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在山区地带大力修建公路。在山区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公路的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使用寿命都与公路路基排水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现阶段对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进行研究,便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公路的发展。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前言
山区公路建设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地下水富集,如果排水不畅将影响岩土力学性质,对公路造成一定损害.并且山区公路有着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山体开挖后,容易汇集大量坡面雨水,引发更多危害.为此,对各种排水结构科学、合理布置,顺利、有效排出雨水,才能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切实保障公路运营稳定。
1山区公路路基排水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1.1山区地带地理条件
山区公路的建设地带由于地理起势起伏过大,同时山区地形变化多样,因此山区公路的排水设计能否可以完善的施工,直接影响到了山区公路的工程的耐久性。所以在山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对当地的地形和地质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然后来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否会对公路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山区地带地质条件
山区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沿线的地质条件、山区岩石的种类、岩石的分裂程度、岩石的裂隙发育情况等,都是公路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同时对于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施工方还需要对公路排水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性进行强化,再综合的运用排水设备起到更好的排水效果。
1.3山区地带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山区地带的大气降水量,山区公路范围内的主要降水来源是大气降水。同时我国的山区地带属于亚热带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在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平均每年为1200毫升,并且每年的5月到8月份为多雨季。因此施工方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全年降水量,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山区公路的路基路面排水进行设计。
1.4山区地带水文条件
山区地带的水文条件主要是每年由于降水从而产生的地面水对山区路面造成的冲刷和渗透。如果过多的地面水对山区公路路面进行浸泡,那么便会影响到公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甚至还会造成公路发生水毁现象。并且我国的山区地带多呈现砂质页岩、粉砂岩等碎屑岩类,一旦山区地带的岩石发生裂隙,那么由于风化带网状裂隙便会使大量的地下水外渗,从而给山区公路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山区公路排水设计对策
2.1路基排水设计
2.1.1地表排水设计
①边沟与排水沟.可结合使用边沟与排水沟,对于地质坚硬的岩石路段,可进一步优化路基边坡及路侧区域,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如果边沟是蝶形的,则适合应用在降雨量不大的地区,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同时可其上进行植草使之成为生态类边沟从而与生态景观相协调。因为山区降水频繁,在设计边沟出水口时,需要重点把握好边沟间距离.要依据地形、路线及土质情况设计沟底纵坡,尽可能保证其与路线纵坡坡度相一致,可最大限度防范雨水冲刷路面。此外,为加固沟底设施,可采用一些消能设施,并减少拐弯处的弧度,这样能够顺利引水入河,从而使路基保持干燥状态。②截水沟.山区低等级公路排水设施设计中,截水沟是常用的排水设施.如果公路所在区域山体有较大坡度且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截水设施,并结合具体情况将截水沟数量适当增加。对于坡体不够稳定的路段,可以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将环形截水沟设置到滑坡体周围,以提高路基边坡整体稳定性。③在填挖路基过程中,需要对排水沟纵坡合理选择控制,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出水口,陡坡或沟谷地段的排水沟,应避免其出口下游的桥涵、自然河道或农田收到冲刷.多级挖方边坡上需要合理设置急流槽。
2.1.2地下排水设计
因为山区有着复杂的地形及较大坡度,松散层潜水现象较为普遍.为此,在公路设计中,地下排水要按照实际地形情况优化设计,从而使积水尽快排出,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开挖路堑时,由于会将出水层暴露出来,因此要及时降低或拦截地下含水层中的水流,保证其不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性,使路基保持干燥状态。对于有地下水出露的挖方路基及填挖交界路段,当地下水埋藏浅,需要在挖方路基下或填挖交界处设置渗沟,从而对地下水有效拦截。
2.2挡土墙墙背排水
①为保证水能够从泄水孔内排出,可将隔水层设置在挡土墙最低排水孔下方位置,同时也不会使水向挡土墙下方渗入;墙身泄水孔最低一排出水口应高出墙前地面或边沟内设计水位30cm以上..如果挡土墙过高,可依靠在墙上布设泄水孔进行排水,适宜应用方形或者圆形的泄水孔,大小以10×10cm为宜,孔间距以2~3m为宜,上下排交错布置。②挡土墙背面有地下水渗入时,需在后部和底部增加排水层,排水层可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必要时铺设土工织物反滤层防止淤塞,这样可以使挡土墙始终保持干燥。
2.3过水路面排水设计
需按照路线与实际地形条件合理设计过水路面,过水路面整体要具有防水功能.过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将坡面截水墙设置在上、下游坡脚处.过水路面的应用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受河流地下水影响而出现冻胀,引发纵横裂缝;短的过水路面频繁变换纵坡,容易出现颠车等,一般来说,对于跳车问题,通常是与过水路面长度过短或者竖曲线半径不合理有关,为此,在设计中如果能对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可有效避免该问题出现。
在对混合式过水路面修建时,要对冲刷问题提高重视度,注重日常养护,以防止洪水作用对过水路面造成破坏;保证过水路面整洁、平顺,及时清除淤泥杂物;对于过水路面护坡冲刷问题,除了定期修复以外,还应加设柔性护坡,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护效果。
结束语
山区有着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地下水环境,且多降水,低等级公路在排水设计中需要做好勘察工作,采取排水与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以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且完善的排水系统,对排水设施合理运用,使水能够有效、顺畅排出,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鑫.山区公路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交通世界,2018(32):32-33.
[2]龙继伟.贵州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