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 冷宏巍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冷宏巍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智涛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中配网 自动化技术是指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高效能的配电设备及便利的通讯等技术对整个配电网络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和监控。通过配网自 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我国电力系统的优化配置,还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最优的保障。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 配网自动化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重心所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多种现代高科技在配电网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而当前我国配电网供电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想要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必须要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从而提升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水平。
        一.配电网运行系统概述
        1.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最顶层,分别是配电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配电SCADA主站系统以及配电故障诊断恢复等等。想要更好的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投入运营之后,能够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应该对配电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和配电网故障诊断恢复做联调测试。配电主站系统中的AM/GIS是获得、保存和分析电力设备的属性资料,从而建立的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系统。
        2.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系统是应用于中低压电网的每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其关键功能是对开闭所、以及环网柜等进行有力的监控,从而实现FTU、TTU等各项功能、对故障的控制功能,为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提供更好的配合基础,也为子站实现配网运行中的工况检测以及配电网故障中的非故障区域的修复,创造一些技术条件。
        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配网停电故障诊断和隔离处置问题
        城市配电网地下电缆线路故障原因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不当、负荷过载、产品质量低下、绝缘老化、外力破坏等等,这些原因会导致电缆变弱而中间接头断裂;由于外力原因造成的架空线路故障等,都会直接引起大面积停电,就需要电力工作者人工查找到故障点并及时修复恢复送电。这样的供电可靠性逐渐满足不了新时代下经济发展和用户的用电需求。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影响。
        3.网架设备与运行可靠性问题
        在电力系统配网运行中,如果出现各种类型故障,构建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就会实时分析故障、开展故障诊断与锁定作业,并且通过对子系统开关的控制将故障影响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故障问题引发的经济损失与消极影响。但是在进行运行故障的监测与控制时,并不包含自身配网自动化系统,就无法大大提高系统配网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配网自动化系统出现各类运行故障问题时,诊断与控制的管理职能、无法就故障监测正常发挥,并且受到设备运行稳定性不足因素的干扰影响,降低了配网电压合格率,提高了配网系统的线损率。
        4.管理体制中出现的弊端
        营销、生产是配电自动化技术覆盖的两大主要专业,传统管理方式所强调的是垂直专业管理,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因此其没有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保证措施。另外,在功能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轻客户管理而重系统、轻实效而重形式的思维模式,导致其技术方面的缺失成为管理存在漏洞,使得配电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


        5.当前与长远的衔接问题
        配电自动化技术涉及面广,投资额大,既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又要着眼于现有系统的充分利用,因此,电力企业应从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扩容及其功能完善做好准备。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开发和利用可扩展的管理系统模块和功能扩展性强的先进设备;而在管理过程中,更要摈弃传统的只注重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应提倡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解决当前和长远利益权衡问题。
        三.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具体应用研究
        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我国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运行。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会影响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要求变电站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其融入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以及远程控制,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的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2.配网自动化技术中的检测线路故障技术方面应用
        电力系统的线路故障,是电力系统故障中极为普遍的故障,也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故障。 如果电力系统线路发生了故障,不仅会导致供电质量大打折扣,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因此,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对故障线路进行检测的技术,能够将线路故障风险降到最低。而其具体的检测线路故障技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短线路故障的检测。另一个是对于单线路相接地故障的检测。 前者对故障检测主要通过远程的检测遥控实时自动化的来进行。而后者则是以非地接为主要形式,通过单相接地来控制电压不受影响,来保障供电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整体的故障检测目的。
        3.通讯技术方面的应用
        为了实现电网信息的实施通信,就必须建立同步数字系统光线网络,有配电子站与主站点间形成主干通流的分支,每个配电子站只需转发一个规定位置与范围内的配电数据,通常情况下,会将配电子站设定在变电所。子站与终端采用的分支的渠道进行信息的分享交流,且对通信的速率要求不高,可选择配电载波、GPRS定位、电话拨号等方式来开展通信。但是,在馈线自动化终端上,其对通信速率的要求较高,可选择通信效率高,质量高的光纤或多点光纤渠道实施通信。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以及节省配电子站访问的时间,应发挥配电终端的主动性,由其主动向配电主机传输电网变化、故障信息等数据的传输,旨在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测。
        4.加强电力配电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应用
        想要提高我的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我国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配电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更新,根据我国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软件的质量,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使电力配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借鉴现代化技术,提高其运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电网也逐渐以经济效益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这要求供电企业要提出最优潮流的方案,不断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即按照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最优潮流控制来对系统进行优化,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我国应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努力将更新后的技术应用于供电系统,为促进中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家杰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J].智能城市,2018,3(01):256.
        [2]司冬梅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9(20):174.
        [3] 孙健 靳一林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J]. 科技展望,201 6 26:1 6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