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预制装配式建筑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在施工时,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与制作极为重要。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时,就能够节约施工时间,实现更好的施工效果。在一些住宅工程中,逐步应用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外墙、节点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与节点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有利于发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节点防水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逐步改变了其传统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绿色化将是当前及未来的主要方向。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此种结构下,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少、排放小、施工周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混凝土外墙是装配式结构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外墙技术、节点防水技术的应用管理,能够避免传统工程结构中存在的裂缝、渗漏问题,因此,各个工程企业都需要重视这些环节的施工。
1.预制装配混凝土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如果采用的是预制装配混凝土施工,其施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现场施工的工作量相对较大,现场中一些传统的作业量逐步减少;(2)实现了建筑装修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具有是施工周期相对较短;(3)设计施工管理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施工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相关的构件逐步实现了标准化;(4)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能够带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现代化发展[1]。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生产制作
2.1制作流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制作流程相对复杂,如图1所示。
图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2.2生产制作工艺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是其中的关键构件,其生产制作的质量将会影响实际的施工效果,因此,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构件的生产制作中,需遵守以下的要点:(1)在模板的组装过程中,必须要将各个用于连接的螺栓都拧紧,使得在各个模板之间不存在缝隙,在完全拧紧以后,需进行清洁与除锈处理[2]。(2)在模板上均匀涂刷脱模剂,并要保障涂抹的均匀性,在涂抹时,利用棉纱不断擦拭。(3)在铝合金窗框的安装过程中,需制作一个限位框,使得该限位框的内径与窗框保持一致,将其安装于内模中,连接限位框与窗框,保障良好的连接效果。(4)在预埋件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定位的精准性,只有保障了定位的准确性,才能够使得预埋件的安装位置正确,预埋件安装时,数量与位置控制最为重要。(5)在铺设保温层时,一般选用的是挤塑板材料,用相应的连接成连接保温层、保护层与结构层。(6)结构层钢筋骨架入模的过程中,需严格根据前期所确定的构件配筋图来进行钢筋下料与编号,使得钢筋与钢模板的距离等符合工程要求,做好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科学控制。(7)混凝土浇筑时,需根据相应的浇筑顺序来完成浇筑作业,在浇筑结束以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养护,保障混凝土的性能。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
3.1临时支撑系统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的过程中,需结合工程的施工要求,构建预制墙板的临时支撑系统,使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稳固性更为理想。在临时支撑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往往会在下口设置两组预埋件与支座的方式,而这些预埋件与支座能够根据施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节,临时支撑系统设置上,还需要配置两组能够实现水平连接的螺杆、可调节斜向螺杆[3]。总之,在整个的临时支撑系统内,主要包含了预埋件、支座、水平连接螺杆与斜向螺杆,且这些构成都需要设置为两组。为保障在工程施工时临时支撑系统对外墙稳固性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可调节螺杆外管、中间螺杆直径等参数的确定。此外,工程人员还需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过重、或者需要悬挑的构件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可以设置两组水平连接接头、三组可调节螺杆在相应的位置,使得临时支撑系统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与稳固性,预防墙板倒塌事故的发生。
3.2具体的施工技术
3.2.1外墙安装时垂直度、水平度控制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虽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很多的装配作业都是在现场完成的,浇筑作业内容的作业相对较少,为了达到现场施工的要求,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红,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比如,对外墙垂直度与水平度的控制。在正式的墙体安装作业开始之前,需在预埋螺母上套上螺栓,在螺栓标高的调节与控制方面,需根据板墙的底标高来实现,在调节达到标准以后,进行校正与固定处理。预制墙板的垂直高度控制也极为重要,在调节过程中,需借助于千斤顶来完成,如果是水平方向垂直度的控制,需由手拉葫芦完成[4]。在吊装就位以后,利用靠尺来检测挂板的垂直度,如果其与工程设计存在偏差,需利用调节杆来进行专业的调整。
3.2.2外墙施工方法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的过程中,为达到最为理想的施工状态,需根据已知的控制轴线、水准标高来进行水平标高线、轴线的确认,当确认以后,相关人员需将其与水平标高线标准加以对比,在符合要求以后,楼上施工人员需在楼面上粘贴密封条或者是PE棒;随后,缓慢下放PC板,选派专业来将这些下放的PC板接住,并使得这些PC板能够对准相应的位置;再次,专业的测量人员需利用专业的设备来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比如,利用水准仪对准PC板上的水平线来获得相应的测量结果,根据PC板中心水平线位置与实际施工需求的对比,来检测其是否达到了施工要求,如果测量结果符合施工要求时,将墙板缓慢下放;在墙板内外安装铁件,来进行相应的调节,当安装结束以后,固定此构件;利用经纬仪来进行垂直线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来安装相应的斜支撑,利用斜支撑来进行PC板垂直度的科学控制与调节;利用斜支撑将相应的构件调节到相应的标准以后,拧紧铁件螺母,安装专业人员及时撤下吊钩,并准备下一块板的吊装与安装作业;最后,在全部的预制装配式外墙墙板安装结束以后,需进行密封处理,主要是对墙板之间的缝隙利用密封条与PE棒来实现密封处理[5]。
4.预制装配式外墙节点防水技术
4.1PC外墙节点防水做法
水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只要在墙板中存在极小的缝隙,水就可以经由此缝隙进行渗入。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实现防水与防渗处理,其设计理念往往是利用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堵漏,将可能成为渗漏水通道的缝隙等加以及时堵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有所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节点缝,如果单纯采用此方式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以采用导水、排水与防水策略来进行渗漏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渗漏处理时,有关的设计人员需充分考虑水流可能会防水层的破坏,不仅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水设计,同样需要进行必要的排水设计,使得积水能够经由排水设施快速排出,避免积水长时间聚集的渗漏现象。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结构中,外墙接缝位置存在干缩、变形的问题,最易出现质量问题,成为水流通道,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外墙接缝位置的方式处理。板缝处理的过程中,为达到处理的标准,相关人员必须要开展相应的试验,根据试验来确定处理标准,最好将接缝宽度控制在20mm以上。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墙板存在竖向与横向接缝,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接缝,在拼缝口位置使用PE棒来进行填塞、硅酮密封胶密封的方式都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在这种处理技术下,有效防止了水分经由接缝进入。在墙板的上下两端都需要进行配套连接企口的设置,如果是墙板横向接缝的设计,可以将其设置为内高外低的企口缝形式,使得在此种形式下,能够发挥水流的重力作用来实现自然垂流。竖向接缝需设计为双直槽缝的形式。如果是预制外墙板与非预制外墙的接缝处理,在防水设计上需采用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4.2密封胶施工
同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同样需要做好防水设计与处理。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接缝的防水处理上,常常会利用密封胶来提高其密封性,因此,防水施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胶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最好选用防水性与耐久性都较好的密封胶。如果建筑工程处于紫外线照射较强的区域内,在密封胶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耐紫外线老化性能等因素。在当前的预制装配式外墙防水处理中,聚硫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与聚氨酯密封胶最为常用,在实际的防水处理上,需结合不同材料的性能加以选择。这几种密封胶相比,硅酮密封胶的耐候性更好,具有温度适应性,不存在对金属、镀膜玻璃等材料的腐蚀性,能够与大部分的建筑材料保持较好的粘结性,在高层、超高层幕墙、大板块玻璃等的建筑结构中更为适用[6]。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特征,轩辕弓的是GE抗污染硅酮密封胶,其施工的流程如下:首先在工程区域内进行PE棒的规范化安装,并贴好保护胶带;利用干净的抹布,保障底层涂料涂抹的均匀性,在涂抹结束以后,静置0.5h以后进行打胶;在缝隙内填满密封胶,避免缝隙内存在空气,挂压成弧线;及时去除保护胶带,使得密封胶能够在缝隙内转变为固体状态;将接缝处的缝隙宽度控制在20~25mm之间。
4.3防水工程质量检验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所有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专业人员需进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验收与检验,比如,需对外墙墙面、屋面、女儿墙实施淋水试验,检测这些部位的防水处理效果。淋水的过程中,将喷嘴与接缝的距离控制在30cm左右,每1.5m的接缝需维持5min的喷水。在淋水试验中,纵向接缝与横向接缝、窗框是重点的部位,通过淋水试验结果,能够及时掌握这些部位的防水性能。在淋水试验的过程中,需遵循低处水平接缝、竖向接缝与上部水平接缝的顺序,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安排专人来检查预制构件内外部的具体情况,如果发现构件存在渗漏点,要及时作出标记,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渗漏原因、处理策略。在漏点处理完成以后方可进行喷淋试验,只有不存在渗漏现象时,才能够符合方式施工的标准。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数量逐步增多,人们逐步意识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未来这种建筑形式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外墙方式与节点防水处理,保障良好的施工效果,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防水、防渗性能。
参考文献:
[1]董晔.探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9,000(005):50-51.
[2]黄频,肖阿林,郭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外墙接缝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9(6):282-283.
[3]肖芳,李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8,000(006):25-28.
[4]杨茂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4):64.
[5]吕胜利.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7(3):69-73.
[6]杜玉兴.试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穿插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