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黄主龙
[导读] 本文从建筑电气设计、施工过程与情况、建筑用电管理等角度出发,找寻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从原因切入分析解决的措施。
        摘要:现阶段,房屋建筑的种类、数目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居住的横向延伸,建筑的电气火灾频繁发生。本文从建筑电气设计、施工过程与情况、建筑用电管理等角度出发,找寻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从原因切入分析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防范措施探讨
        引言
        现代建筑物由于可燃性物质比较多、人口密集、楼层高,一旦发生火灾,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就会受到威胁,造成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在很多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让火灾现场及周边的人得到及时的通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地对发生火灾现场及周边的居民发出报警信号,通知消防单位及时进行消防灭火,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火灾造成的损失,还能够把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
        1电气火灾原因认定难点
        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是多种火灾中的一种,占很大比例。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火灾大多是电气火灾(2013年吉林“6·10”德惠禽业公司特大火灾、2017年浙江天台“2·5”足浴店重大火灾、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8·25”温泉酒店重大火灾)。电气火灾遵循一般的火灾规则并具有自己的特征。与一般火灾识别相比,除了准确识别火灾的位置和着火点外,电气火灾还必须着重、充分证明火灾是否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这一过程,实际上需要全面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和排除,需要对现场有关电气进行全面检查。在确定起火点后,很难直接确定电气火灾迹象,例如短路痕迹和热痕迹的寻找。如果电气线路或者设备不在起火点处,而且与火灾根本没有联系,就不能确认火灾原因是电引起的。同时还要考虑如电火花掉落位置、热传导、起火前电气是否带电、线路上是否有故障点、故障点附近是否有其他可燃物等因素。因此,电气火灾认定需要掌握一定的电气原理知识和对现场进行大量的工作才能认定或排除,难度较大。
        2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2.1用电线路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
        接地故障指的是带电的导体和各类管线之间进行接触,进而导致的接触短路问题。这类故障一般难以被察觉,情况也较难分析。因此,接地故障导致的电气火灾危险系数极高。对此,人们需要高度重视,注重防范,避免类似情况的产生。
        2.2由于电流故障导致的火灾
        若是产生上面描述的问题,故障电流不仅会通过作为媒介的导线,而且也会通过电气设施的金属制表壳。同时,因为上述问题产生的电阻比较大,故障电流在流通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在这类情况下,建筑内的电流保护器自身阻断故障电流较困难,电流往往造成短路。如此容易导致高温,而高温引燃可燃物,就不可避免的引发火灾。
        2.3建筑电气设备采用材料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房屋建筑的质量既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是否舒适,还关系到人们是否安全,因此,其质量必须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房屋建筑过程中选用的材料一定要规范,电气设备作为最常用的建筑设备更是如此,从事相关制造产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每一个细小的层面。同时,购买使用者也需要重视建筑电气设备所应用的材料。若建筑电气设备的使用材料不合格,制造粗劣,很容易诱发火灾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建筑电气火灾优化
        3.1减少雷击引发的火灾
        避雷器由接闪器、导体和接地体组成。

它的作用是防止雷击的直接伤害并将雷击直接引向地面,以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接闪器是直接接收雷电的金属零件。避雷针一般是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位置,以直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线一般布置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以保护架空线免受直接雷击,也能够用于保护更长的建筑物(结构)。防雷网和防雷带通常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下线是避雷器的中心部分,将空气终端连接到接地设备,通常将其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并用最短的电线接地。通常,单个建筑物都会安装两个或多个引下线。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和埋在地下的接地体,在高腐蚀性土壤中,必须采取诸如镀锌之类的防腐蚀措施或扩大截面。
        3.2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电气引起的火灾防范措施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仅仅停留在制度表面,并未深入落实。因此,在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之后,需要跟踪调查,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展开。合理完善的体系制度是进行实践的指导基础。深入贯彻新一套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可以指导建筑电器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进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3.3加强施工管理,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需要改善并确保电气设备连接器端子和线路的连接质量,并防止由于不稳定的连接而引起漏电着火和电弧。配电线路必须根据防火要求进行铺设和保护,并在接线时进行清洁。拔出电缆时,做好保护,以免损坏电缆,从而存在短路和漏电的危险。套管喷嘴的两端必须选择耐火材料。及时在管道周围堵塞孔,并用耐火材料堵塞电气轴中的孔,例如电缆槽、电缆桥架和封闭的母线,以防止发生火灾时烟囱效应的影响。铺设在桥或电缆干线上的电缆和电线不得在内部分支,连接器必须位于桥接器或线槽外部的接线盒中。铺设在吊顶上的配电管线必须严格按照电线要求进行管道保护,对配电室和配电竖井采取防水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未安装到位的封闭式母线接头和无螺纹嵌入式套管必须加以保护,以防止杂物和水进入。施工后有必要及时清除垃圾,以免留下易燃物。加强电气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避免其他可能损坏电线并留下潜在火灾隐患的工作。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电器和电气材料。严格禁止使用伪劣设备以及淘汰用于工程的设备。除上述措施外,施工单位还将加强对施工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消防意识,严格遵守计划和规范,进行检查。加强电气工程设备的监管和质量,将电气火灾的危险降至最低。
        3.4火灾探测器的设计
        (1)感烟火灾探测器:主要探测燃烧产生的烟雾(固体或液体颗粒)。它通常在建筑物防火要求极高的地区工作。(2)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通过探测环境的温度变化,确定是否有火灾,因为异常的温度变化也是火灾的特性之一。(3)火焰探测器:主要通过对光的敏感反应来检测火灾。这个主要用在有较多的易燃材料,有发生强烈火焰可能性的建筑。(4)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主要通过检测空气中存在的可燃气体的浓度,从而预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燃料仓库等可燃气体的储存场所。建筑探测区内独立房间、楼梯间及电梯前室、设备房、走廊等重要区域放置火灾探测器。另外那些面积比较大的房间,如果可以在主入口看清其内部,也可单独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但注意面积应该小于1000m2比较好。在这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探测器的位置放置需要特别注意周围的建筑物的结构,如墙、梁、暖通风口、灯具等。两侧距墙、梁的水平距离最好超过0.5m等。
        结语
        现在有不少地区进行新城开发,原来的农田荒地开发成了高楼大厦,因此随着房屋建设工作的增多,房屋建筑的电气火灾问题也随之增多。对此,相关工作部门要提高管理要求,深入基层更好地落实房屋建筑施工,发力解决其中的问题,从源头避免火灾的发生。同时,建筑电气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日常监管工作,提升专业素养,着力解决建筑电气的日常问题。建筑使用者也需要重视建筑电气设备的合理使用,杜绝火灾等安全问题的产生。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与相应人员积极配合,建设电气设备地使用会更加安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高文忠.建筑电气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