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洪扬扬 范朝定
[导读]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里程数不断刷新,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公路建设质量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建设里程数不断刷新,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公路建设质量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应用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公路养护质量,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重点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措施,旨在为提升公路养护整体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公路养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路网的不断密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至关重要,其中各类型大型机械化设备的创新引进,对于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促进和保障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型养护技术之一,预防性养护技术可实现实现全方位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实现具有周期性、可调节性的保护措施,并能够高效的减少早期损坏现象,对有效的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全流程下的养护技术应用成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意义。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特征及应用要求
        1.1主要特征
        预防性养护技术可实现路面建成后使用周期的延长,对路面破损状态进行一定监测,并延长路面病害法神几率。预防性养护技术更加强调预防,如在公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路面结构进行养护施工,延缓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的保障公路路面养护工作技术的不断发展。
        1.2应用要求
        对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开展,需求在沥青路面结构及性能较好的环境中开展相关工作,如果沥青结构材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变化,就需要暂时停止和保证交通的顺畅。一般情况下,表面结构封层持续时间1~3a,裂缝的填封运营时间在2~4a,薄层罩面5~10a,由此可看出本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依据公司的相关规定,且结合路面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出可行性高的新阵容体系。
        2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2.1施工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道路基层含灰量相对较少,且密实度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透水性和变形能力相对较差;其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基层标高控制不精确,混凝土面层结构浇筑不均匀等现象发生;此外,存在使用松散的建筑材料处理基层标高或者存在不平整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底部结构水分下渗,混凝土结构易疏松,基层干燥现象明显,并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体系失水现象严重,强度下降。
        2.2温差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裂缝是导致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干燥脱水等现象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温度降低,会导致混凝土板结构缩短,上下板温差变化大,并且温度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由于白天和夜晚混凝土温度不同,使得混凝土内外部交替出现拉应力和拉弯应力,就会进一步加剧裂缝的产生。
        2.3裂缝影响
        由于混凝土板自身结构参数设计的原因,如板宽、板长等尺寸设计不合理,导致板内部结构发生翘曲,易导致裂缝的产生。通常情况下,板的宽度应不大于4m,板长度应控制在6m以内,在公路道路施工中,板长和板宽对于混凝土道路路面结构的裂缝产生影响较大,易导致道路路面结构产生裂缝。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措施
        3.1控制路基施工质量
        作为控制和提升公路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路基灰土结构层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控制水灰比含量,加大对压实度值的控制,并依据施工规范,在施工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待上一道工序施工检验合格后,才能够进入下一道工序,保证道路基层结构密实度和平整度,同时在实际施工环节中,还要避免补贴找平的错误施工法现象发生。
        3.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在实际施工环节,应严控和掌握沥青、集料对应的加热温度,及时控制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如下表1所示。
        表1 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统计
       





        作为不同配合比和结构的面层,在铺筑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试验分析,并加强对试验段长度的控制,长度值应大于200m,可结合实际试验过程和流程,优化和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结构体系,及时掌握项目施工第一手资源和数据,如施工设备的拌和、摊铺、碾压温度、施工机械的组合模式等,从而在加强施工组合管理的过程中,促进和指导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试验段摊铺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砼配合比及施工方案进行,根据已往的经验,确定松铺系数,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试验段摊铺时先在下承层上用红漆标上若干个点,分别测得路面摊铺前、摊铺后及压实后的标高,并记录施工中的所有有关数据,在获取综合试验结果后,应合理向监理工程师进行阶段性的汇报总结,为确定施工规模,优化施工工艺及参数等奠定坚实基础。
        3.3混合料的摊铺作业:
        在铺筑改性沥青面层之前应对下层表面作以下处理:
        ①施工准备
        验收基层:基层表面结构,不可出现松散、重皮的现象,对应的标高、宽度及压实数据及指标应合格有效。
        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基层表面结构体系中,撒上透层油和对应的粘层油,对于加强沥青面层的粘合具有重要意义。透层油的品种选用沥青乳液。洒布前先由测量人员给出线位,表层清扫干净,基层表面不宜过干,已微潮状较好,临近构筑物、侧缘石等应加遮挡,布得污染,使用沥青洒布机洒布,用油量宜在0.3~0.4L/m2范围内。
        关于基准的选择:使用自动调平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控制层铺的厚度和纵、横坡度,其调平装置在使用中使用两种装置:一是用一各纵坡控制装置(用于左侧或右侧)和一各横坡控制器;二是用两个控制即左、右两侧各布置一各。使用控制器时要求按相应的基准控制,可采用拉紧的钢丝绳基准线,适用于下面层的摊铺,消除基层的不平整误差,利用已铺好的下面层层面,适宜各种均衡梁的使用,可将下面层的不平整再次得到削减,也可采用侧缘石项面,适用小滑靴,但要求顶面平整度误差要小。
        底层的摊铺:架设基准线:由测量给出线位,直径段10m,对于公路道路曲线段5m范围内,路边结构30cm段应钉设架线桩,并安装Φ2.0mm多股金属绳,每股线长度控制在150mm~200mm之间,并且要借助紧线器进行固定设计,张力应控制在>800N,对应架设体系合格后要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摊铺宽度:根据路面宽度和机械性能确定,可选择使用两台对应的摊铺机,并布置形成阶梯形状,确保纵向距离能够有效的控制在15~20m,摊铺的纵向重叠距离为10~15cm,保持纵缝热接。
        表面层的摊铺:摊铺宽度宜采用两台摊铺机铺筑,V-1800摊铺机可摊铺宽9m,A-422摊铺宽度可达12m,两台摊铺机联机作业时,其纵缝要保持热接。
        摊铺前将熨平板放到符合要求厚度的木垫板上,调整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取消金属绳基准线,使用两各八轮大滑靴和一个7m滑杠控制摊铺,削减不平整误差,提高表面层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不仅要关注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充分的结合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技术规范,明确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应用目的及效果等,针对当前路面施工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控制措施,旨在为提升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亚歌,张虹雨.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6):109-110.
        [2]陈奠东.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107-108+111.
        [3]谢惠芳.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10):258-259.
        [4]吴彬.市政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20(05):23+41.
        [5]段宇.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于公路养护中的对策[J].四川水泥,2020(02):157+148.
        [6]李红.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124-125.
       
作者简介:洪扬扬(1993.0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衢州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养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