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管理和维护,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大大降低,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论述了交通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分析了交通工程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的特点及影响管理与维护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交通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关键词:交通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大幅度增加了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交通工程中道路桥梁的建设,扩大了机械使用的覆盖面,这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进度,同时也提高了其施工效率。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做好交通工程建设中的机械管理和维护工作十分重要。使用机械设备时,有关管理部门和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应注意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保护,减少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施工企业效益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
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提高其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不仅要提高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还要不断优化相关管理制度。比如,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中标文件进行科学规划,充分界定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并充分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对工程机械设备采购做出详细计划,从经济方面防止劣质设备流失。此外,在具体建设中,还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实行机长负责制,将设备操作人员的薪酬与设备的各项指标挂钩,使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对于交通工程建设,也要重视相关监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对因操作不规范造成设备故障和一定损失的人员,对维护好机械设备的人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中的几个问题
2.1不重视管理和维护,机械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机械管理系统是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它不仅是对员工行为的约束,而且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现在,一些施工企业的机械管理和维修制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很多施工企业仍在沿用旧的管理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更注重工程质量、成本、工期、效益等目标的实现,而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许多设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长期超负荷运行,一些机械设备在故障状态下没有得到完全的维修,处于故障工作状态,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他一些企业也有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交通工程项目特点的影响,工作场所分散性大,施工时间长,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会在工作中懈怠,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混乱,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2.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现在很多机械设备经营者都是来自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农民工。虽然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经营者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低,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也不多。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人员凭个人经验操作机械设备,但未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说明书,未根据具体施工条件采取合理的操作方法,造成设备损坏机械设备。当然,企业可能会因为需要而雇佣一些短期员工。由于工作时间短,他们缺乏管理。工作中心也有部分工作人员铤而走险,不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但这给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企业的建设一般是多方面的,设备和人员的动员非常频繁。如果一些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者缺乏相应的机械设备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那么机械设备就不能进行专业化管理,这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2.3机械设备更新缓慢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越来越多适应工程需要的先进机械设备被生产制造出来。但由于资金或管理缺陷的限制,一些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故障和老化重视不够,导致机械设备更换缓慢,其中不适应工程建设水平的是将一些较先进的设备应用到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导致一些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最终影响工程建设,延误工期。此外,一些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不认真考虑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甚至继续使用一些磨损的机械和报废的机械,导致工作过程中机械故障不断发生,这不仅会降低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而且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最终影响企业会展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水平的建议
3.1完善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制度
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中,完善的机械管理和维修体系,可以使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使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修。为了完善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对工程中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有效管理设备运行人员,跟踪设备,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可靠的管理基础;②建立机械设备统计管理系统,为项目中使用的各机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在技术档案中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规范、使用记录、故障次数及原因,并设专人管理;③在企业实行“三定三保”制度,即定机、定岗、定员;对于每台机械设备的运行,都要尽可能保证用户的稳定。设备使用前,项目建设单位应确定每台设备的操作人员名单。如需更换操作人员,还应报设备管理部,经批准并记录后方可使用。这样,就可以把设备的维护责任分配给个人,约束设备的使用者。一旦出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追究责任,
3.2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员工的整体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将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严格的招聘选拔制度。对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选择,应将设备运行维护作为考核内容,并设置较为适宜的试用期。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观察员工的工作表现,不达标者不予录用。② 企业应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负面案例材料,形成对施工人员的实践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的重要性。③ 建立健全安全评价体系。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定期、适当的考核,对其起到激励作用,使其及时掌握有关安全规程,规范自身工作行为,鼓励其自主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对考核表现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处罚不力的给予相应奖励。情节严重的,可以考虑开除。
3.3加强维修保养,及时更新机械设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机械设备的系统维护和按设备说明书进行的定期维护,可使设备故障率降低75%左右。这是因为,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设备的零部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如果设备有超负荷运行或违章操作,这些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会更严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定期对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维修,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隐患,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由于工期紧、任务重,维修工作不容忽视,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的检修和维修工作可以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结语:
总的来说,在交通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思想方面的重视,同时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和制度保证;其次要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达到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薛姣红.提高土建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效率的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9(05):181.
[2]谭晋升.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几点建议[J].四川建材,2018,44(0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