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录,还要将各种安全管理资料进行收集从而保证机械技术档案的完善性和准确性,但由于工地资料员对管理程序的不熟悉,导致无法有效收录建筑机械技术档案,只有在行政监督检查时才能发现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材料的不完善,不能及时检查进而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种安全隐患的存在。
2.5人员管理不善
在建筑机械操作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也就说明了人为因素在安全生产中起到决定作用,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施工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进而导致一线工人大多都对于专业知识相对缺乏。这也是使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一方面原因。
2.6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的安全隐患都是在机械设备施工现场检查中所发现的,例如一些在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人使用设备不规范行为等方面。
2.7施工环境恶劣
工人们在进行建筑机械的工作时,其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恶劣:露天作业、日晒风吹,再加上工地上各种材料的堆放使得周围环境杂乱都会建筑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终也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给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创造一个优秀的工作环境。
3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3.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的安全法律体系来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入手:(1)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制度管理对象、管理项目、责任到人。最重要的是,明确部门的职责问题以及对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界定;(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依法行政,国家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来进行制定安全监理行政处罚规定、安全检查规定;(3)完善强制报废不合理机械制度。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特色的、符合国情的强制报废制度,实现设备的优质高效化使用。
3.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运行,我国应严格划分部门的权限,避免在建筑安全监督过程中出现多头管理、重复收费、乱检查、乱发证、乱罚款等现象,强化行业监管的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
3.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我国现有标准和规范执行机械设备运用工作。为了保障其使用安全性,主要应按照以下几点进行实施:(1)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企业要严格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2)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实行三定制度并将其应用到主要机械设备中;(4)在机械运转前保证机械设备的状态,确保机械能够正常运转;(5)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严格禁止设备的超负荷运行。
3.4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开展5S活动
为了加强对现场大管理,建筑企业应积极开展5S活动,对建筑企业内部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的规范性,管理人员要对现场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严格的按照要求与规定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测试与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现场进行施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5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提高需要以强大的技术储备为支持,而且随着当心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够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的充分使用。所以企业应定期根据设备状况进行专业性培训,加强技术研究交流,讨论会议的举办,培养一大批建筑工程设备使用的专业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设备竞技的模式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宣传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相关知识,以点带面,真正有效提升机械设备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能力。
3.6提高设备安装和拆卸过程的监管控制
首先,对于安装单位来说,需要拟定出安装和拆卸的施工方案以及应急救援的预案,需要安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批,之后经过项目部门审核后及时上报企业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批,只有达标后才可以安装和拆卸。其次,项目的技术部门必须对建筑起重机的垂直度和基础沉降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同时做到登记在册。再次,塔式起重机附着的过程中,项目部的设备部门和技术部门要及时监督,保证其满足规定要求。最后,建筑起重机完成安装后,安装单位需要根据安全技术标准和使用说明书来自检、调试以及运行,自检完成后经过相关部门检验,并由项目部门组织租赁和安装,达到标准后才可以使用。
4结语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除了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做好保养工作以及检查工作,领导的重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现场,明确各级机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之间的责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的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才能够真正的杜绝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以及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徐建中.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浅议[J].建筑机械化,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