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崔淑霞
[导读]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较多

         摘要: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有限。随着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得以改进,但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如何依据城乡现有发展情况,正确协调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土地资源,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管理;协调
         引言
         土地规划和城乡管理任务已经成为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两者的职责不同。土地规划和城乡管理基本上是对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但由于改革初期,存在着独特的特点和问题。我国城乡规划改革较早,经过长期的城乡建设和发展,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专业理论指导下,使得更加强大和成熟。而土地规划是一种新兴的建设理念,在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以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土地规划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所以研究两者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1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行政审批效率低
         我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基数大且分布不均匀,较多地区土地资源非常紧缺,而且受历史背景和复杂的资源环境影响,部分地区土地资源不充足。当前,一些地区缺乏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对土地资源、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复杂,导致审批时间较长。尤其是一些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综合工程项目,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和高效的审批流程支持,但部分地区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使得优质城乡规划项目因资金投入不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2建设用地分散与集中布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规划,集约化土地资源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土地管理重要文件中,均曾指引更多乡村人口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城市中。集约化布局多在开发区或中心城镇上发展。分散布局则是为满足社会众多主体诉求,在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里更加赞成集约化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土地规划及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相较于城市建设更为繁杂,主要是由于土地规划过程中保留众多村庄、城镇、城乡结合部等,且土地规划中规划图纸作为其重要凭据,分散布局不利于空间集聚。并且,城市规划代表市县政府与外围产业发展利益,他们对此方面十分关注,导致忽视了乡镇经济发展,进而引发乡镇人民不满。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应当对此进行协调,加以解决。
         1.3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发展不协调
         当前,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之间存在冲突,使两者互相影响,为了使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共同发展,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合理的规划土地,使城乡规划更好的发展。有的项目开发商只看重利益,对土地资源规划不重视,只要土地资源具有开发的价值,就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在开发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非常不合理,通常都是为了方便开发,肆意的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这严重的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且城乡规划中没有合理的利用土地,也对城乡规划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2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优化土地管理效能的具体策略
         2.1健全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做好土地储备工作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应树立对于土地资源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属性,在开展规划设计时密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城乡发展战略,健全土地使用标准体系、编制土地资源分类原则、细化项目具体执行流程,在微观层面上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对城乡空间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依据城市产业形态与资源优势进行土地使用情况的管理,针对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可在轻工业厂房规划、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适当放宽土地审批政策;针对公园资源与绿地资源较为稀缺的城市,应在规划设计时严格控制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间的关系,对于城市生态小区建设项目、大型城市生态项目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针对拥有丰富历史文物与古建筑资源的城市,在规划设计时应保障历史文化资源不受影响与破坏。通过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保护人文资源,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环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注重做好土地储备工作,结合区域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特点进行土地储备规划制度的精细化设计,保障政府严格基于法定程序与批准权限获取土地使用权,开发各类建设用地,实现空间合理布局,更好地发挥土地储备的优势效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2.2规范用地的标准
         为了更好的使用土地,应该规范用地的标准,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地使用,当前,为了进行城乡建设,大量的占用农村耕地,有的土地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规划使用,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使土地资源出现了浪费的现象。因此,对于土地征收,要做好相关的计划,明确用地的面积,避免发生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另外,在进行城乡规划中,要对土地进行全面的考虑,合理的利用土地,做好土地征收相关的工作,使农村的发展不受影响。在城乡规划中,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多方面的建议,结合国家的政策,然后做好土地征收,以及安抚农民等工作,合理的使用土地资源,尽量的减少耕地的占用,使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共同的发展。
         2.3完善城乡规划设计
         在土地规划及城乡建设中,很多乡村也会展开建设工程,可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但是,在发展农村工程时也需要谨慎操作。通常而言,村内建造会使用多种策略同步配合,应用较多增减挂钩策略,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改善城乡运行关系,改善发展缺陷,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建设时应根据农村情况,确保不会破坏原有土地面积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土地作用,集中农民居住区,改善居住环境,不仅可为农民耕地使用提供保障,还能减少农村发展与土地应用面积的矛盾,缓解生产与发展压力。农村内部改善可有效提高农民居住质量,进而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另外,土地规划通常有新区扩展和旧城改造这两种模式,对城市扩张加以控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部分开发区与小城镇在城乡规划中是利用扩张模式。大城市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就需要协调好新区扩张与旧城改造这两方面,全面掌握城乡发展情况,控制建设用地在规定范围内,全面分析城乡经济结构与土地用途,在实施前还应当区分土地发展重点及类型,以集中产业区域与居住区域。
         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建设也迅速发展,土地规划与现状的合理性间接决定了城乡建设的速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进程,必须正确处理土地管理和城乡计划。所以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有利于城乡规划战略提供基本保障。此外,在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很重要,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敏.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6(32):49.
         [2]田学文.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04(03):4-6.
         [3]周子顺.浅析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低碳世界,2015(15):17-18.
         [4]李斌.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