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查中心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压力容器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检测工具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但鉴于压力容器特殊的制造工艺和工况环境,其检验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差,这些误差将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质量。因此,对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控制压力容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成因;解决措施
相对于一些压力容器生产相关的企业而言,对于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在生产方面的安全性,而且还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虽然国家在这方面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很多问题的处理。
1 常见的压力容器检验方法
1.1 超声波测厚仪检查法
压力容器在工作过程中,筒体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对于内壁的厚度具有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壁厚成了一项重要的检验项目。目前通常使用超声波测厚设备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检验之前需要对压力设备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由于污渍的原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首先利用打磨机对检验表面进行打磨,然后,将超声波探头紧贴在压力容器的侧壁上,对压力容器的壁厚进行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检测设备与压力容器的壁之间不能有空气进入,一旦有空气进入,会影响检测结果,使得检测数据有一定的偏差。
1.2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本身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因此,在压力容器检测过程中,可以利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检测确定缺陷的深度、长度、高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复合板的压力容器会更多的采用超声波来检测复合层是否有剥离现象。
1.3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是在待检工件的表面上涂上一些荧光的材料或者是一些染色能力较强的渗透剂,在放置一定的时间之后,采用毛细管渗透的方式可以渗透工件材料的开口处缺陷,然后清洗掉剩下的渗透剂,最后再喷显像剂,这样就可以通过一定的光源或色差将工件材料的缺陷表现出来。从而查找出缺陷所在,这样的方式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而且检测成本较低,但是因为工作原理的影响,只能检测表面的开口缺陷。
2 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的成因分析
2.1 检测工具存在误差
压力容器的检验检测往往需要借助检测工具,如果检测工具本身存在误差,那么必然会导致压力容器的检测结果存在误差。例如,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检测,精度相对较高,而在冷焊加工过程中则使用卷尺或角尺进行检测,由于卷尺和角尺本身制造过程中存在误差,再加上人为读数和操作不稳定,使得检测误差相对较大。此外,在焊缝检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检测工具不能完全实现对等检测,只能通过一些等价替换,例如将圆弧用直线代替,在直径足够大时,误差相对较小,但直径如果较小时,产生的误差就会较大,使得压力容器的真实情况与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距。
2.2 检测标准不完善
检测标准对压力容器的检测误差也有重要影响,例如根据我国检验检测的相关规定,对纵焊缝与环焊缝的棱角度检测应采用不同的标准,然而我国现阶段对压力容器棱角度检测主要还是以设计图上的理论尺寸为标准,然后通过相关对比和转换得到压力容器实际的棱角度。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就要保证理论圆弧与压力容器实际圆弧趋于一致[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精确,因为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筒体会产生变形,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而现行的检测标准又没有做出相应说明,因此不利于减小压力容器检测的误差。
2.3 检测方法不规范
检测方法不规范对压力容器检测误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检测部位的选择、检测方案的制定两方面,而这两个方面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直接关系。压力容器的工作环境复杂,需要检测的项目也较多,如果不能对关键部位采用恰当的检测方案,那么必然会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例如,在检测焊缝棱角度时,若不考虑错边量,肯定会使测量结果不精确。由此可知,检测方法不规范也是造成压力容器检测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的解决措施
3.1 注重检测工具设备控制
为妥善解决检测工具设备方面问题,在实施检测时需要做好工具设备控制。首先,在检测之前对所用设备展开调试,需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展开设备校准、核查以及其他一系列工作,在确定其准确无误之后,才可对其展开使用;其次,对于需要送往专业检测机构的设备,需要提前与检测机构取得联系,及时送往机构实施检验;最后,对设备具体使用方式、检测精准度接受范围等展开分析,掌握压力容器特征,以便科学展开检测工具、设备应用,保证最终检测精准度,确保检测工具设备所具效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企业需要加强自身与检测机构之间的联合,应通过对通知函制度的完善,保证使用企业与检验单位间沟通有效性,并要通过对通知函的运用,对检测压力容器、技术操作等展开规范。
3.2 落实年度检查机制
在对容器自身问题实施处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容器材料检查,应按照材料性能对检测方式展开选择,以防出现容器材料对检测工作形成干扰的状况,保证各项检测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量落实;另一方面落实年度检查机制,通过全面检查方式,对处于使用年限内的容器展开检查,及时对容器腐蚀等问题展开处理,排除各项影响隐患与因素,并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确保容器运行稳定性,为容器检验创造出良好环境。同时需要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先进检测软件的运用,对不可视、不可达位置展开科学检测,保证检测全面性、深入性,以便及时做好隐蔽问题处理,做好压力容器维护。
3.3 减少辐射和异物的影响
为了减少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泄露事件,降低辐射的影响,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于标准和规范的执行力度,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实际检测中可以在压力容器中安装一些检漏管,时刻监督检漏管的的检查,对整个容器的密封性进行量测,降低压力容器辐射带来的负面影响。压力容器的检测应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降低产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除此之外,检测人员在检测前应当对周围的异物以及压力容器内的异物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再启动正式的检测工作,防止一些腐蚀性、有毒性的物质的影响,避免产生爆炸、火灾等现象。
3.4增强压力容器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
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也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因此,检验人员应当对压力容器检验承当一定的责任。为了降低由于检验人员的人为原因带来的损失,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和培养。首先,压力容器检验前应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合格后方能进行压力容器的检验;同时,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检验人员的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其次,规范压力检验容器的检验流程,从根本上规范检验人员的行为,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实现压力设备检验的标准化、可控化,有效地控制压力容器检验效果;最后,对检验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提升压力容器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实施检验工作,降低由于人为的因素给压力容器检验带来的影响。
总之,压力容器检测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用、高质量运用的关键,在具体展开检测时,需要做好容器特点以及检测误差影响原因分析,要按照误差产生原因,制定出针对性控制措施,确保检测技术、检测工具等因素影响程度可以被控制在最低,进而获得精准检验检测结果,实现对潜在问题的妥善处理,以便为压力容器高水平运用奠定扎实基础,为生产活动顺利开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佟军.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中的裂纹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J].南方农机,2019,50(20):183.
[2]蔡红磊.压力容器检验中无损检验技术应用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05):113-115.
[3]王甫,胡松山.电厂压力容器热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工作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