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CRH6型城际动车组转向架组装生产要求,在对该型转向架进行工艺解析后,结合现有厂房设备情况,进行了工艺布局设计。本次工艺布局采用了创新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
关键字:CRH6 转向架总组装 工艺布局
2013年广东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从中车四方、中车浦镇引入技术进行CRH6型城际动车组转向架总组成生产。该型转向架在四方工厂CRH2型转向架平台上进行更改得来,为新型高速动车转向架,制造过程较为复杂。为了便于生产,提升效率,保证质量,在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解剖后,结合现有厂房设备情况,进行了组装方案及布局方式的创新,达到可靠,经济,实用的目的。
1、CRH6型转向架技术参数
CRH6型城际动车组转向架为转臂式轻量化无摇枕高速转向架(见附图一),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2、生产工艺流程
CRH6型城际动车组转向架的总组装工艺流程(附图二)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小件组装,挂件组装,落轮组装及实验。小件预组装指各类散件在总组装之前的预组装,包括轴箱弹簧预组,牵引拉杆预组,电机连接轴压装。挂件组装指将各类组成件安装到构架上,主要包括各类管路的安装,制动夹钳,抗侧滚扭杆等部件的组装。转向架落轮及实验,是将组装好的构架与轮对进行配合组成,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及调整,这其中涉及到落轮,调整,配线,静载实验,制动实验等工序。
附图二、生产工艺流程
3、布局设计
3.1、总体布局
根据规划要求,转向架组装线需要实现新造400辆/年能力,生产品种除了CRH6型城际组动车转向架还要兼顾B型地铁转向架组装生产。厂房已有设施(见附图三)方面,已建成厂房长84m,宽24m,面积2016㎡,内部设置两条标准轨道与外部跑盘相连接,厂房内部设有10T天车一部。
附图三、厂房情况
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CRH6型转向架组装工艺流程,转向架组装整体工艺布局设计采用U型流水线布局(见附图四)。将转向架组装生产划分为小件组装、挂件组装、落轮及调整等6个生产区域,并在其中设置若干部件缓存区域。各生产区域按照工艺制造顺序,沿中间物流通道组成一条U型流水生产线,产品依次通过生产区域完成整个生产制造过程。
该布局将厂房划分为若干独立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形成模块,易于现场的定制化管理。各独立单元通过轨道及天车实现产品流转,便于单件流,节拍化生产的实施,与公司产品品种少、批量大的生产特点相匹配。流水化布局的使用,减少交叉干扰,保证了整体工艺流程的流畅性。为了提高生产的调节性,降低因为单个产品不良造成整条生产线停滞的情况发生,在生产线中设有四个缓存区域,增加生产调节的柔性。在整条生产线的工装设备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兼容性,便于将来快速换模,适应多品种生产。
附图四、转向架组装整体工艺布局
3.2、小件组装区布局
由于小件组装,品种多,产量小,不适宜进行流水化生产。因此对其采用工艺导向布局,按照生产工艺进行划分,分为选配,压装,粘接三大区域。其中除压装区域由于涉及到设备安装基础为固定区域外,其他区域均可以按照生产品种及产量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在区域上部设有三部框式吊车,便于物件搬运,上下设备。各类小件在此区域完成组成后,通过厂房内部物流送至挂件组装区和落轮及调整区。
附图五、小件组装区布局
3.3、挂件组装区布局
挂件组装区采用流水化作业。地面铺设标准轨道一条,构架到达挂件区域后,用天车将构架安放在假台车上,通过推动假台车运动实现产品流转。流水线中部设有翻转变位器一台,用于构架组装过程中的正反位翻转。流水线上部设有5部框式吊车,用于吊挂作业。整条挂件组装流水线小车数量可以根据生产节拍,进行调节。当流水线满负荷生产时,全线分为5个工作台位,每2小时流转一次,满足400辆/年的生产要求。流水线上的假台车及翻转变位器与构架部分的接口均为插接式,可以进行接口快速更换,满足将来新品种转向架的生产,实现多品种的共线生产要求。
附图六、挂件组装区布局
3.4、落轮及实验布局
落轮及实验区域也按照流水作业方式进行布置分为落轮及调整区,配线工作区,静载及实验区,转向架交验区四个区域。整个区域地面设有轨道,组装好的转向架通过轨道进行区域流转。在全线满负荷运转时,与挂件区生产产能相匹配,2小时流转一次。其中落轮及调整区采用新型落轮调整平台,平台具有液压举升功能,将构架轮对落成、构架轮对调整这两个工序整合在一起。平台与支撑座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后期多品种生产时进行调整。由于转向架配线过程有放置时间要求,因此在配线工作区采用双台位平行设计。静载及实验区设有静载试验台与制动试验机各一台,负责对转向架进行加载、气密、动作及尺寸测量等试验。
附图七、落轮及实验布局
4.结束语
采用该布局的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到生产中。通过实际运用,我们发现该布局较好的满足了公司现阶段需求,有利于员工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产品品质。其不足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繁琐,难以实现准时化。因此后期我们将配置标准化物流配套箱,建立储运一体化的物流,同时与公司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衔接,实现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刘志明;李强;缪龙秀;;CRH2动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