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张红兵
[导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式结构较为常见,在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对各项施工技术有着极高的标准与要求。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式结构较为常见,在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对各项施工技术有着极高的标准与要求。对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部分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把握施工技术实操要点,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关键字: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随着科研力度的加大,科技水平突飞猛进,有关建筑行业所使用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研发中,并且成功运用到现场施工工序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单纯地满足日常居住使用的功能,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美观与环保,这也是建筑行业即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难题。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工程技术研发十分必要,可以有效促进提升工程技术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强有力的助手。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工程技术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普遍使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技术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通常,框架对建筑物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为负荷、承载力等方面。在我国的众多高层建筑工程中,每层受力均不一样,并不是随着建筑楼层的纵向排列,框架所带来的承载力都是一致地向上的。此外,由于很多不可抗力因素,也易造成风力荷载、抗震性以及防雷性等非线性竖向分布荷载,会直接影响框架结构发挥作用和效果。所以,须将每个楼层的承载力统计在内,充分考虑各类不可抗力因素及细节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设计和运用。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结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具体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材料准备。在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工程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根据框架结构的工程特点,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要科学绑扎并固定散乱的材料,保证各个框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材料堆放引发的施工隐患。第二,在钢筋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准备工作,例如,在具体的钢筋焊接之前,工程人员应该按照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焊接实验,并对钢筋的批次进行严格检查,提高工程框架结构中钢筋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为了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放样及下料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进行框架结构衍架、梁等工程的设计,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求配置钢筋的收缩量,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总长度≤24m时,需要将放样余量控制在5mm的状态,以增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框架模板施工技术
        框架模板施工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具体的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根据支护模板的安装特点,确定基础性的模板安装方案。首先,在垫层施工结束后,定期测量水平轴线,并利用基础平面尺对工程暗柱进行标记,以便为支护模板的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保障。其次,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基础侧模板安装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垂直角度,并将各个模板的安装偏差控制在3mm以下的范围,提高框架模板施工的稳定性。第二,建筑工程的主体模板施工中,工程人员要合理控制支架上层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严格按照支模框架的标准确定模板施工方案,增强建筑工程框架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主体模板安装中,不能拆除横纵向的水平杆。第三,在框架模板拆除中,需应该先拆除支撑结构,后拆除方木模板,避免模板拆除不合理对建筑工程框架稳定性造成影响。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如下:第一,细化原材料的选择方案。

结合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工程单位需要将原材的选择作为重点,对经常使用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级别、出厂日期等,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为框架结构施工提供高质量的施工材料。第二,合理控制配合比。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项目人员需要合理配比施工材料,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控制水泥量,保证水泥用量处于科学的范围内。第三,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应仔细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项目人员要根据框架结构的特点,对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等进行控制,保证框架结构及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增强工程框架结构的支护性,保证各项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以及质量提供施工支持。
        4促进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对策
        4.1创新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的监管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有效地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企业自身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地建立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建立相应的工程数据库系统,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项目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提供有效的收入和科学的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项目建设工程评价体系,有效地保存和处理已完成的项目建设数据,为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和数据参考。需要考虑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场施工的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施工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或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在技术过程中能够预测施工风险因素。实施,制定相应措施,有效解决问题,降低风险。风险发生概率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
        4.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在除加强技术培训外,在施工中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最后,要明确监理责任,在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施监理,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并负责监理工作。
        4.3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
        在施工建设前,施工单位给予施工人员充分的技术交流,使施工者对整个施工方法和要求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把握必要的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施工流程进行使之能够进行。通过改善和革新,促进工程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可深入了解框架结构基本概念及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部分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作业技术实操情况。框架结构形式建筑施工期间,所涉及的施工技术较多,对技术实操有着较高要求及标准。对此,要求施工技术员有效把握施工技术实操要点,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高效完成框架结构建筑工程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邓跃跃.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73.
        [2]王华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11-112.
        [3]张剑寒.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2-133.
        [4]袁家荣.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22.
        [5]张金保.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