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建筑行业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而迎来新的契机,建筑工程建设面临更高标准与要求。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造价控制关乎到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影响到工程整体造价管控效果。要想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单位需侧重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以期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成本的合理缩减,提升单位资金利用率。本文以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对策,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建筑费用进行合理分析、管理和控制过程,在具体实践整个过程中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是现在建筑质量提升的主要形式,具备一定实践价值。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各个阶段和时期造价控制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就是对工程项目开展的各个阶段都进行造价管理,从而达到提升造价控制效果的目的。在我国当前的建筑领域中,许多企业在造价控制中,只关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这种错误的工作方式,会极大的增加企业在项目中的资金投入,在除施工阶段的其他阶段中,项目费用会明显的增加,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必须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初始阶段一直到竣工验收,都要进行全过程和全范围的造价控制,这样才能提升工作的全面性,减少企业的资金用量。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开展,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最直接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在项目中的收益,提升项目开展的经济性,保证企业可以更好的立足于当前社会;另外,在各个阶段都进行造价控制,可以使资金使用的更加规范,有利于工程项目品质的提升,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可以更加的慎重,尤其是在施工阶段,由于资金的控制,各种材料浪费的情况可以有效的减少,各种施工技术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达到了提升项目品质的目的。
2建筑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对市场的调查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全面过程造价控制来说,需要将市场的调研情况作为进行造价控制的基本前提条件,从而才能够确保之后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对造价预算的制定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需要在进行造价预算时能够进行不断的修正,顺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情况。目前,由于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时,忽略了对市场经济的调查,或者是对市场调查的结果缺乏严谨性,进而导致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预算制定过高,导致建筑工程的支出成本增加。
2.2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的主要问题
设计阶段的合理性也是影响施工方案科学性的关键所在,一旦设计方案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很大的资金浪费。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大多把设计的重点放在项目的质量以及美观性方面,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成本造价的提高,此外如果设计人员过于看重工程造价,也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从而使得建筑的项目与实际不符,而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返工情况,进而带来很大的成本浪费。再有就是因为施工方案缺乏科学性,设计人员忽视材料设计,导致材料成本多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施工成本大幅度的提高。
2.3造价控制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完整的工程建筑中,项目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内容,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人员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所以在此阶段的支出成本是较高的,而这些施工成本的支出均包含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造价控制内容,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管,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此阶段对造价控制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会造成施工成本支出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因此,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管制度,树立每个监管工作人员的重视意识,从而能够对工程的建筑质量和效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建筑的科学性、标准性。
3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加强对项目投资阶段造价的控制
投资决策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管理内容,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加强这个阶段成本的控制,可以在充分调查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拟建方案制订估算书,主要就是坚持经济和适应发展的原则,对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可以采用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这个阶段的施工成本进行合理性管理和控制,可以建造工程总承包及风险机制,让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对这部分的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投资风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让建筑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重视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
每一项工程的开展都是要依据施工图纸才能进行的,所以施工图纸的科学性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此外图纸设计的科学与否还会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因此在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必须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资金健全的设计单位对图纸进行设计,确保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在施工中一旦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施工单位也要要求设计单位参与到其中,对变更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情况和细节进行仔细的商讨,由此对工程变更进行最大程度的限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良好的控制。
3.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也是成本支出和投入的集中环节,与其他的建筑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管理也比较复杂,所以在此阶段进行造价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避免因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当而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科学合理放置,以及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施工材料使用的控制,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增加施工中材料的支出。同时,需要定期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施工设备的使用性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监督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和施工,避免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能够提高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需要对发现的不合理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制止,及时的对存在安全隐患和不合理问题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改正,确保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4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开展是否合理,关乎到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效果,所以单位需结合以下几点强化竣工结算管理:①进行造价资料全面收集与整理,依托于相关管理制度规定的落实,促使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②结算阶段,除对竣工图纸、变更等内容的计算审核,需做到深入到施工现场,严格审核其结算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工程量、变更签证、预算定额套用、工程索赔等内容的公正、严格审核,进而在提升单位造价控制水平的同时,达到合理缩减项目整体造价成本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属于一项动态化管理工作内容,在实践工作期间需要强化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力度,在项目开展期间,需要强化项目建筑力度,针对具体情况系统化管理和分析,对项目工程各个环节采用对应造价管理形式,对具体问题采用合理化解决方式,不断总结和完善项目管理手段,从而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建筑项目工程进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时丽辉.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2):189.
[2]李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河南建材,2019(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