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9期   作者:涂俊华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对电力供应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供电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对电力供应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地区的配电网规划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尤其是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将主要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配电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找准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国家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要求到2020年,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现代农村电网。因此,加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管理,切实提高投资有效性,对于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而配电网项目覆盖面广、工程规模小,建设需求随机性大、不确定因素多,需要精准规划实施和全过程管理,探究一种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对提高投资有效性、及时发挥投资效益、推动配电网工程按期投产、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一、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变电站布点不合理、数量不足。一是110千伏变电站布点不合理。现已经建成的110千伏变电站主要位于各县城周边区域,对偏远乡镇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变电站布点不合理。以贵州省某某县为例,全县共有6个110千伏变电站,其中有4个站离县城的距离均在15公里以内,虽然从变电站的总量上看并不少了,但变电站布点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二是35千伏变电站变电站总量不足,局部区域存在供电卡脖子问题。各乡镇的35千伏变电站总数量较少,35千伏电网网架结构较为薄弱,普遍存在35千伏变电站“单线单变”或者“挂灯笼”的情况,局部地区还存在35千伏主变重过载的问题,导致供电卡脖子现象。以贵州省某县为例,一个35千伏变电站供电范围一般是2-3个乡镇,供电户数在10000-30000户,存在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
        (二)中压配网网架薄弱、结构不合理。一是10千伏中压网架结构不合理。中压配电网的网架发展随意性大,往往是被动跟随用户工程而形成,导致网架结构比较复杂、供电区域相互交叉等问题,普遍存在10千伏主干线缺乏统筹规划、线路供电半径长、分段开关和联络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造成10千伏中压配网线路的联络率、转供率等重要指标偏低,缺乏对上级电网的有效支撑。二是农村地区负荷季节性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农村负荷增长迅速,增长速度远超过预期,由于负荷预测不准确,造成现有配变布点和容量满足不了负荷增长的需要,加之农村负荷季节性较强,导致部分区域季节性低电压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外出务工比例大的农村地区,平时设备轻载、春节期间重载过载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农村地区设备轻载和重载并存问题仍是一大难点。
        (三)配电自动化水平低。一是配电自动化与电网网架衔接不紧密。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未充分考虑电网网架发展的成熟度,造成终端配置的类型、分断设置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状态监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自愈重构的实用化作用。二是配电自动化应用水平低。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未实现信息的融合和共享,对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调度运行支撑力度不够。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低,运行维护人员配备不足,管理经验较为欠缺,大部分供电局仍处于起步阶段。以贵州为例,截止2018年底,中压配电网公用线路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为58.9%,实现故障隔离功能的线路占比53.8%,接入主站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仅为67.8%。
        (四)设备标准化程度低。一是设备型号种类繁杂。由于配电网设备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准入要求不高,配网运行设备种类、生产厂家、型号繁多,尤其是配电自动化和通信设备品类更是繁多。另外,配电网设备执行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各厂家的设计规范和参数选择不统一,设备的通用性差、互换性不高。二是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国内大部分配电网设备制造厂家缺乏核心技术,仍处于仿制和跟随阶段,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大品牌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另外,由于质量监督的缺位,更有部分企业的产品存在铝线代替铜线、废旧硅钢片二次使用、变压器添加废油等质量问题。三是设备选型不满足长远发展。由于配电网规划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配电设备选型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导致设备选型不满足长远发展要求。比如部分环网柜、导线截面、配变等设备的选型配置缺乏前瞻性,设备的一次容量预留不足,未充分考虑二次扩展,导致后期大拆大建。
        二、配电网建设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问题分析
        配电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丰富,范围广泛,配电网规划建设的质量对供电企业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意义。目前,在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投资决策、建设实施等关键环节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电网规划方面。一是目标网架引领作用不足。对负荷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在电网建设过渡期,过分考虑投资经济性、强调投资回报的因素,未有效落实“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成”先进理念,导致规划方案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二是中压配电网规划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很多地区未按典型接线构建网架,导致结构不合理、网架结构不清晰、导线截面不匹配,负荷转供能力不强。如部分城市中心区的10 千伏环网结构尚未完全形成,10 千伏线路分段开关和联络点设置不合理,中压配电网整体效率水平不高,局部地区仍有供电“卡脖子”情况。三是规划基础数据薄弱,缺乏信息化支撑。

电网基础数据薄弱,日常工作中又缺乏对关键数据的有效收集,而在规划修编时,收集数据时间紧、数据多少,导致收集到的基础数据不准确;数据收集、整理以线下填报为主,规划分析仍沿用传统的简单计算、经验分析,缺乏信息系统支撑,各生产、营销等专业系统的数据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二)项目建设实施方面。一是可研与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的脱节问题较为突出。中低压配网项目的可研一般较施工图设计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在开展施工图设计时,线路路径等外部环境常常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可研批复的路径及估算需要重新调整。二是配网项目开工及投产过于集中。工程开工时间普遍集中在5-7月份,投产时间普遍集中在10-12月,加上天气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施工工期非常有限。大量项目集中开工导致施工队伍紧缺、物资供应难度大,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管理等矛盾突出。三是物资需求量大、品类繁多,物资供应周期长、难度大。中低压配网物资本身存在规格型号多、需求总量大的特点,按照物资需求录入-分配供应商-签订合同-物资供应的流程要求,再加上项目建设和物资供货时间过于集中等因素,经常出现供货时间段供应商生产不及时的情况。
        三、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措施建议
        1.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目标网架。一是以目标网架为引领。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负荷增长特性,将规划导致本地化修编,依据典型供电模式确定远景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建设方案,形成清晰的目标网。保持电网规划的严肃性,以目标网架为刚性约束条件,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大拆大建。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站土建一次建成”的要求,开展项目设计、施工和设备选型,并根据负荷发展情况,细化年度建设方案,做到主干线路建设一步到位、分区供电逐步完善,提高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二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县一乡一村组”、“一站一线一台区”的原则,全面、准确摸清配电网运行现状,对电网容载比、线路转供率、联络率、绝缘化率、供电半径等重点指标逐一进行梳理,找出设备低电压、重过载、故障跳闸多等影响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突出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提出项目需求,形成规划项目库,确保规划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
        2. 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一是明确配电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原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充分考虑投资经济性,配电自动化的规划设计要紧贴配电网的生产实际需要,遵循“简单、实用、经济”的原则,以解决应用需求为根本目标,不要片面强调求大、求全、求新。二是优化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要与一次网架建设协调发展,优先在网架结构清晰、发展成熟的区域实施配电自动化,才能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网络重构自愈的作用,切实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三是加强配电自动化的运维管理。从运行值班、系统管理、操作管理、运行分析等方面采取保障措施,对关键环节、重要运行数据、通信通道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出异常信息,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 优化投资决策流程,加强项目重要节点的进度管控。一是根据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储备情况,增加投资的批次,实行“中低压配网项目分批次安排”,切实解决配网项目建设过于集中的问题,实现全年任务均衡建设和投产。按照台区以村、线路以馈线为单项工程进行管理,在安排投资计划时按照资金来源、乡镇或区县地理区域等不同维度对明细项目进行打包,提升投资计划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做好投资重要节点的管控,强化过程监督考核,定期通报项目核准、初设批复、主设备申购、项目开工、项目投产、转固和资金支付等七大关键节点的执行情况,及时督促项目管理部门对突破七大节点的项目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提高项目管理的协调性和计划性。
        4. 加强项目施工建设重要环节的现场管控。一是抓施工复测、浇桩管控。在施工复测环节,要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四方人员履职到位,对配变位置、首段杆、终端杆、转角杆等关键位置进行位置确认,对因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影响项目实施的,及时调整路径,做好变更手续,确保项目闭环管理。二是抓现场施工风险管控。根据立杆、放线、台变安装、搭火等不同阶段的风险等级,对现场施工风险实行差异化管理,确保在人员有限情况下,提高管控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三是抓进场人员的管控。通过与地方劳动监察部门的联动,运用劳动监察部门的管控系统,对照列入失信的“黑名单”,严格把好劳务分包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进场审核关,及时清除不合格的分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支付。
        5. 做好物资需求和供应管理,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一是提升需求计划准确率。加强物资需求预测管理,在施工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由县局业主项目部和物资部门共同对物资需求再次进行审核把关,提高物资供应与项目施工进度的匹配度。二是加强物资出入库管理。将物资的需求、领用、库存情况纳入过程考核,按周进行管控,动态跟踪物资出入库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实现物资动态补仓。三是加强供应商质量评价。加强物资制造过程的监控,不定期到供应商制造车间检查进度和质量管控情况;加强到货抽检力度,适度提高抽检比例及扩大试验项目;将评价结果引入招标中,进一步提物资供应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庆波. 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配电网. 国家电网报.2018 .7.
        [2] 南方电网公司《中低压配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16.
        [3] 陈丹. 规范电网规划基础数据管理.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10.
        [4] 罗兴. 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电力安全技术,2015.8.
        [5] 林志华. 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致富向导,2014.4.
        [6] 姜新凡. 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水平. 大众用电,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