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杨志磊
[导读] 本文基于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展开论述。
        摘要:我国经济持续性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进程,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具有开挖断面、隧道长、埋深大等特点,加上穿越区域的地址构造各不相同,并且受到自然环境、勘查科技手段、安全观念以及经济投入等多方面制约,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坍塌事故屡见不鲜,给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考验。所以,当今如何降低塌方事件的出现已经成为了隧道工程的施工重点。本文基于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施工隧道坍塌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有很多,采用科学的创新方式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监控,保障隧道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具体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因素与施工因素,从施工与自然环境两方面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保障隧道的安全,避免隧道出现坍塌。
1隧道坍塌因素
        (1)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区域内地质结构改变,横穿岩层断裂带和破裂带。表面岩层发育纵横,小褶皱频发,岩层释放出来的能量会破坏周围岩石的稳定度从而导致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另外,隧道常常横穿结构散乱的岩层,其构造之间粘结力低,经受的负荷值和抵抗震动能力低,也可能致使隧道坍塌。(2)地形因素,隧道项目的选址通常会遇上一些不利的地段,例如地表覆盖层薄、隧道上方的地表水源以及隧道顶部重载道路等,这些也会诱发隧道崩塌事故的发生。(3)地下水作用,岩层中水的侵蚀、浸泡和溶解、季节性雨水的渗入,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会减小隧道的岩层硬度值以及隧道构造表层的抗剪切强度。另外,隧道工程施工中有可能会碰上暗河等,地下水挟带沙土冲进隧道内,造成隧道表层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导致隧道发生塌陷事故。(4)施工原因,地铁隧道采用矿山法进行挖掘时,因个别施工单位施工作业水平比较低,从而影响隧道的安全,导致隧道坍塌的出现。地铁隧道施工单位的作业水平直接影响隧道施工质量,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按照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作业,则会影响工程架构的稳定性,因而造成隧道坍塌出现。特别是在隧道围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围岩进行机械化操作,出现的震动会扰乱围岩结构,对隧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进而导致隧道坍塌。
2安全施工方案制定
        1)消除施工准备期间工料机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配置问题;安全应急材料准备不充分问题;安全器械到场和配套等情况。2)综合分析施工区域已明确的地质情况,判断施工中实际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3)深入现场分析,采取超前钻探等技术手段,掌握前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根据所得实际数据,相关人员集中力量,形成最安全可行的隧道进尺方案。项目部进场初期便建立了安全管理三级体系和两级施工领导小组,并根据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组建了多个相关专业部门,明确职责划分,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根据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关的安全应急预案,安全施工方案主要是在《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基础上对李家寨隧道的具体安全管控予以有针对性的细化,以具体方案和数据进行施工,来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据可查,为隧道施作的顺利开展创建了良好保障体系。
3加强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控制
        桥梁隧道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重点从施工现场入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提升最终施工质量水平的一个核心要点。具体到桥梁隧道工程现场质量控制来说,主要就是要围绕相应的施工进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监管,尤其是对各类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更需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比如对于施工技术操作中所运用的各类施工材料,应该做到更好的监督控制,如此才能够提升最终施工质量。

此外,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也应引起高度的控制并加强把关。
4施工阶段地质灾害安全管理对策
        地铁隧道项目施工时,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安全教育为辅、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对项目施工进行管理。在项目的设计准备阶段,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治方案,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处理措施。针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充分发挥遥感图像地质解译、钻探以及地质调绘等先进勘测方法的作用,提高勘查精度,确定符合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法和参数,科学地规划施工周期,避免因为忽视地质灾害危险导致工期延误。另外,施工时加强管理,规范施工人员施工行为,落实具体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具体的流程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定时培训、加强宣导,帮助施工人员清晰地认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这些危险会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施工人员的侥幸心理,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以进一步保证地铁隧道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5科学搭建隧道内部脚手架
        在搭建隧道工程脚手架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编制所有与施工方案相关的资料,确保脚手架悬挑梁平面定位图、侧面示意图和各种参数的精确度,准确核算悬挑梁和锚固件的受力指数,然后,将所有资料提交给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审批。其次,在选用和组装悬挑架结构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将脚手架一端的荷载统一转移到底部形成刚性框架,对于悬挑架,必须选用型钢材料制作而成的,与此同时,应结合悬挑架的荷载参数以及悬挑的具体长度进行精挑细选,切忌选用脚手架钢管充当主挑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槽钢作挑梁时必须做好防侧弯工作。再次,在组织悬挑梁时,必须将其平整搁支于梁板面之上进行锚固。同时,要注意将悬挑脚手架的立杆底部安置在非常牢固的区域,并加以固定,以此避免底部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在悬挑梁外端设置钢丝绳的过程中,需要对丝绳进行反拉,要将反拉钢丝绳和悬挑梁的夹角控制在60°以上,而且,反拉钢丝绳的过程中,必须和周边隧道结构进行锚固,避免脚手架松动。同时,要注意将脚手架底层的步距控制在2m以内,而且,必须将立杆和连墙件以及隧道工程进行稳固连接,根据标准要求控制连墙件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所设置的脚手板层数不能大于施工方案所设计的层数,要铺满脚手板并进行绑扎牢固,避免出现探头板,同时要科学设置≥180mm的挡脚板,为作业层加设好防护栏杆。
结束语
        众所周知,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此外,由于工程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具体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的安全性,这一点也符合当前我国隧道工程施工的现状。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阻碍了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今后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监控和管理也就成为了隧道工程项目负责人员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捷,曾国伟,胡国忠,金新进,刘伟.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隧道坍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9):237-240.
[2]孙景来.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就广东佛山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隧道坍塌重大事故和湖北黄石“2·10”重大交通事故发出警示通报[J].中国应急管理,2018(02):21-22.
[4].对3起隧道坍塌事故救援处置工作的分析[J].现代职业安全,2014(12):26-29.
[5]龚美,黄晓燕.遵毕高速尖山岩溶隧道坍塌数值模拟与施工控制[J].公路工程,2013,38(03):42-4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