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咨询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易
[导读] 在国家大力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为改变造价咨询企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为改变造价咨询企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本文对造价咨询企业转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进行了需求识别,指出了转向的必要性,分析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定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际指导,为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造价咨询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策略分析

        一、背景
        2019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标志着全过程咨询时代正式到来。政府和行业协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文件,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快速发展。面对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深化工程建设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人才和创新将是造价咨询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造价咨询企业面临建筑业环境变革与严重同质化双方面冲击,迫切需要拓展延伸传统造价咨询业务,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
        二、造价咨询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需求识别
(一)造价咨询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调整
        1、建筑行业正在发生巨大改变,需要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成为资质全、专业广、人才齐、管理精、效益好的集团化工程咨询公司。
2、造价咨询企业的门槛低致使数量多,同质化严重问题导致其业务量相对不足。不少企业为获取业务,竞相压价,导致企业收费不高,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后劲,人才流失,不能提供优质服务,以致陷入“低收费—劣质服务—低收费”的恶性循环。
(二)造价咨询企业供给需求难以匹配
        面对建筑业发展新形势,造价咨询行业存在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市场发展需要高水平执业技术人员与造价技术人员素质较低的矛盾。造价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综合专业知识欠缺、自主学习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实咨询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全过程咨询综合性发展要求与造价咨询企业业务、资质单一之间的矛盾。造价咨询企业普遍从事算量、套价等基础工作,很少参与项目前期策划以及后期运营管理。
        (三)造价咨询企业服务内容老化单一
        造价咨询企业服务内容已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趋势的需求,PPP、EPC、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业务,AI、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科技,以及装配式建筑等新工艺的出现使得建筑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咨询服务难以跟上需求的变化。应转变咨询模式,延伸服务内容,以策划为先导,以投资管控为主线,以为项目增值的理念全方位地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
        三、造价咨询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定位分析
        (一)基于PEST模型的宏观环境可行性分析
        1、政治和法律环境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主管部门已陆续出台、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行业发展。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2017年第9号令)以及《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
        2、经济环境
        2014—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4.13万亿、68.60万亿、82.08万亿、90.03万亿、99.09万亿,增速分别为7.3%、6.9%、6.7%、6.8%、6.6%、6.1%。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总体放缓,发展品质正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正在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国家在融资、税收等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规范各类职业标准,提升社会整体环境。
        3、社会环境
        (1)造价咨询行业服务理念发生变化。造价咨询行业要随着社会发展观念转变调整服务模式和内容,更多地考虑人的需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减少资源损耗,维护环境,在确保服务质量和扩大业务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
        (2)社会不断发展,使得造价咨询行业服务理念发生变化。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咨询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与之对应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也需不断加强,向全方位、全过程、高标准、高要求的工程咨询服务行列迈进。
        4、技术环境
        政府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建筑行业正发生深度变革,ABCD (AI人工智能、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 等新技术正改变工程行业的发展。BIM是造价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5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发展BIM列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之一,要求造价咨询企业充分利用BIM技术,并将BIM技术应用到全过程咨询过程中,解决全过程项目过程中的“孤岛”问题,提升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长足发展。
        (二)基于 SWOT 模型的内外部必要性分析
        通过分析造价咨询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绘制 SWOT 分析矩阵,见表 1。






表1 造价咨询企业SWOT模型矩阵
        三、造价咨询企业转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路径分析
        (一)人才战略
        造价咨询企业成功转型,需要着重培养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所需要的人才。全过程工程咨询人才需要懂技术、经济、法律等知识,会管理、善组织等统筹管理能力。造价咨询企业应积极开展对造价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造价技术人员执业能力,提升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
        1、打造学习型组织环境
        (1)全过程全方位,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着力打造全过程工程咨询总咨询师队伍,学习经济、法律、管理的通识课,以及 PPP、EPC、BIM、全过程在内的专业课,并辅以实战讨论的学习。合理的学习组织环境是推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提升的前提。
        (2)强调专业素质,鼓励自我提升。
        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咨询企业需有满足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各专业咨询需求的服务内容(表2)。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相应能力,并能满足咨询各阶段咨询服务需求。

表2  项目各阶段咨询要点
2、“激励机制” 引人留人
        建立健全公司激励体系,将专家型技术人员、骨干型技术人员和基础型技术人员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实现收益与风险共担、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个人利益与企业价值相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待遇留人:改善薪酬绩效,提高员工收入。可采取合伙人的方式(包括员工持股等)将员工薪酬绩效与公司业绩联系,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短期分配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实现个人与企业互利共赢。
        (2)事业留人:搭建平台,创造晋升条件。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晋升制度并提供与员工实际能力相符合的晋升的机会,以促进人才在系统内、企业内、各项目之间获得前程奖励,解决造价技术人才晋升通道问题,促进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3)机制留人: 完善人才特殊福利激励。为专家型、骨干型人才提供更多的特殊性福利,如带薪休假、发放特殊津贴、股权分红等。通过差异化的方式使员工获得额外利益,带来心理上的自豪与满足,达到增强竞争实力、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3、产学研合作模式
        可以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获得人才,使其适应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人才储备的需要,以适应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各个阶段各个参与方的人才需求,实现校企共赢。
        (二)创新战略
        1、基于管理模式的创新
        造价咨询企业应基于企业的创新战略目标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要求一个团队干到底,而不是走各事业部的流程。要突破原有传统模式,依据全过程咨询特点从团队组织框架、咨询模式以及实现路径出发,实现策划、管控、增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模式。
        2、基于业务模式的创新
        改变只提供传统造价咨询服务的观念,以原有业务为核心竞争力,同步拓展“一专多能”业务服务。加强在投融资、法律、风险、合同等咨询方面的业务能力,打通“全过程管控”的思路。
        3、基于BIM技术的创新
        通过 BIM 技术提升各个阶段的工作效率,将造价专业技术人员从烦琐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以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数据。并利用BIM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竣工阶段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
        (三)市场战略
        1、面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正在加速发展,新发展态势对咨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造价咨询企业的业务朝着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造价咨询企业应实施多元化战略,在内部培育多个相关联经营部门,各部门间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等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2、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
        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需要兼并重组或采取外包的形式弥补自身专业资质、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组成联合体承接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实行“1+N+X”的模式,全过程咨询单位负总责就是项目管理责任的“1”,自行完成自有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的业务就是“N”,将自有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外的咨询业务依法依规择优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单位就是“X”。
四、结语
        造价咨询企业转型已成必然,应以此为契机保持原有咨询业务核心竞争力,在组织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同步拓展“一专多能”业务服务,向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建设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陆帅,吴洪樾,宁延.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分析及推行建议[J].建筑经济,2017,38 (11): 19-22.
[2]倪康君.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张萍.中国工程咨询专业人士制度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4.
[4]乔俊杰,钟炜,尹贻林,王智欣.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策略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7):59-63.

作者简介:刘易,男,1983年3月,江西,硕士研究生,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造价工程师,主要研究与从事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