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非常重要,全方位地加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准,提升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影响力。本文就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简要探析,同时针对性地分析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用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监管施工现场的操作规范;利用信息化后台数据,分析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助于施工资料的完整保存,落实责任制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稳定发展。
1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的重要意义
首先,基于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现阶段,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如:管理目标广泛,管理业务多元化化,管理内容繁多等。与此同时,建设项目应该在各级管理方面实施管理工作,例如:经营业、工程造价、成本和人事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具有较多的、相互交叉、涉及范围较大的信息。所以,建设项目信用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和迫切处理的一项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信息化能够有效帮助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为参与建设项目管理的人员众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并且促进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开展信息传输,工作沟通的即时性和即时性,以此来不断提高建筑工作管理的工作效率,便于最佳管理程序的实现。传统的管理制度中具有管理层次模糊、逻辑框架混乱等各种问题,在建筑管理中合理的使用信息化能够有效帮助管理逻辑更加清晰、通过梳理管理结构,明确权责制度,可以有效地从混乱中理清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2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而对信息化管理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部分传统印象中认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就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访问相应的项目信息,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用途。所以,当前许多建筑企业都不会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包括其在资金管理、成本核算、工程设计等方面,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受到影响。
2.2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
施工管理现场大多数都配置了监控设备保障施工质量,但是小规模的施工单位缺少监控配置。安装监控设备是监管施工现场操作规范、实时了解施工进程的关键措施。缺少监控设备的施工单位,难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对施工潜藏的危险与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无法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施工问题,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施工返工、验收不合格等问题。
3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3.1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树立信息化的理念,进而带动建设单位全体员工形成强烈的信息化理念,提高建设单位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单位的管理者要恪守自己的职责,与其他参与方进行协调和监督。参建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编制施工方案会议图纸,同时做好技术提交工作。现场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要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现场管理人员要检查验收分部工程、共享工程,做好施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建设,全面掌握建设工程各部门的情况,实行信息共享,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
3.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之前,需要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录入系统里,这些环节通常包括: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制度、结构、模式及管理职能等有关的环节;接下来把所有整合的信息录入到系统里,并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途径,处理完数据分类之后,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操作,从而确保在查找数据时候,能快速找到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为做好管理规划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信息保障。比如说: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能对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等情况进行相关的记录,对小型设备(水泵、排污泵等)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记录的数据,对设备维修保养进行分析,及时更换设备后者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在施工中,设备能正常运营,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时,应当纳入成本上的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及物质的调配等有关的内容,确保施工的各个模块能有效地结合,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及效率;管理信息化技术存在一定的更新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各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后,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系统进行升级改进,确保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3.3提高信息技术专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招收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筑企业应招收信息化人才,来拓展信息化技术功能。严格规划信息化人才的招聘流程,践行信息化理论知识。招聘流程应分为笔试与面试两个阶段,以科学考量人才的信息化技能。笔试内容包含计算机基础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等,以了解人才的信息化综合素质;面试环节,应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其写一篇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以答辩方式进行面试。面试官的组成应为人力资源管理部、施工单位管理层、建筑企业信息化部门技术指导。由多个部门共同商议,综合确定人才的去留,保障人才的专业技能符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第二,加强原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对原有在岗人员提供知识培训、在岗研究生学习、出差学习等扶持待遇。与在职研究生申请、出差学习的员工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务合同,保障建筑企业培养人才的经费价值,确定人才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增强员工对建筑企业的向心力与认可,切实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中全面进展。
3.4加强信息管理的数据化
BIM技术是在近几年迅速发展起的建筑信息处理手段,相关工作者应该熟练的应用此项技术,用于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性的开展深入研究。总的来讲,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推进信息元素的数据化,在利用此项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先行分析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最大影响的部分,针对性的寻求解决方案,保障有关工作的正常展开。与此同时,在对建筑数据做信息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人员的主要行为作出规范处理,用于切合发展需要。如果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程需求存在偏差,则需要对其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保障其在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性。
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开展管理的时候,相关部门应该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积极关注。随着社会和的不断发展,各界人民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只有将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进行良好融合,才能不断推动工程管理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环球市场,2017(30):358.
[2]刘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37-138.
[3]伍海瑞.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