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于当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相关工作也就成了城市规划中的颇受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当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基于基本原则,探讨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优化措施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如果不合理、不科学,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道路交通拥堵、排水问题导致的路面积水、绿化带的设计等等,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随着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城市道路交通也应该形成一定的问题探究工作,为道路交通设计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
一、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需要遵循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三点,即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基于人为立足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无论是道路体验,还是道路周边的街景,本身都会对于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些主观或客观存在的影响,就应当形成以人为本的概念,从人的视觉与体验出发,力求完成安全、舒适、美观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而言,要从两个方面整体看待,一方面是基于对自然资源的运用,包括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耗损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经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要形成节约,不铺张浪费。具体到实际中,对于自然资源的运用可以体现在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与绿化带的设计与城市道路的结合;经济社会经济效益的体现具体有如城市道路设计中路边的红绿灯的设计,既要符合规章制度,又要科学设置,避免同路段多个路灯的反复架设,造成浪费。
(三)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员原则主要是指对于城市而言,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城市都是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而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盲目照搬设计理念与方案,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容易造成“东施效颦”的结局。如重庆作为山城,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就要以实际地形为主,形成个性化设计方案[1]。
二、现阶段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对较为常见的四类问题进行分析。这四类问题分别是设计不规范、管线布局不合理、附属设施缺失以及道路建设质量问题。
(一)设计规划不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统一,形成协调的设计方案,但是实际上,基于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城市发展规划本身就在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发生局部范围内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导致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不协调性,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不协调会可能导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道路交通过于拥堵或其他现象,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后续的设计规划而言,在资金投入上也无形之中给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管线布局不合理
管线布局可以看做城市的隐形道路交通,各类管线埋于地下,对城市的正常运作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基于实际需求,各种管线就会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冲突,需要二次开挖完成作业。
而由于管线布局的不合理,二次开挖过程中,城市交通秩序就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而不同的管线铺设任务耗时长短不一,时间较长的工程量会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秩序长期产生影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的开展形成重大影响。
(三)附属设施缺失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附属设施缺失现象是当下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在于时代整体在进步,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如共享单车的出现与大批量的在城市中的投入,就促使城市在进行道路交通设计时,不得不考虑到单车的停放位置,或者对于一些特定区域,如观景路段的设置上,就缺乏了对于行人座椅这类附属设施的设计,导致很长的观景路段都没有可以休息的区域,给人感官与实际体现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舒适[2]。
(四)道路建设质量问题
道路建设质量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很多,有基于施工技术与施工工期的限制而导致的,也有对于工程自身质量把控不过关所导致的,还有基于道路反复开挖改造造成等等,不同问题导致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解决办法也不相同,但是都会对于道路的运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继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改进策略的分析
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改进策略,要建立在实际存在的问题上来分析,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够确保策略推行的实效性。
(一)合理布局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市的整体布局必然会出现整体或局部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之间,要形成联动,相互协调,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实现对于布局的合理化[3]。与此同时,要站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确保生态与城市发展之间非对立的关系长期稳定存在。
(二)科学设计
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要开展科学设计,如对于车道宽度、道路占地及宽度,基于道路的地理位置及用途对于附属设施位置的预留等,诸如此类的内容都应当作为道路交通设计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距离与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三)综合布局
综合布局主要是指管线布置的工作开展,要通过对于城市整体道路交通设计的方案上,对于管线布置工作形成局部、短期的开展任务,尽可能的将管线布置对于道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开展相关任务时,可以与多方相关部门协商分析,完成布置的具体计划[4]。
(四)贴合实际
贴合实际具体是指对于城市不同路段的设计,要与实际相贴合,如对于城市主干道,或人流量较大的道路路段,形成管控措施,确保道路的通畅局面,通过对于整体道路交通设计形成交通设计网络,根据人流监控或不同时段,如上下班高峰期的车流量数据分析,为道路交通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而言,遵守原则是前提,认清问题是关键,基于问题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是结果,只有按照步骤逐步落实,始终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理念上,通过城市文化与特色以及人文主义的设计方案形式,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参考文献:
[1]董军.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反思[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93-194.
[2] 张旸.城市环线通道设计与交通拥堵问题浅析[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02):113-118.
[3] 何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探究[J].设计,2015(05):62-63.
[4] 杨光耀.公路与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中的问题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5):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