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方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科学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居住的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建筑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建筑质量上的通病还是时有发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于人们居住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把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关,建造优质、安全、放心的建筑工程,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往往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建筑企业由于缺乏一种工程质量的风险管理控制系统,施工管理组织不够合理、管理不到位,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安全隐患。
(二)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及素质问题。施工人员是将实际设计工程图纸直接落实为实体建筑的主导者,他们整体素质的水平高低必然将直接影响着在实际建设中工程的质量。在长期的施工管理实践经验中,我们知道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能力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工程材料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三)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因建筑实体是由大量原材料和构配件组成,如果其物质基础质量不合格,当然其产品质量自然不合格。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杜绝材料使用上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我负责管理的花都区中轴线石岗村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单位要求住宅厅和房间有隔音要求,采用隔音垫作为隔声材料。项目部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到生产厂家考察,考虑隔音垫后期维护,串水等因素,更改为隔音砂浆,为竣工后用户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监管中,科学、合理的现场监管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等落到实处、并高效率地完成。但是目前好多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措施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建设中潜在质量问题,这就难免产生质量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探讨
(一)建立与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和控制体系,建立并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把一切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纳入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通过建立组织、制定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等程序和措施,及时对施工的设计方案和资料检查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必须严格对各个工序的检查,建立起工程施工的质量跟踪档案,加强与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密切合作。任何的工程变动和设计图纸的修改,都必须进行仔细检查研究,确认科学合理后,再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另外,监理单位的“三管、三控、一管理”要彻底实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为此,我管理的项目中均启用材料看样定版方案和建筑材料入场管理办法,制定材料资料、设计变更、重大危险源方案等台账。
(二)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现场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和认真学习利用新施工工艺。原材料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项目准备开工前,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市场调研。建筑工程施工所用施工材料类型多,市场上供货商提供的材料质量差异性较大,因此,施工单位采购施工材料时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尤其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供货商产品口碑、性能、价格等状况,在满足预算的基础上,与知名供货商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检查。施工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前,做好施工材料各项检查必不可少,一方面,认真检查运至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如钢筋、水泥、构件等的出厂合格证书、出厂证明等各项资料是否齐全。另一方面,认真核对施工材料各项参数,如对钢筋而言,应认真核对钢筋直径规格、长度、类型等内容,确保各项参数准确无误。
为此,我管理的项目中均启用材料看样定版方案和建筑材料入场管理办法,所有用于项目的材料均进行看样定版过程,组织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第三方造价造价咨询单位对材料进行挑选,特别是外观性的材料,均需要多次多方面了解,甚至组织各参建单位到厂家考察,争取挑选最具性价比的材料。建筑材料入场方面,在看样定版工作完成,将样板存放在样板间封存,材料进场时均通过可视化控制,通过监理微信群,将需进场的材料的合格证与供货证明,一一拍照存档,并发上微信群给所有参建单位核对,做到滴水不漏。对于新施工工艺,我负责管理的花都区公安技术用房及训练基地(一期)项目中地下室墙体外侧做法因墙体很高,导致找平层抹灰施工时掉落。经召开专题会议,通过改善施工做法,考虑结构层很平整,取消了找平层抹灰砂浆,从而节省了施工时间和资金。
(三)加强施工设备管理的质量控制。在选用机械设备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性能以及建筑工程的结构和现场施工环境等。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够合理科学的选择机械设备。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监管人要时刻督促施工团队按照签订的合同进行施工,按照工程实施的计划进行设备进场,并且在进场之前对购入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和认定,确保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与投标文件中提到的一致。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陈旧仪器时,现场负责人员应提前对仪器的已使用时间、检修日志、检修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所有部分均达到规定要求后再允许仪器进场,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和施工效率。
(四)强化人员控制及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工作,认真抓好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在施工前,一定要将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责任进行细致地划分,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做好管理工作,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更扎实,从而能够很好地完成管理任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调动是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平时注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施工过程对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严格的执行,对于那些由于个人原因而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的,要进行严厉处罚。总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要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五)不断提高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监管服务水平。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质量工程监督专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监督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服务意识。对存在影响各项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相关因素的也应严格加以控制,严格监督审查和定期验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道施工工序,均采用类似日本施工单位的管理办法,在每到工序完成后均需要施工人员自检,监理复检,业主代表在检,完成后均需签字确认,拍照发至管理微信群,虽然手续繁琐,但能保证各工序的完整性。验收工作合格后,且完全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才能够顺利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特别是还要突别注意要对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管,重点是要做好质量控制点位的检查,如梁柱子间的焊接和连接头的固定位置、箍筋点和加密焊接区域的绑扎等,另外还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我国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建筑基础隐蔽结构以及建筑主体隐蔽结构工程进行验收审查和后期验收,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后期整体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工程产品质量,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不断扩大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品牌信誉的一条根本途径。因此,所有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要始终以"质量第一"为基本原则,对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的每一个潜在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都要认真细致地对待。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施工前期质量监管工作,严格地把控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邹宇.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0+294.
[2]彭博.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42):153.
[3]范志毅.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1):44+58.
[4]尹兵杰.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
[5]白钢.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
[6]秦芳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