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后,就会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确保房屋的安全问题、耐久性是现代房屋建筑行业追寻的目标。但是,就现在的施工技术而言,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包含着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或者是施工技术不成熟,这都导致了房屋建筑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不断发现结构加固施工技术中的不足,并找到针对性改进对策,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原则
1.1结构体系的总体效应原则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时,需要应用“结构体系的总体效应原则”,从而来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此原则从建筑的整体结构体系展开研究,分析建筑结构后制定符合该结构的加固方案,如此才能提升房屋建筑的承载力。其中,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时主要加固危险的构件,保证加固法的使用效率。
1.2先鉴定后加固原则
在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时,首先,应该对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鉴定,保证需要加固的构件的有效性;然后,对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建筑构件所受的力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保证建筑构件在建筑体中起到安全、稳定的支撑作用;最后,结合以上鉴定结果再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
1.3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时,如果遇到场地内的结构材料与设计相符合的情况,就直接使用场地内的材料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如果遇到场地内的结构材料与设计不符合的情况,则需要对场地内的结构材料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等级的评定再进行建筑结构的加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等级的材料在建筑加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加固方案也不同。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手段进行加固都是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
2.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2.1结构植筋施工技术
结构植筋在钻孔前应清洁结构表面,然后再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测得锚固点的钻设位置。在进行钻孔时要避开原有结构中的钢筋,同时还应该及时清理钻孔内部及周围灰尘。在进行灰尘清理时,先利用毛刷进行简单的清理,然后将吹风机套上长管对孔内灰尘、碎渣进行清理,最后利用棉丝封住钻孔,防止灰尘落入。对于钻孔深度而言,应该符合加固设计的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锚固工作时,使用的钢筋应该提前除锈,用钢丝刷打磨表面至显现金属光泽后备用。在进行植筋工作时,对于锚固胶应该选用A级植筋胶,从孔底进行注胶,深度应达到孔深的2/3,然后将钢筋旋转插入孔内。此操作结束后植筋施工初步完成,并在24小时内避免碰撞。
2.2碳纤维粘贴技术
在对建筑结构加固施工之前,需要将施工部位表面进行处理,首先,去掉装饰层、劣化的混凝土;然后,对露出的新的混凝土结构层打磨至表面平整,保证施工部位无浮浆、油污等;最后,清除施工部位表面粉尘。在处理完施工表面后,需要对碳纤维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出现漏水及时进行防水。做好以上基本工作后,需要将配置好的浸渍树脂涂抹在碳纤维需要粘贴的混凝土表面,然后进行碳纤维布的粘贴,并用滚筒反复滚压去除气泡。如果出现空鼓现象,小面积可以注胶修补,大面积则需要切除粘贴的碳纤维片重新搭接。多层粘贴时可以重复上述步骤,并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上抹浸渍胶,撒粗砂,抹抗裂砂浆。
2.3梁粘贴钢板的加固施工技术
在进行梁粘贴钢板的加固工作中,通过平砂轮对钢板进行除锈,将除过锈的钢板表面擦拭干净。混凝土施工期间需将其表面打磨平整。
然后将配置好的粘结剂分别涂抹在混凝土以及钢板的表面,再将钢板贴于设定好的位置,保证钢板粘结密实。当结构胶固化后,可以拆除支撑架,并用小铁锤检查是否有空鼓,如果存在此现象,则需要将钢板拆除重新粘贴。
3.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增大截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1)表层处理。为使新增的混凝土构件与原有结构混凝土之间能够牢固,应当在增大截面施工前,对原结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表面凿毛时,可以按照混凝土构件对深度进行控制,如混凝土柱的凿毛深度应当在6mm以上,混凝土梁的凿毛深度则应超过30mm,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当保持齿形毛面。同时,要将浮渣以及会尘清理干净,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待水干透后,在原构件表层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
(2)钢筋施工。①所有钢筋到场后,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方可进场。进场后的钢筋必须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处,并按规格进行编号;在对钢筋进行绑扎施工前,应进行除锈,并按照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所有加工好的钢筋,应当按照规格分类堆放在经过硬化处理的场地内。②在对钢筋进行绑扎的过程中,应先穿主梁下部的受力钢筋,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间距将钢筋逐个分开,随后对次梁下部的纵向受力钢筋进行安装,套好箍筋;架设主次梁立筋,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进行牢固绑扎,并对箍筋的间距进行适当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在对框架梁上部钢筋进行安装时,应使其从中间节点穿过,并在端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当与设计要求相符;梁端首个箍筋应当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的位置处,并对梁柱交接位置处的箍筋进行加密处理;梁的受力钢筋应当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可靠连接,如果使用的钢筋直径在20mm以下,那么可对接头进行绑扎,搭接长度应当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
(3)模板施工。在增大截面的加固施工中,可采用多层板模板,并按照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为确保模板的有效周转,其数量可按照流水作业端进行确定。在对模板进行支设时,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所有的缝隙均应当填充密实,避免浆液渗漏。
(4)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可以选用商品砼,用罐车将拌制好的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使用前,应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复验。浇筑应当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0mm,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向混凝土内加水,以免影响水灰比,浇筑完毕后应当及时进行振捣密实,在振捣的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是漏振,对于钢筋较为密集的区域,应予以注意,不得碰触钢筋,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梁板表面应当进行二次振捣,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及时养护,确保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2碳纤维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采用碳纤维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时,应当对材料进行优选,建议使用碳纤维布和A级纤维浸渍胶,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均必须对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场。具体的实施要点如下:(1)表层修复。在对表层进行初步处理之后,应对基层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存在蜂窝、孔洞等缺陷,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进行修复。对混凝土表面存在凹陷的部位,应当用找平材料进行填补,使其平整,转角可做成圆弧。(2)涂刷底层树脂。按比例配制底层树脂,用滚刷将树脂均匀涂抹在加固表面,若是需要二次涂抹,则应在上一道涂层彻底干透后进行。(3)碳纤维粘贴。按照设计要求对碳纤维布进行裁剪,并配制浸渍树脂,然后将其均匀涂刷在需要粘贴碳纤维的混凝土表面上,再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用手轻轻按压,贴在涂好树脂的基层上,利用滚筒反复滚压,将其中气泡排除干净,保证粘贴牢靠。当碳纤维布需要搭接时,应确保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加固技术中,建筑结构的加固能够有效地提升 建筑的使用年限、耐久性、抗震性。施工人员在进行结构加 固施工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对于加固技术应该进行分析后 在合理的运用到施工作业中,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方法,才能提高房屋加固质量,提高房屋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木松.试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河南建材,2018(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