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田文龙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9期   作者: 田文龙 王勇
[导读]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快速,装配式建筑的遍地开花,代表着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走向。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快速,装配式建筑的遍地开花,代表着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走向。而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要求我们对于工程管理方案也做出相关的调整与变革。事实上,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早已经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要。想要让建筑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和公众安全,就要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案进行必要的改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和建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已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现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普及率正断上升,但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却存在着滞后的地方。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案上面,很多地方是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要的。在施工设计、建筑施工等方面都亟待改进。
        1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基本需求
        ①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中,策划决策是出发点。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针对于这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目标和方式的具体规定。不同地区在执行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弹性。所以,这个环节的基本需求为:形成根本性管控意识;从系统性角度策划项目。②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装配式建筑项目应该采用总承包的模式,这样能体现出科学性,突出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征。当前,这种承包模式已经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对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资质的要求也得到提高。所以,在这个环节,基本需求为落实总承包模式,使得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与系统化要求得到满足。③在规划设计环节,需要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的计划方案。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与效率,就应该强调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当前我国在这项工作方面的经验较为不足,所以,全过程管理的基本需求是组织专家团队,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论证。④建筑项目得到有效建设的核心是施工环节对项目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我国属于初期阶段,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需要得到优化,特别是有效控制施工环节的质量。所以,在施工环节,基本需求为以预制部件生产作为起点,到装配中的过程应该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1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是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六个环节:设计方案、初步设计、设计评审、概算审计、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审查,其中,需要管理部门给予重视的是设计审查、概算审计等各项工作,也就是对比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内容与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从其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设计规划提供保障。在对方案进行设计阶段,应该了解设计方法与内容,从而详细说明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建筑面积、装配率以及结构类型。在初步设计环节,应该随时联系预制部件生产单位,允许其从开始介入,使其与设计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在设计评审环节,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在概算设计环节,以建筑工程的消耗定额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准确概算审计。在图纸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应该对图纸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尽的说明,并召开相关的会议针对图纸的内容进行讨论。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查工作时,以国家与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应该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中所罗列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了解其是否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2.2加强对管理条目的分析
        应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持续改善其管理效果。首先,分析管理条目,不断明确所需要管理的内容,借此开展很好的管理。建议在其中引入拓扑学方法,不断地拆分和罗列管理内容,然后再引入权重系数方法,明确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此为基础组织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划分,直到把所有的管理条目不断划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和常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不同,常规的诸如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等不需要予以过多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明确管理重点,引入专家反馈法,向设计、监理、现场管理人员等提供管理的内容,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强化各个管理项目的内容,优化管理措施,强化检查力度,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2.3明确智能化管理目标
        企业要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完善项目经理以及项目责任制度。只有重视智能化管理,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推行完善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度,才能够对项目进行过程当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有效的划分。一方面,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业主项目部要做到放权,由整个项目经理一手来对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业主项目部也要配合完善的考核制度,使经理的实际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与配合,确保项目经理可以对整个项目负责,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招聘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经理人员,考核其专业资质以及经营的实际效果,促进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2.4不断地加强政策上面的完善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找准的突破口:一方面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机制。首先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来将法律法规进行对照,看看还有哪些条文是与之不匹配的。然后再根据完善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配套的监管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监管机制的过程中,都不要盲目照搬国外的经验,而是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进行。另一方面,对有关工程技术的规范进行完善。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机制的建立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对于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进行完善。事实证明,在政策上面的全面支持,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取得全面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
        2.5强调新时代工匠精神
        建筑工程企业要始终强调工匠精神,例如,在不影响安全作业的情况下开展技能活动大比拼;鼓励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余学习智能化的技术;并且在团队内部树立一个学习智能化技术的楷模,让这个先进工人去开展自己的心得宣讲,在全体员工的范围内掀起学习智能化工匠精神的热潮,从而让业主满意,让国家放心,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建筑工程项目。企业要将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对施工进度项目质量做好全局把控,充分结合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特点,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自动化运行管理机制,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使所有员工可以本着工匠精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2.6交付使用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点来看,在项目工程交付环节,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严格化的竣工验收制度体系,配合分段验收,与施工定期验收编制的验收方案进行结合,建立完整化的制度体系,并将其上报给质量监督管理单位。由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队伍从深入化的角度到项目实施地开展验收工作。了解装配式建筑项目约束性政策的实际情况、落实建筑项目所占面积的比例以及建设任务的执行工作和完成情况,从而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与统筹计划。
        结语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处于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的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施工技术。但是,它由于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不少方面还发展地并不理想。所以我们需要对此不断进行学习和转化,早日取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丁涛,袁明省.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业,2019(10):141+143.
        [2]王棋杭.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9(05):111-112.
        [3]孙晖.基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