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建筑企业,有必要进行建筑成本控制,以使建筑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管理问题。其中,成本控制是管理的重点。财务预算管理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建筑业成本。本文首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建筑成本控制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筑成本控制中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建筑成本控制;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引言
财务预算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所开展的相关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其主要具有全员参与性、全面化等基本特点,这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成本管理上正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的引入恰好能有效应对这一严峻的局面,促进我国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
1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特征分析
我国建筑市场非常繁荣,这一繁荣体现在许多建筑企业和大型、有实力的建筑企业不断涌现。许多企业家从房产行业中受益匪浅,并主动将企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其转移。该领域的业务正在扩展。但是,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单一,并且仅专注于房地产,这导致其工作范围非常有限。建筑业的特点是: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是多极化的,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在许多层面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主要是二级组织机构、三级组织机构、二三混合的组织机构和集团式机构。各个组织的分层使建筑企业的企业预算管理受到影响。建筑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矩阵。项目管理方面,职工应该对双重领导负责。我国建筑业具有多种类型的组织形式,但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一个方面。我国建筑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经济强大的实力相比,私营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因此,企业的财务利润非常有限,很难推动市场的发展。建筑业的经营类型包括房地产建筑、土木工程和室内设计,相对较为狭窄,目前的工程预算和成本尚未得到充分了解。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往许多方面发展。许多建筑企业意识到相对简单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方向的问题,因此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利润,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其他行业拓展,以便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2.1预算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从经济法角度进行分析可知,作为企业运行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经济行为,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全面预算,从此角度出发严格地管理与控制企业中所开展的所有的经济活动。但是,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其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许多企业的负责人还没有掌握完善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如此一来,也就会造成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预算管控体系,存在许多的漏洞,无法有效地管理与控制企业的销售以及生产等相关的体系。不仅如此,因为没有对预算管理给予科学的认识,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设置科学的组织架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大多数的预算岗位往往都是通过其他部门进行抽调,其中存在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造成预算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2.2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与保障
产业竞争与发展形式的复杂表现,在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与改革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市场风险与企业内部需求发生了转变,对预算财务机制进行优化与调整势在必行。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尽管部分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全面预算财务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但对配套监督与保证制度的改革进程却相对滞后,监管机制覆盖不全面。与此同时,预算规划的推行缺乏有效的保障基础,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不配套,也是影响预算规划全面推行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广发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人才引进工作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效益管理目标的实现。
3提升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3.1严格将项目成本预测工作落到实处,编制科学可行的成本管控方案
首先,应当按照对应的施工图纸,结合其施工工艺技术的特点以及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施工预算方案的编制。其次,应当结合施工预算工作,对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单价等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评估各类成本目标计划,可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工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择优选择,从而制定出最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项目成本管控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可安排相关人员开展成本管控工作,充分发挥出企业战略成本管控的优势,把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避免行为的盲目性,提升企业的财务预见能力,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与保障机制
预算规划的实行不仅需要科学的对预算方案进行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同时,还需要通过过程监管与制度保障,对预算规划的实行情况进行控制与调节。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全过程财务预算监管平台,创新融合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全过程的财务监管机制,对预算任务的完成情况、指标量化分析结果、部门财务资源利用情况等进行动态监管,提升预算规划的可执行性;另一方面,应对配套的管理与保障机制进行调整。对于预算的控制,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预算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了解。拓展各部门交流、沟通渠道,加强部门间的沟通,推进预算任务的协同进行,为现代预算机制的改革奠定基础。
3.3全面、多角度进行财务预算分析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预算分析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关于费用预算这块,在执行进程中必须在深入剖析,不能只分析到表面情况,而被深层次的情况所遮盖,要对应每一项工作的不足之处落实到最小层的部门和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的最小层部门和个人对属于自己的预算执行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对后续预算方案或者是指标的调整也是大有裨益的;其次,是需要将本公司本年产生的净利润、营业收入、费用等指标与同年的同指标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通过比较方能看到企业存在的不足与长处,这样企业的管理者才能宏观的把握企业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当然,涉及的部门必须是要覆盖全公司的,不能只涉及到公司的财务部,要公司的每个个体都参与进行,这样才能减少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预算、执行情况也是更为有效的;最后,执行者要深入剖析预算、执行产生的差距,从多角度、多途径找出差异导致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预算方案,并提出解决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建筑企业就需要增强自身的实力,能够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完成对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企业要积极地树立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能够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预算规划,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地提升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得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才能够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小龙.集团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4).
[2]赵溯.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解决措施分析[J].纳税,2017(15).
[3]陈领章.论财务预算管理在公路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8).
[4]祁新年.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No.569(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