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影响着电子通信工程的运行性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想要确保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设计接地方式,以免出现问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十分广泛的运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已经成为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没有它的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工作都无法正常运行。电子信息通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接地设备的接地方式对于设备日常的运行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许多设备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出现故障问题,所以这就要求电子信息通讯设备需要具备抗干扰的能力。
1.抗干扰接地介绍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接地方式对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因地线只有在没有电压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处于安全状态,所以在进行实际运行时,信号源就需要通过地线进行回流,以此使地线因阻抗而产生电位差异,但如果接地方式存在问题的话,就有可能会使地线产生电位差,导致电路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在运行时,就需要采取一些抗干扰接地措施,使地线为等电位,从而保障整个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现状
2.1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应用原理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一部分接地设备对于整个工程设备整理的日常运行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接地设备对于保证设备本身的有效运行以及提升整体设备运行的安全系数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的主要体现便在于电子信息通信的信号和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来自于设备内部也可能来自外界,接地设计的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干扰,提升设备抗干扰的能力,确保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安全、可靠和正常运转。接地设备之所以能够抗干扰主要原因便在于,电子设备在运转的时候,地线处于电位值,那么整个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系统和线路的内部此时是不存在电压的,所以说,这个时刻的设备和线路中不存在电流,整个设备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从而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但是,在实施的工程建设操作实践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的接地方式与接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却有着很多的缺陷,这很容易造成点位数值出现差异,没有处于稳定的均等状态,造成通信不畅。
2.2接地的概述
接地在电子信息通信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说明,在进行日常的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调配时,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工作人员就后悔对接地的设备进行调试,通过改变接地的位置或改变连接方式来排除干扰因素,所以要想改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的干扰,改善通信设备的整个运行环境,只需要改变连接地线的接点或者改善连接方式就可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人们会发现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底线内部并没有电压存在,也不存在电流,只有在电子设备的信号回流的时候才会经过地线这个地方,这就表明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信号信息的传递是符合人们的预期目标的,这种情况下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设备是非常安全稳定的,地线在这一阶段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可以说,地线是一个提供了较低水平阻抗的电路路径,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地线在整个接地设备和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当前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接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常使用的电力能源一般是220伏的,这是整个电力系统保持稳定和安全的最适合电压。
电力网络系统的额定电压值也一般设置为220伏,这个额定电压值在通信工程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运行中也是普遍使用的。因为在这个电压的设置模式下,不仅可以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性和持续性,而且可以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实现各种型号设备的具体功能作用。而且要实现通信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和各个区域间广泛展开通信设施,也需要这个相同的额定电压设置。当我们在使用电路时,由于电路设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比如出现设备漏电,跑电等安全风险这些受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以及系统本身的缺陷,故障等不良影响的状况。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该设备在接地设置上存在缺陷,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设置接地。这样,当设备出现漏电,跑电状况时,人一旦接触该设备,便会与通电设备及地面间形成一个通路装置,当通路中流经电流较大时,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的电路安全事故。因此,在通电装置中,设置一个完备的接地装置极其重要。无论对人员的安全还是设备的完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在当前的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设置好接地系统,解决好电力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
3.1对地线自身的阻抗进行降低
在设备抗干扰接地技术中,地线自身的阻抗力会对抗干扰性能的产生较大影响。即地线自身的阻抗会使地线各个点位形成电位差,导致电路运行出现问题。因此,想要保证电路运行正常,就需要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因地线阻抗包含电阻和电感两个部分,所以在降低地线的阻抗时,需对电阻和电感这两部分进行区分,同时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降低。其中,在高频电路中,电感是地线阻抗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电线越长,电感产生的阻抗就会越大,所以在高频电路系统中,可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缩短导线的长度,使系统中各个接地点都能通过地线与邻近接地面相连接,还有尽可能采用铜片地线,以降低电感值的方式来减小地线自身的阻抗,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导线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在低频电路中,电阻是影响地线阻抗的主要因素,而且电阻越大,地线的阻抗就会越大,而通过计算公式R=S/A可得出,在线路长度和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降低电阻,所以在低频电路系统中,可通过增加导线的横截面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
3.2对地环路的干扰进行降低
虽然多点接地方式能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使整个工程的抗干扰水平得到提升,但这种方法会衍生出地环路的同时电流通过电容还会形成接地回路,导致电阻通信工程设备受到严重干扰,设备运行受到一定影响。还有受地环路电磁感应影响,当磁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出现电磁不兼容现象。因此,想要降低地环路的干扰,可通过光电耦合器和共模扼流圈装置来抑制或切断电流的方法来降低地环路干扰的出现;在低频电流中,可采取平衡电路法来降低地环路对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干扰;在多点连接时,需对地线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控制,以此避免多地环路的出现;还有通过隔离信号源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使地环路结构得到消除的同时还能避免不相等电势的出现,从而使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加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结语
想要提高整个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使用效果,就需要对接地方式进行有效设计,确保通信设备的工作质量,从而使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1]冉明华.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J].科学与财富,2019,(4):32.
[2]蒋冬升.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法[J].信息通信,2016(6):200-201.
[3]江瑞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2015(1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