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能源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之分,但个别可再生能源必须依托不可再生能源才能生成,因此,能源总量仍然处于紧缺状态。能源紧缺是当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节能降耗。就建筑业而言,推出新型技术、创新方式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最好方法,现阶段,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建设节能体系就是最主要的创新方式。本文将围绕“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节水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 节水节能 设计应用 技术措施
1引言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史也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史,人们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改变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紧缺问题,我国尤为严重。
我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使能源需求大幅提升,而有效的能源供应却成下降趋势。由此衍生的还有持续走高的能源价格、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同时,各行各业需结合自身特点节能降耗。以建筑行业为例,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的设计与应用,就能显著提高建筑用水质量、降低能耗。
2给排水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近年来,建筑行业紧随社会发展、科技前行的脚步,施工速度更快、施工质量更高,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诸多施工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中,给排水节能技术初露锋芒[1]。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能源紧缺问题,各行各业对能源和资源的关注与日俱增,建筑业自然也更加关注节能降耗。
给排水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节能降耗的一项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水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提高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取得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长远效果。
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节水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网超压严重
目前,为了实现水压稳定,管网超压设计是我国大部分建筑给排水系统所采用的常用设计,虽然是常用设计但却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水压过于稳定会使其在多个系统之间使用时引起水资源浪费,不仅有违节能节水的初衷,还会造成漏水,浸染给排水超压设计外的建筑物外观。
3.2管道配件漏水情况严重
某些建筑工程会将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承包给外包单位,出于利益考虑,外包单位会在材料和配件的采购环节以次充好,造成管道配件漏水情况频繁出现。由于渗漏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给排水系统出现故障,影响建筑物质量;延长楼栋的建设周期,增加工时;使建筑设计无法达到设计初衷,造成设计无效,需进行返工处理等。
3.3建筑排水性能差
利用雨水循环减少水资源浪费,强化建筑物的排水性,是建筑物给排水施工设计的侧重点。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忽略或者无视这个重点细节,将会导致水资源整体利用率低下、排水综合性低下。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建筑施工纰漏,消耗建设施工资源,与节能降耗背道而驰。
3.4配件节水功能弱
现价段,由于国家对建筑物的节水节能设计施工环节缺乏足够重视,部分施工单位仅看重完工,不注重质量,更不会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导致建筑施工设计中使用没有节水功效的清洁卫生配件[2]。节水功能弱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杜绝这一点,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必须在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施工的基础上,提高意识、关注细节、注重质量才能实现节能节水的目标。
4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
4.1加强新技术的使用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较多能应用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中的新型材料, 但要使新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首要任务是通过使用高质量材料提高建筑物的基础质量。环境恶化导致极端天气、空气污染等频繁出现,这些外在因素会侵蚀给排水网络,因此,应在建筑设计时进行充分考虑,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提高建筑的免疫力,增强其对外界腐蚀的抵抗力。
4.2完善水资源处理系统及相关法律制度
近些年,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益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降耗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细节,其中建筑的节水节能系统因备受关注而成为建筑给排水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3]。但由于这种建筑设计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资金支持,且建筑物一旦动工便难以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国家应通过法律法规进行某种约束,要求建筑设计中必须包括水资源处理系统,所有未建设的建筑物施工中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完工后保证节水功效,促使建筑设计中的排水系统发挥实效。
4.3消防系统的节水功能
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的流入流出如果采用同一系统,那么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及电能损耗,运行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将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计,然后根据不同的水压进行排水设计,既可以减少水资源污染,也可以使部分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4]。例如,注水池和游泳池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实现一水多用;建筑群范围内,实现消防水和加压水泵共用,根据规定按最大建筑设计楼层设计注水池容量,避免各建筑的水资源浪费。
4.4优化管制材料以及阀门的应用
建筑物中,供暖供水管线使用率高、应用时间长,如果其管道、阀门出现锈蚀、腐蚀等情况,那么就会污染水质、影响供暖,降低居民的居住质量,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损耗。因此设计供水供暖管线、排水管线时,必须强调优质管材和阀门的设计使用,使用新型管材设计系统或者优化传统管材的性能,使材料更加耐高温、耐腐蚀、降噪,增强管道密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强化管道设计的排水能效。
4.5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
优化设计就是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融入节能节水设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排放,充分利用能源、缩减能源损耗。优化设计需要相关科技人员关注最新科技并钻研科技运用,探索、开发、创新节能节水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给排水技术指标、设备要求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及时淘汰老化设备、更新落后设备,运用新型环保智能化技术增强水设备的水源控制,防止污水回流。另外,建筑住宅的给排水设计中,应加入匹配的排水系统卫生间,使排水更加节能便利。
4.6合理地利用排水管网
排水管网的管道应选择优质材料,整体管网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管网的监测工作不容忽视,严格遵照国家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做到及时发现损耗、及时维修。给排水管网作为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未来的供水系统及排水系统的优良性有直接影响,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排水系统工作得到重视并能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7变频调速和真空排水以及通气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量受季节、温度、居民日常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应通过用水量分析总结用水规律。以往在供水过程中,水泵一直处于工频运行状态,会使耗电增加。结合用水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方式,实现用水平衡。
真空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短时间内清理污水及污染物,节约水资源。通气技术可以使排水管和大气进行互通,保证管内的大气压力值达到期望值,在进行建筑排水时就可以更加通畅。这两项技术都是先进的、有效的建筑排水技术手段,如能加以广泛运用,必能实现节能降耗。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设计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民众的关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节能节水的科学设计,为保证资源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浪费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刚.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 建筑节能,2013,41(01):31-32+76.
[2]蒋玲玲. 给排水工程的节能措施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227.
[3]李赛宁,尚影影,李洋,李士松.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 信息化建设,2016(04):344+346.
[4]李仁勇. 住宅建筑水电工程节能措施探析[J]. 山西建筑,2009,35(1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