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PVC聚合釜聚合过程当中,采用任何工艺都会出现粘釜问题,此类问题对PVC聚合的性能、安全都有危害,因此必须得到防治。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学者提出了相关的防粘釜技术,且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确认可以起到预防粘釜的效果,对此文章将展开相关研究工作,阐述PVC粘釜危害、粘釜成因、防粘釜技术的应用。分析了105m3聚合釜PVC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釜粘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PVC;聚合;粘釜;防粘釜剂;喷淋阀
某聚PVC分厂聚合装置现有10台105m3聚合釜,聚合釜筒体与封头不锈钢部分采用进口304板材,机械密封型式为双端面机械密封,聚合釜采用全流通内夹套技术,传热系数较高。
1聚合工艺
聚合岗位的任务是将PVC工段送来的PVC单体采用等温水加料方法打入聚合釜中,PVC在搅拌的作用下分散成液滴,悬浮于水中,加入釜中的引发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分解成自由基,自由基引发PVC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PVC。聚合反应后,聚PVC树脂浆料打入汽提、干燥工段进行解吸、脱水、包装。
2影响聚合釜粘釜的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
2.1聚合釜涂釜操作
(1)首先必须保证涂釜的蒸汽压力在0.3MPa以上,温度在120℃以上;涂釜时保证聚合釜釜顶温度在70℃以上,釜底温度在50℃以上。釜内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蒸汽通过喷淋阀将涂釜液喷成雾状,冷凝在釜壁及挡板表面上,形成一层膜,隔开PVC与金属壁,从而达到避免粘釜的目的。
(2)涂釜时,开启釜底注水,开启循环水泵,釜顶通蒸汽100s后,启动涂釜液泵,控制防粘釜剂喷涂时间在4~6min,待涂釜液涂完后,通蒸汽50s,关闭蒸汽阀门。适当延长防粘釜剂在釜壁上的停留时间,可起到避免粘釜的作用。
2.2 PVC质量
(1)聚PVC生产对PVC中二氯乙烷体积分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控制在100×10-6以内,二氯乙烷含量超标会破坏分散体系的稳定性,造成聚合釜产生粗料,还会导致树脂的增塑剂吸收量下降,“鱼眼”增多,使粘釜加剧。
(2)PVC中乙炔含量高会阻止引发剂自由基、单体自由基发生链转移反应,使聚合速度变慢,反应时间延长,树脂聚合度下降,并导致粘釜。
(3)PVC中水含量过高会影响PVC的纯度,使聚PVC树脂中粗料增加,导致粘釜,因此要加强PVC质量的分析。
2.3防粘釜剂质量
(1)防粘釜剂适用于聚合釜内壁保护,在防止粘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防粘釜剂性能见表1。
表1防粘釜剂性能
针对防粘釜剂性能进行了DCS系统程序设置改造,待聚合釜出完料后,将去离子水切换成55℃离心母液水,通过喷淋阀冲洗釜壁50s,不但能将内壁附着的树脂颗粒洗净,还能保证釜内温度。聚合釜涂釜后,无须冲洗釜壁,可直接进行下一釜生产,每釜可节约去离子水0.5m3。既保证了涂釜效果,节约了水量,减少了排污,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2.4温度控制
(1)随着温度的升高,PVC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聚合反应速度加快,温度是控制树脂聚合度的主要因素。如果温度急剧升高,反应速度过快,聚合釜压力也会上升,会造成釜内物料黏结在一起,粘到釜壁上。
(2)温度升高,引发剂分解速度加快,链引发和链增长的速度加快,聚合反应速度也加快,这时要密切关注聚合温度。聚合釜温度是以釜温为主调,夹套温度为副调,组成串级控制系统,由DCS来完成操作。理论上,当釜温波动2℃时,平均聚合度相差366。在实际控制中,温度的波动范围应保持在0.5℃以内,以保证生产稳定,避免粘釜。SG5型PVC树脂反应温度控制在56.5±0.5℃,产品黏数在118~107mL/g。针对夏季温度较高,釜温难以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将温度低的一次水连接到聚合釜夹套,通过DCS系统来调配一次水和循环水的比例,均匀降温,保证釜温波动范围在0.5℃以内,黏数控制在110mL/g左右。
.png)
图1聚合釜温度控制流程示意图
2.5去离子水
聚合用去离子水中氯离子含量偏高,会破坏聚乙烯醇分散体系,使树脂颗粒变粗,导致粘釜。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聚乙烯醇的使用效果,影响颗粒形态,产生“鱼眼”,导致粘釜。另外,如果去离子水中钙盐、镁盐含量超标,也会产生水垢附着在釜壁上,影响传热,并造成粘釜。因此,必须控制去离子水中氯离子质量分数≤10×10-6,pH值在6~7,硬度在5×10-6。
2.6喷淋阀的喷涂效果
(1)喷淋阀的工作原理是由0.75kW电动机转轴旋转带动丝杆,产生纵向推力,从而使柱塞管等组件做上下直线运动。通过机械控制使喷洒管组件完成自身旋转过程,进而完成清洗和涂壁工作。但若有死角部位喷涂不到,就会造成粘釜。为保证涂釜效果,在现有喷淋装置上进行技术改造,在喷淋阀底部延伸喷淋杆,增加喷淋嘴,与现有喷淋管同步运行,喷淋嘴360°旋转,使釜内各个部位都能得以喷涂和冲洗。
2.7助剂
(1)聚乙烯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醇解度越高,保胶能力越强,越容易控制PVC的颗粒形态;醇解度越低,表面活性越高,PVC的增塑剂吸收量越高,越易粘釜。
(2)选择引发剂时需要考虑适当的活性、水溶性、水解性和粘釜情况。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是调节聚合速度的重要助剂,引发剂用量多,则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自由基相对增多,反应速度快,聚合时间短,但引发剂过量易使产品颗粒变粗,产生粘釜。PVC聚合引发剂种类很多,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都须经过估算,试验等步骤,慎重选择。一般70m3聚合釜引发剂采用高效和低效引发剂按照1∶1或1∶2复合配制,加入量是23kg(质量分数50%)反应时间在250min。加入量过低或者过高都会造成粘釜。
3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在避免聚合釜粘釜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可保证单釜运行1000釜次不清釜。为稳定、高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防粘釜剂在糊状PVC树脂生产中的应用[J].唐红.聚氯乙烯.2004(05)
[2]防粘釜剂在PVC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J].唐红,顾显宏.聚氯乙烯.2007(02)
[3]PVC生产中粘釜物的成因及防粘釜剂的应用[J].薛华,王素林,郭朝彬.聚氯乙烯.2000(04)
[4]PVC新防粘釜剂JP-01在127m~3大釜上推广应用[J].王天柱.齐鲁石油化工.1992(02)
[5]PVC新防粘釜应用技术登上新高峰[J].王天柱,刘振爱.中国氯碱.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