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 常宁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9期   作者:常宁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增快,电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
        (国网五寨县供电公司  山西五寨  036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增快,电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今在开展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时候,管理工作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很难满足现阶段的社会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配网管理;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创新实践
        引言
        时代的飞快进步,让我们的经济、科技领域都步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作为基础条件支撑的电力产业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日俱增的电力需求量使我国的电力生产运行模式逐渐趋于系统化,其结构也从传统的单一线路转变为如今的电网式,可以这样说,电力产业已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标准化管理概述
        标准化管理属于全新的管理方法,借助这项技术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避免在施工时期产生技术差异问题。在标准化管理时期,需要针对工程建设提出标准化需求,在落实相关需求的时候,能够针对性地对工程建设开展统筹以及协调,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控制。
        2现阶段我国配电网配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设备类型多。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与设备密不可分。而工作人员能否熟悉设备具备的各项功能以及基本操作尤为重要。目前,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设备类型不同,特点不同,每种设备的配置操作方法以及维修方法等都不尽相同。这对工作人员在解决设备问题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设备的正确作用,根据运行经验,了解配网自动化设备的维修步骤,提高供电可靠性。
        2.2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电力系统属于我国重要的保障系统,虽然我国工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不过电力系统的发展却有着较长的时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甚至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发展电力系统,因此我国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时候,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不过由于电网发展建设时间较长,电力工作人员思维过于固定,在进行现代化电网建设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故障问题。
        2.3抢修机制不够成熟
        电力故障在处理的过程中效率的高低是决定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故障的现场,而对于施工的工作人员来说,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故障发生的地方,也需要花时间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使用逐步排查的方式来确定故障的原因,不能高效完成故障检修。其次有些电力人员在检修工作中还会出现兼职现象,值班的制度不完善,在出现故障的时候难以很快达到现场。在抢修机制上的不成熟将会导致故障的抢修出现问题,导致效率低下,难以保证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
        3.1实现终端数据采集和建立全配电网模型
        电网结构的标准化。以供电局设定的规范模式为基础,进行电网结构的标准化设计,按照科学标准进行配电网络的结构制定及调整,通常将配电网络结构划分3层次,对于不符合目标设定的环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10kV电网中的薄弱、转供能力差的结构,优化环网结构,从而改善整体线路的环网率,满足配网自动化先决条件。
        3.2配电网基础数据质量标准化
        横向协调数据管理是结合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实现自动化管理流程的规划,在运行过程中收集数据,让数据在各部门间得到展示,让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消除。

这项工作需要多资源的横向整合,并可以依靠外界资源配合内部技术管理来实现数据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如利用现代沟通手段在工作指导方面提升工作效率,自动化获取实时数据。例如从系统来看,配电网的基础数据服务系统包括静态数据接口、负荷功率数据结构与量测值数据接口等,因而质量检测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接口来获取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基础数据,然后对异常数据进行监测,并生成最终的检测报告,结合算法来获取信息。这样一来可以详细地了解不同层次的数据研究方案,并结合算例验证的结果来判断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
        3.3配电网自动化有效处理技术问题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这一项工程是十分复杂的且综合性较强,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因此想要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网运行管控的正常进行,最重要的是应当及时处理在配电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技术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确保操作电源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4提升配电网数据质量的管理平台
        质量管理平台架构,包括数据资源层、数据质量评价层,数据质量控制层,可视化交互层。该框架有助于发现配电网中的数据质量潜在问题,并提供高效便捷的方法来提高数据质量。数据来源包括用电量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和外部数据等。该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体现在数据质量评价和数据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3.5配电网应急抢修管理平台搭建
        平台技术架构。基于配电网应急抢修管理平台的实时性、跨终端、多部门协同等特点,本文提出了B/S架构的高性能多终端技术体系结构。整个平台从技术层级上分为硬件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软件层。硬件层包括各种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系统软件层包括系统基础软件层和后台服务层,应用软件包括Web端与移动端的管理软件。平台的结构清晰、功能划分明确,能够在横向与纵向上同时反映灾害特点与进程,做到流程规范、实时反馈、精准把控。
        3.6用电信息及故障抢修管理
        根据分布网络模型获得配电网SCADA系统和营销系统模型,分析网络线路、电气设备整体网络拓扑结构以及连接的模式图,确定客户的相关信息、客户类型以及具体数据实时信息,在存在停电等紧急状况时,能够进行全流程管理,及时发布停机维修信息,在确保电力及时恢复后,对受影响客户进行服务,告知客户必要的通知内容,高效进行停电等状况管理,服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换,使客户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7建立电力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模式
        电力故障抢修工作的效率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基础,虽然这两方面乍一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高效的电力故障抢修体系下,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会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最终赢得用户的青睐。电力企业若实现电力故障抢修的可视化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以电力生产抢修平台为基础的标准化运行抢修体系,从而在第一时间对电力故障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电力抢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需要以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为基准,并设立配网抢修指挥平台进行统筹化管理,通过标准化制度建设的方式来切实提升抢修现场作业的标准化管理,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抢修的时间,为电力用户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结束语
        配电网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及时发现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的难点与破解之法[J].农电管理,2019(09):35-36.
        [2]张晓明.配电网标准化抢修的创新与实践[J].农村电工,2019,27(09):41-42.
        [3]张晓明.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4):44-45.
        [4]周曦.配电抢修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和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2.
        [5]李礼兵.提高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的探索[J].低碳世界,2018(02):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