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常卿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常卿晨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阶段,现已广泛应用到我国电力行业各个领域中。
        (国网黑龙江桦川县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阶段,现已广泛应用到我国电力行业各个领域中。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因此,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不断优化、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发挥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提升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本文简述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
        引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满足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需要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不断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功能,全方位构建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此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本文将简单论述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并从做好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置工作,获取准确的信息数据。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构成
        馈线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馈线自动化能够监控和采集数据。通常,过错方需要监控配电电压、馈线电流和开关状态等重要信息,从而真正实现线路开关自动开闸/合闸。若系统负荷分布不均,则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平衡负荷,改进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馈线自动化也能够切断线路当中的故障,及时隔离故障区,进而有效控制故障范围,快速恢复非故障区的正常供电。馈线自动化在供电速度、供电安全及可靠性方面均体现出了十分显著的优势。
        配电子站层:大城市的电力系统规模相对较大,而且复杂性相对较强。所以在配电系统运行中,不可直接向主站层录入数据信息,如直接向主站层录入数据信息,则会因通信端口数量较多而增大设备运行负荷。为有效增强配电系统的实时性,需在系统中增设子站层,子站层可及时收集配电区域中的信息,处理后可直接将其转发给系统的主站层,主站层可依据数据信息分析系统故障,并向子站层发布指令,从而促进配电网管理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1]。
        2、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
        第一,安全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设计电力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注重加强自动化系统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安全性,充分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防止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其网络系统被非法入侵。其次,在设计和安装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安全防御设置,完善安全登录与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做好数据保密工作,优化纵向防御模式,做好故障现场维持工作与最小特权分拨工作,及时隔离故障区。第二,总体结构设计原则。在设计电力自动化系统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借助电子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该管理平台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依次做好平台系统设计、模块设计、重要基础设计、监测布局设计和软硬件配置设计等工作,从而全面实现电力系统管理平台自动化与信息化[2]。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智能控制技术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中,智能控制技术是关键的一部分,该技术主要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工作时,能够有效地保障网络和系统的稳定性,若发现存在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由于错误的操作影响后续的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控制要求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至关重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在许多工作中减少人为失误,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水平。
        3.2、仿真技术
        现阶段,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逐渐向国际水平接轨,仿真技术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价值。在电力系统中,借助仿真技术的应用,可对系统运行中大量数据下的评估,并获取到科学、有效、完整的实验数据,实现系统闭环,促使电力系统的控制性达到最佳状态,并能真实还原电力系统的真正状态,确保其精确性、安全性,在电力系统的构建中,可降低资源的消耗[3]。
        3.3、实现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安全应用
        从根本上分析,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分支,该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作业来讲,数据挖掘是收集和寻找数据的重要过程,其数据信息来源是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数据库中获取有潜力、有价值的最新信息。当前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内部原始数据被沉淀于系统中,这些数据资源拥有巨大潜力,能在后期起到完善安全运行系统的作用。其次,这些数据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很多发电厂只能在系统中搜集和整理层次较低的信息资源,虽然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却无法深度挖掘更具价值的数据资源,缺乏信息系统整理、分享和预测功能。对此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布规律挖掘深层次的数据资源,准确预测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数据挖掘技术所指定的范围做好数据网络和所有设备的重点监管工作。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能准确探索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自动设置安全参数,从而使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有效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能耗和设备维修成本[4]。
        3.4、电力保护中的应用
        一方面,应用在电力设备信息的收集上,前述内容提及过,人工智能能够对设备运行中的参数信息进行保存与备份,也可以结合计算机科技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分析与反应,这就为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检测提供的方面,能够清晰准确的观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从而来对设备故障进行预防,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滞等问题,提高生产的效率。在电力设备信息的收集上,其原理和注意事项与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力控制中的信息储存备份环境类似,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程序设置以及对储存器容量进行关注。另一方面,应用在电力故障的主动警报上,人工智能科技运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电力保护中,也可以发挥其自身的智能化作用,对一些故障问题或者参数值问题的变动,进行主动报警,并且可以准确的提示设备故障的位置,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也可以进行自动的修复,从而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察觉,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与问题进行及时的修复,提高热力资源对设备的监测效率与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观望其他国家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相关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应该不断学习外来经验和技术,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做到电力系统技术上的创新,努力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兆顺.浅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9(35):172.
        [2]刘阳.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9(35):173.
        [3]曲维杰.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00.
        [4]蒋永鹏.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28.
        [5]刘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