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道风险及完整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龙华 何平
[导读] 影响石油管道工程建设,安全性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在长输管道的建设过程当中更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摘要:影响石油管道工程建设,安全性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在长输管道的建设过程当中更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加强风险管理,对石油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并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范围之内,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时给人民生命财产以及企业经济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本文基于油田管道风险及完整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油田管道风险;完整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引言
        油气本身与其他能源就有明显的区别,易燃易爆再加上野外作业环境的复杂性,使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管理是对存在一定风险的生产活动进行识别和评估的科学管理方法,在石油管道工程建设当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对工程建设产生安全影响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充分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来对各项技术进行优化,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建设的成本,为相关企业营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风险管理的应用在石油管道工程建设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1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存在于石油管道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风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进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该是动态化的,应该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影响石油管道工程,安全性的各个因素当中,其影响的大小也是不相同的,所以通过风险管理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尤其是在一些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上面应该加强重视,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相关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产生管理上的资源浪费现象。总体而言,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即使(及时)的消除,这样对于工程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2管道完整性管理管道分类
        按照介质类型、压力等级和管径等因素,将管道划分为Ⅰ、Ⅱ、Ⅲ类管道。油气田公司可结合自身实际,适当调整分类界限。不同类型管道的年度管道失效率目标不同,I类管道失效率不高于0.002次/km·a、II类管道失效率不高于0.01次/km·a、III类管道失效率不高于0.05次/km·a。因此不同类型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工作方法应有所区别,并形成相应的管理模式:I、II类管道: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筛选出高风险级管道,优选适合的方法开展检测、评价和修复工作,降低管道失效率,减少管道更换费用。III类管道:应科学认识其风险可接受程度,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强化管道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突出失效分析、腐蚀分析、腐蚀控制、日常巡护和维抢修工作,控制和削减风险、实现由事故管理向预防性管理转变,降低管道失效率和管道更换费用。
3油田管道风险值计算规则
        收集现场数据并充分利用油田自身生产数据库系统,结合如图4所示的数据单条录入或整体导入的方式,构建主要包括介质类型、运行压力、运行温度、长度、年限、起终点、管道经过区域,以及穿孔次数、穿孔泄漏量、穿孔影响范围、穿孔影响的产量、阴极保护状况等油田管道完整性数据支撑内容,开展油田高后果区现场识别,确定高后果区分布。在综合分析现有和输入或导入的各项数据后,确定适用于油田的管道分类指标和界限,计算管线分类与风险等级结果。针对管线及周边建筑、环境、重要企业等内容完成管线绘制,确定高后果区。利用WebGIS服务器构建管线与高后果区的拓扑模型,以管道编号或管道周边的属性信息为关键字,可显示对应管线的高后果区范围及关联的属性信息。这对提升数据的可视化程度,使用户获得对图形和数据的直观体会,具有积极意义。相比传统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方式,该系统既以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又发挥Internet的优势,使用户不单纯局限于台式机前,也可通过移动客户端随时掌握当前管道的运行状况,用数据实时指导生产。参照半定量风险评价程序,按照失效后果评价和失效可能性评价两方面计算管道风险。1)失效后果评价。失效后果主要考虑5个因素,分别是输送介质、敷设方式、埋设地类、管道类别和管道规格。

在5个影响因素中,根据输送介质从安全和环境影响两方面评价失效后果,要考虑敷设方式和埋设地类因素;而从对生产的影响角度评估失效后果,则考虑管道类别和管道规格因素。2)失效可能性评价。失效可能性从3方面的因素考虑,即运行年限、穿孔次数和阴极保护。3)权重与综合风险评价。其主要包括失效后果因素权重和失效可能性权重。
4输油管道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4.1划设计施工,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在输油管道建设之前,要对建设所在地的线路走向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工程策划阶段的地质勘察,做好项目建议书与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在项目立项后,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任务书编制时应严谨仔细,这样就可以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根据可靠的勘察资料来确定最终的施工图。在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应重视工程质量,视质量为生命。在保修期内,更应该充分考验工程质量。施工企业要对管道施工现场进行优化处理,确保管道的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还要对管道进行保护设置,要事先制定完善的防护方案,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方案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建设。这样,科学规划设计施工,就能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4.2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降低灾害
        在应急抢险救援中,健全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是其基础保障。在预案中,必须以不同级别的人员为对象,清楚写明他们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所需要承担的职责,以此为生命与财产等提供重要保护,并且确保社会稳定性。在编写预案时,应该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主要包括其生产经营特征,密切衔接不同级别政府的预案,从而强化预案的实用性,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尽可能成为其指南。当编写预案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构建与完善应急网络,以应急资源为对象,进行全面整合,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一定要求,必须清楚了解与掌握预案内容,明确管道沿线群众的实际情况,最为重要的是熟悉关键控制阀具体部位,只要发生安全事故,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气源关闭,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在最短时间中完成抢修,实现稳定供气。
        4.3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关注
        在对管道进行安全管理时,工作人员要对电气设备和输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测试,要对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如果一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要对其进行重点的监控,还要选用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预测和解决。要保证事故问题发生时,能够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关部门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优秀人才,并且做好这些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确保这些人才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管道的维修时间,为管道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事业迅速发展,随之油管道长度不断增加,进而威胁安全管理。现如今,油管道安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安全事故。对此,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深入探究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与此同时合理制定一系列处理对策,且将其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可以增强安全管理效果,促进石油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晓燕,崔鹏,王树好,翟会英,蔡维国.大港油田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J].天津科技,2019,46(11):127-132.
[2]何树全,张宝良,刘博昱,罗兴仁.油田埋地非金属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38(S1):123-126+130.
[3]袁海涛.浅析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6):47-49.
[4]徐水清,刘吉东,李国森,王兆钧,杨红.胜利油田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建立[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37(08):63-66.
[5]吴百勇.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南区天然气管道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3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