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近些年来势头迅猛,相对于传统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具有更低的工程成本,更高的投资效益,而且在设计与施工进度上,也能够实现深度交叉,成为被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模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探讨其在设计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点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设计管理
引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传统模式中线性的运行程序,受业主委托,对于工程从设计到试运行的全过程承包(也存在若干阶段单独承包)的一种模式。自我国开始倡议并落地推行“一带一路”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理念和实际应用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一、对于设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分析
对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设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即优化设计、交互设计、精细设计以及质量设计。
(一)优化设计
相对于传统模式下不同施工内容由不同承包商承担,按顺序进行施工来说, 对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而言,从设计承担到材料采购再到施工任务的有序交叉进行均由总承包商承担,业务本身参与管理项目的深度浅且承担风险小,总承包商工作量大且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风险,因此,从设计阶段,就需要多方案比较,通过最优选择,来为后面工程的材料采购、施工等工序奠定良好基础。所以通常来说,设计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核心,占据成本收入的将近七成左右。
优化设计本身是对于设计方案的多方选择,通过最优选来达到优化目的,而具体到实际中,则围绕实际作业环境与作业需求,进行灵活变动。以某工程施工为例,在进行地下室底板设计时,首先采取的方案是底板上覆土的方案,借助此方案,可以减少抗拔桩,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基于各种原因,导致后期覆土回填作业无法实施,且根据原设计,底层层高也不允许机械作业,如果采用人工作业,那么不仅原设计中的设计存在瑕疵,相应的成本也会提升,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围绕该问题,灵活转换思路,对于设计思路进行优化,与设计相互协商沟通,将原有的设计改为倒无梁楼盖地板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了对于原有设计不足的弥补,同时对于成本与工程施工工期都有了较大的缩减,这本身就是基于优化设计,而获取到的最优方案[1]。
(二)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实际上主要体现在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当中,对于传统模式而言,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与控制难度,工程需要建立在已经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再开展后续工作,这就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存在可操作性不强或与操作难度过大的情况,设计图稿就需要修改,而工期也会因此停顿不前,整个工期将被延长,既耗费时间,又耗费成本。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工作到施工均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并完成,而根据实际建筑需求与对于专业性的特殊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引入专业分包完成同步设计,设计与施工之间能够较好的展开协商与沟通,在设计阶段就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避免了后期出现成本与时间的过度浪费。同时,建立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能够实现合理分配资源,调控管理相关的参与企业,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设计落地实施。
(三)精细设计
精细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与施工的融合上,区别于传统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更为精细化,一方面,在设计阶段,除了相关的专业设计管理人员来,与之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也会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就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无法落地实施或难度系数极大、成本消耗、耗材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与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差异化的补平来实现实际会在后期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节约开支与成本的目的[2]。
(四)质量设计
质量设计实际上就是对于设计图纸的质量把控,尤其是对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而言,设计占据了成本七成左右,设计的严谨能够为后续其他工序的开展提供极其有力的保障,而不严谨的设计或不完整的设计则可能直接导致工程的延误或成本激增,因此,对于设计图纸的质量把控是设计管理工作中除设计以外最为关键且必须开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加强设计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上文中对于设计管理中工作重点的分析,在强化设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的策略分析上,就需要围绕本身的工作重点来开展,具体同样从四个方面完成阐述。
(一)加大管控力度
加大管控力度需要总承包商的全方面负责与完成。相对于传统模式下业主自行管理或委托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行为,业主参与项目的程度较深,也恰恰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业主本身是与承包商之间实现风险共同承担,根据实际情况承担不同类型造成的风险[3]。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风险主要是由承包商一力承担,业主本身对负责对于项目预期、设计要求及标准进行预设分析。
因此,加大管控力度,首先就需要总承包商在业主层面获取足够的信任关系,通过与业主的定期意见交互,将内容进行整体呈现,以判断是否达标,而在分包的基础上,则需要明确总包与分包之间,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将其明确划分,形成合同管理,确保总包与分包之间有着权责分明的法律约束,从而促使两者为了工程而搭建牢固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提升设计效率
基于实际的施工步骤来看,对于分包而言,与总包之间是直接的合作关系,而各个分包之间,是共同责任体,共同对于工程质量、工期等承担责任与风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相互推诿、工作冲突、对接工作不清晰等情况影响设计效率,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对接接口,通过对接接口实现对于各个分包之间的管控,总包通过调配资源与意见反馈,综合提升设计效率。
(三)合理设计周期
不管是传统模式还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按时完成工程内容,按需完成工程质量,按工期交付工程项目是基本。而为确保能够将基本落实,就需要合理制定设计周期,并围绕设计周期健全计划体系,设计周期的设计整体除了设计本身外,还包括成本、建设的相关内容,为全面落实,则需要将这些内容逐一落实到不同的时间节点,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对于对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充分合理安排,从而确保周期合理,设计效率提升。
(四)完善审图机制
在上文中反复强调,设计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核心与重点,因此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显得极为必要与重要,围绕影响图纸的设计质量,探讨相对应的审图机制的完善。
审图机制的完善要从影响图纸设计质量的要素着手分析,其一是合同制约,合同对于图纸设计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图纸设计要始终围绕合同开展,建立在合同上进行落实;其二是设计团队的管理,在对设计团队进行管理时,要明确设计图纸的重要意义,并划分为三级校审,逐级审批分析图纸质量;其三是管理团队,图纸的质量把控除了专业设计人员的参与,还要有施工人员的参与,提出对应的修改意见,但要进行一定把控,避免过度干预带来的反作用;其四是在实际施工中,对于细节的把控,在尽量减少改动的情况下,围绕细节做出优化[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整体与国际承包模式的具体形式相接轨,极具发展潜力,且对于推动国家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现阶段而言,其更适应于大型工程项目,国内也缺乏更加完备的管理经验,因此对其继续实践和深入研究,深入探索中国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接下来EPC模式在国内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武顺有.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05):145-146.
[2] 方宏华.浅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J].居业,2019(01):174-175.
[3] 宋杰.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某电力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01):240-241.
[4] 路同.浅谈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优化和变更[J].居舍,2018(0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