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在实际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则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创新发展方向,改善并调整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着重分析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以及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使用问题,避免出现不规范施工和劣质材料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引言
当前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质量把控不过关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此实现管理策略创新。为此,建筑企业应转变工程管理观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把控,同时注重引入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以此切实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 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则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了实现自身发展,不被市场淘汰,就需要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自身。建筑工程行业也是如此,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顺应形势应对变化,而且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工艺更新换代速度在不断加快,老旧的管理理念、手段以及体制是无法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为了在市场争得一席之位,就需要创新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质量。
1.2 思想变革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也需要革新思想,学习利用先进理念,将创新融入管理。此外,随着各行业进入现代化阶段,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也需要从管理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这是行业与企业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1]。
1.3 建筑工程自身特点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涉及环节较多,周期长且投入大,如果缓解衔接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后续实施,甚至整体工程项目,高效、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为工程项目顺利、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则需要对其进行创新。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据实际调查,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没有完善并建设管理制度,同时没有规范各个环节施工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针对建筑工程各项细节管理来讲,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进而导致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无法得到改进,在检查施工质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经验将隐患解决。不仅如此,即便部分管理人员已经发现建筑施工的隐患与不足,但由于怕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反而存在视之不见的现象。
2.2 缺乏新的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地提高,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一些企业管理观念与工程建设需要并不相配,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工程管理管理方面还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例如一些企业遵循轻管理重技术的传统管理理念,在技术方面投入较多,而在管理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这样陈旧的管理理念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2]。
2.3建筑施工队伍综合素质较差
只有保证建筑施工队伍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才能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按照既定施工计划顺利进行,才能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然而,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普遍缺少兼具扎实建筑专业知识和建筑施工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具体建筑在施工上的技术要求,也没能跟上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步伐去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不仅因大量盲目施工现象出现导致返工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且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建筑工程创新管理的主要对策
3.1转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视力度不足、制度不够完善问题,首先应促进建筑企业实现管理观念转变,促使建筑企业全面认识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思维,并加大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各方面工作开展拥有资金支持。建筑企业应将工程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高度。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应着力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制定建筑工程管理标准,规定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流程并明确不同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将建筑工程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以此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升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管理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细节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2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强化质量监督工作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进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全方面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一旦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不仅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甚至还会影响建筑企业的名誉,不利于建筑企业长期有效发展。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时,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进而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需要,合理的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促使其能够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仅如此,建筑工程还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强化施工人员的危险防范意识,监督并管理施工人员的操作,降低违规施工出现的概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监督制度,详细检查各个环节需要使用的材料与设备,确保其能够适用于工程,严禁出现劣质与不规范的现象,提高建筑工程创新管理的效率[3]。
3.3采用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平台
互联网时代,建筑工程管理应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3]。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可以将建筑工程管理各方面工作整合起来,还可以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共享提供便利并降低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成本。为此,建筑企业应建设功能完备、操作便捷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保证管理人员顺利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录入,以此在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上实时监控建筑施工制度和建筑施工风险,并对建筑施工整体水平展开全面评价,以此及时处理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缺陷,保障高质量完成建筑施工。此外,建筑企业还应注重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建筑工程信息进行挖掘。
3.4增强施工团队素质
众所周知,建筑各个环节人员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想高效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重视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应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引进各个环节施工人才,进而能够组建高质量、高效率施工团队,促进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合理的规划薪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改善传统建筑施工存在的不足。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确保其能够重视自身的责任,精细化监督各个施工环节,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使建筑企业能够在行业竞争激励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4]。
结束语
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想要达到这些要求,理应重视探寻和创新出多种手段,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国家建筑市场发展的不断加快,促使建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与日俱增,促使创新和应用多种手段,对各建筑工程实施高质量的管理具有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家津. 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 低碳世界,2016(36):197-198.
[2] 凌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居舍,2017(32):93.
[3] 曹培洲.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7(07):166.
[4]周家祥.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