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必须要保证质量,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出行等多方面的安全。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并且覆盖多个环节。比如,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序、环境等因素,涵盖了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我们必须结合设计、施工过程的相关因素来抓住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1导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市政道路工程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而这项关系民生的项目也需要不断提高质量标准要求。在新时代技术发展的今天,施工质量的控制也需要不断创新改善,只有向前推动方可持续发展。
2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以及难点
第一,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一直作为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会备受关注。而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必须明确道路施工难点并逐步解决。市政工程通常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而出现,也正因如此,相对于其他建设工程,其工期紧、工程量大且结构更加复杂,由于地下管网的存在以及行人的干扰,市政道路建设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与一般的房屋建设项目不同,市政道路建设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第二,施工周期短。由于这些市政工程都是政府投资项目,相对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其规模往往较大。为了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进行施工时也会严格要求施工周期。这也导致相关的施工单位施工压力较大,为了顺利在要求期内完成施工,会加快施工的进度,由于施工紧张且任务繁重,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第三,追求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对于施工结构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出现路基结构不稳定带来的变形及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的地质及环境情况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施工过程大多是在城市内部进行,也往往面对诸如道路车流及旧房拆迁等问题,施工范围也被大大压缩,这使得施工也变得更为不便。
3干扰市政道路建设的几点原因
3.1设计方案不完善
在市政施工建设中设计方案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施工工期的不确定性和地下地质情况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方案设计人员无法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和施工细节,施工设计方案与现场施工情况不能完全吻合,若工程施工按照不完善的设计方案开展,会给后期施工以及工程维护工作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损失与隐患。
3.2监管力度不足
在施工单位管理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用以规范现场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成本,同时也能确保施工中信息层层传递有条不紊,避免工程遗留安全隐患。然而,我国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不够重视监管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建筑单位过于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在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空缺,久而久之,造成资源浪费、违规操作等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市政道路的服务质量,使人们车辆的安全出行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
3.3人员水平不一
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来源范围比较广,综合素质水平偏低,部分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也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建设的整体施工进程。与此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只是一味地压缩施工成本,大量招收达不到建筑施工水平的廉价劳动力,忽视其施工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施工中存在很多违规操作,直接降低了工程质量,给后期的施工维护工作增加了负担,也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4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4.1完善施工现场管理
4.1.1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的合理管理会加快道路施工进度,也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在管理时应符合三点:首先,对每段施工道路的安全隐患处进行施工监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执行,保证道路质量;最后,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完成工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履行验收手续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1.2重视地下老管线的保护
城市的配电线路、给水管道等多数藏在路面下,在开展道路施工时,应配合当地供电供水部门对地下线路进行统计交底,及时断电、断水,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避免国家出现经济损失。
4.1.3做好排水工作
道路施工前,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路基积水是道路施工质量最大的影响要素。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前,需记录区域日常排水量,同时,在施工道路两侧挖掘临时,及时将施工过程中的降水地地下渗水排除,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4.2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4.2.1施工现场勘察
在设计施工方案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充分了解施工区域情况,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同时,与该区域交管部门确定道路封闭、限流时间等情况。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协调各方,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4.2.2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应首先对施工道路进行了解,根据道路数据,绘制施工图纸,参照图纸设计施工方案。再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研讨,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作业正常进行。
4.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道路质量,因此,应不断加强其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道路工作的高效进展打下基础。首先,道路施工单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各项工作负责人应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结束后向上级反映;最后,施工部门要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并聘请专业人士,为从业人员进行讲解。
4.4重视关键部位的处理
4.4.1路基沉陷
当路基较低,原地基为粘性土层时,应替换原有土质,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回填至原高度;再使用透水性强的材料铺盖在路基上,保证施工时积水有效顺利排出;如遇到原材料质量差的情况,应及时清除原材料,并按施工方案重新铺设;填石路堤的修筑要铺设过渡层,一般采用天然材料进行填补。
4.4.2井口塌陷
井口塌陷以防治为主,在路基修筑完成后,将井口周围的土层挖除,用加固钢筋捆绑,在保证井口标高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填实。如道路施工时出现井口塌陷,应及时填补砌砖,挖出周围土层,并用高标高混凝土回填。
4.4.3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路面,是由于路基土质因温度产生干缩引起的路面开裂。在处理时应先用空气枪清除裂缝灰尘,再用乳化沥青填补,最后用胶化沥青制作路面保护层。因为纵向裂缝的花费、处理难度大,因此,要以防治为主。在道路施工时,应按规定对路基分层填筑,并使用高质量的填筑材料,保证路基强度。
5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是我国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社会的基本运行和长远发展,也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施工单位要对干扰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妥善处理,对施工过程严格把控。在施工前期拟定方案,随时检测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后期及时进行工程维护,才能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兴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52):253-254.
[2]张贵平.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25+128.
[3]吕艳丽.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103-104.
[4]严国磊.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J].居业,2018(11):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