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联盛工程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新时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对维护低压供电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增强居民用电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对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先是分析了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是由照明设备、发电设备、配电设备等组成的。然后,从提高全员重视度、加强安全监督、强化安全管理宣传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加强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最后,就如何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规范设备安全设置,采取不同安全维护措施两项策略,并着重分析了电容器、开关柜、变压器、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护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居民用电的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包含大量电气设备,一旦出现运行故障,就会导致低压供电出现异常,甚至是引发大面积停电及安全事故。所以,要加强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管理,维持低压供供配电的可靠、安全、稳定运行。
一、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组成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包括照明、发电、配电、变电等设备。其中配电设备又包括配电线路、开关、电缆等。变电设备包括电容器、变压器、接地装置等。照明设备包括发电机、内燃机、备用电源开关等设备。也就是说,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非常多,且设备特征、功能、组成千差万别。若不加强其安全管理,就有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运行故障,影响到正常的供电传输。
二、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
1.提升全员对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离不开人的参与。若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或者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会让低压电气供配电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之前,电力企业要先加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到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电力企业可开展培训工作,分批次地对全员进行安全培训,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的同时增强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还可针对低压电气供配电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其次,可通过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全员的安全行为,提升全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此,电力企业可结合低压电气供配电实际制定比较完善、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绩效考核与安全管理联系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地提升全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最后,在日常会议、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
为了进一步提升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潜在安全风险,电力企业还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如将安全管理与岗位责任制结合在一起,从配网运行、安全生产、计划基建等方面入手按照全方位、全过程、按限期的原则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并进行安全检查缺陷、隐患的分档记录、整合,形成相应的台账。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要求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并实施跟踪检查、整改工作,了解安全隐患、漏洞是否得以消除,从而实现零缺陷应对安全生产、管理。
3.强化安全管理宣传
在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的安全管理中电力企业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而促进用电环境改善、涉电内外风险防范、涉电事件遏制等工作的开展。比如通过车载宣传方式,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宣传,或者是在街道、学校路口等出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安全宣传单,亦或者是采取入户宣传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从而减少偷电、盗窃、私搭电线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企业安全用电的宣传、管理,要求其按照规定申请临时用电、电气设备拆除及维修等工作,并尽可能地责任到人,保证各级用电正常。
三、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1.规范低压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设置
低压供电设备安装位置、运行参数等的设置对其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影响非常大。所以,应合理规范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设备安全设置。
首先,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多是安装在高压或低压线路区域下部位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这一设置方式是否会影响到周边环境,并安排专人对其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其中存在哪些不良因素。这样就可以保证低压电气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次,要合理设置电气设备之间的间距。如临近架空线路、架空线路边线位置之间的距离应在四米以上,能有效保证运维人员的安全;控制配电箱、开关箱之间的距离,并使开关箱独立,保证其环境环境、通风条件良好;尽可能地保证所有电气设备距离地面在1.4米以上,且运行环境良好。最后,从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就应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设备后期的安全。比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控制预留好系统、设备施工位置,划分好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同时,针对某些配电设备容易出现进水、受潮等问题,可提前采取防护措施,提升设备安全性、稳定性。
2.加强不同配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及管理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类型比较多,其特征不一。在实施有效的安全维护、管理中运维人员应结合其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安全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一,针对电容器来说,其主要作用是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当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电压突然升高现象时电容器就会出现过载故障,导致内部元件器过热或击穿。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一是要加强电容器的日常检查,至少每日检查一次电容器的外观,确认其是否存在开裂、鼓肚、开裂等问题。若有则要及时处理。二是要在供电负荷发生变化时,进行电压值的检查。或者是提前配备自动投切装置,从而有效预防电容器故障。三是要尽可能地维护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能在额定电力状态下运行,从而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如果发现其运行电流超过额定值1.3倍时,则要中断电容器运行,并找出造成一现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针对开关柜设备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维护及管理。一是要实时了解开关柜仪表状态,分析其电压值、电流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二是认真检查开关设备的各线路接头,确认其中存在过热问题。三是要检查开关柜设备的运行状态,确认其运行是否可靠、安全。四是要了解开关柜设备油量、油质状态,确认其是否存在运行异常。
第三,变压器。在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对整个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变压器的安全维护及管理。每日至少进行三次变压器巡视检查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同时,还要做好定期除尘、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放电、异响等异常现象,切实保证电压器的安全运行。如果发现了异常则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针对互感器来说,可采取以下安全维护及管理工作。一是要定期进行互感器的巡视检查,评估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感官判断互感器是否存在故障。二是对互感器绝缘子进行重点检查,确保绝缘子的清洁、完整。三是要树立预防意识,针对互感器容易发生的故障、异常进行检查。尤其是要严格杜绝互感器的二次开路,并加强短路电力互感器二次绕组现象的检查,真正意义上地保证互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提高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是要提前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开展安全监督,强化安全管理宣传,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关键是要规范电气设备安全设置,并针对不同结构特诊、功能的电气设备采取不同的安全维护及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学兵.基于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22(9):177-177.
[2]郭勤,惠小涛.基于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7):30-31.
[3]叶添.关于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9(16):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