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赵晖
[导读] 摘要:我国多样化产业的发展和近年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涌现在众人面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新疆  839000)
        摘要:我国多样化产业的发展和近年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涌现在众人面前。现阶段,作为光伏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了发展的新热点。通常情况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数量较多、规模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各个光伏电站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都会光伏电站的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在运维管理方面出现了相应的难题,严重制约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光伏行业的发展重点,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发展的新热点。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规模较小、分布广、数量多,而且光伏电站之间又相对独立,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光伏电站的监管。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面l临运维难题,如设计缺陷、设备质量缺陷、施工不规范等问题都给光伏电站的运维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做好光伏电站运行管理,特别要重视维护管理,以推进光伏发电站更好发展。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有:第一,输出功率偏弱。对比集中电站的输出功率达到几万千瓦甚至十几万千瓦的输出规模。光伏发电的模块设计方式决定了它的规模大小可根据模块要求进行调整,依据场地不同改变光伏设计的容量。通常来说,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可以达到上千千瓦。第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污染小,具有环保效用。它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发电没有噪音,也不会排放任何有害气体,自然也没有污染。第三,有效缓解了电力供应不足。一般这种设计系统发电量在白天供电量最大,相应的白天也是用电高峰,正好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用电需要。第四,分布式光伏电站设备安装位置分散独立。屋顶的大小和位置决定了分布式组件安装的规模和位置,分布式主要就是将一栋栋屋顶利用起来使用,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二、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影响因素
        1、运行维修方面。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在电价以及具体建设等方面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以至于大多数工程的建设时期都相对较短,从而导致无法科学有效的对其设计以及建设当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势必会对电站的建设质量和整体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越是规模较大的电站,在这点上越是明显。并且,短时间内大量光伏电站的连续建设运行,由于在该行业内缺乏专业的运行维修人员,而导致在进行现场运行维修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作为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相关运行维修人员经验不足,再加上也没有较为系统成熟的光伏运维管理体系能够借鉴和学习。特别是针对那些大型荒漠化当中的电站而言,一般都是设置在偏远地区当中,对于电压等级的要求相对较高且交通不够便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站的运维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自身限制因素。现阶段,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组件的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原有的组件及电池的生产商近几年持续亏损,近三分之一的组件商濒临或已近停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光伏组件中缺陷区域成为负载消耗其它区域所产生的能量,导致局部过热,这种现象称为“热斑效应”。高温下严重的热斑会导致电池局部烧毁、焊点熔化、栅线毁坏、封装材料老化等永久性损坏,局部过热还可能导致玻璃破裂、背板烧穿(如图 1 所示),甚至组件自燃、发生火灾。另外,再加上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太阳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仍处于初始阶段,以至于许多投资商和电站运营商都处于观望的态度;另外来讲,国家相关财政补贴资金缺口很大,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是生存在国家财政补贴之上的行业,所获取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国家财政补贴和各地的电价水平。国家统一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电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家相关财政的调整,都会给电站投资商带来不确定性。


        三、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
        1、电力系统规范化运维保障。对于分散式管理的运维团队而言,通常一个投资主体会建设几个分布式光伏电站,一个运维团管理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便能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规程相关要求,比如“两票三制”,但是在现有人员的前提下难以保障每个电站都有值班人员,导致发生故障或者电气火灾时没能及时处理和阻绝。分散式的运维模式能够保障现场实时有监盘巡视人员,但难以保障“两票三制”有效落实,常常出现的是一张工作票三种人都凑不齐的尴尬局面。
        2、规范光伏用户档案管理。当前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为家庭式光伏电站和村级光伏电站,位置相对分散,为有效对所有并网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运维管理,供电企业应持续建立和完善光伏用户档案。针对家庭式光伏电站,由各供电区域内建档保存,相关客户经理定期跟踪更新。针对村级光伏电站,做好光伏电站的项目备案、资格审查、四方确认表等基础资料完善,由县级供电企业相关部门妥善留档保存。
        3、严把入网关,实现“零缺陷”并网
        (1)健全管理制度,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安全接入提供制度保障。各供电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的通知》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桓台县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规定(试行)》,结合各所实际情况,从人员责任、流程划分等各方面进行再细化,为分布式光伏客户从提交申请到并网发电再到补贴发放全过程提供制度保障。
        (2)严把质量关,保证分布式光伏电站“零缺陷”接入电网。定期组织分布式光伏厂商业务对接会,宣贯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对发现不合格产品者实施黄牌警告制度,使境内各供应商做到合规经营;对10 kV以上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组织多部门联合验收,对发现的设备隐患下达书面告知书并督促协助客户整改到位,确保分布式光伏电站安全可靠接入电网。
        4、技术人员合理分配管理。要想从根本上确保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的稳定性,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与电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进行科学管理制度和运维分工的合理制定,比如设备运行规程、生产运行制度、应急消防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生产运行制度当中所规定的定期巡检工作,对电站的具体运行情况做到充分掌握,对于其中的问题做到发现即处理,从根本上保证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所以现阶段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都加强了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治理环境的政策,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国家财政专项专用。大力普及和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员全环节的不断培训,提高了项目经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践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尽管其在运维管理还有着相应的缺陷,然而却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龙海超.刍议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学技术创新,2018(28):17.
        [2] 刘跃.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J].科技创 新导报,2017,(03):46-47.
        [3] 谌贻华,谢建华,郑直.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远程智能监控 技术研究[J].软件,2018,32(2):18-20.
        [4] 于德政,朱丹,宋飞,茹心芹.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电网适应性检测的电网模拟器 [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31(1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