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塌陷等现象,但是只要充分结合软土地基的特性,采用科学、高效的软基加固技术,就能为市政路桥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市政路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对市政路桥的危害及处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软基危害;处理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家也加大了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而市政路桥建设作为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水平。另外,由于地质等复杂因素,使得市政路桥在软基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软土地基对市政路桥的危害,并对软基处理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软土地基对市政路桥的危害分析
由于软土地基与其它地基区别很大,特点突出,因此只有了解软土地基自身的独特性,才能够找出其对市政路桥施工的具体影响,这是提高软基加固技术水平的首要条件。软土地基之所以对市政路桥施工影响很大,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生变形的概率极大,因为在进行路桥施工时,难免要对软土地基施加外力,而且施工人员施工方法若出现问题,所以极其容易容易向不同方向发生形变。再加上其原本就会受到重力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变形的可能性;二是含水率高。软土地基本身的缝隙比较多,吸水性强,使得水越积越多。另一个原因与其组成有很大关系,主要由粉土粒和粘土粒共同构成,这些土粒会把大气中的水蒸气吸附过来,因为土粒是带有负电荷的;三是强度较低。因其具有孔隙率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承载能力,稍微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软土就会下陷,稳定性极差。
正是因为软土地基有含水率高、孔隙多等特点,对市政路桥的施工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首先,软土地基自身的不稳定性,加大了整个市政路桥施工的难度,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成了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也阻碍了施工的进度,同时施工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其次,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时,由于软土的不稳定性以及加固方法的错误加大了地基沉降甚至塌陷的可能,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最后,如果不使用科学合理的软基加固技术,尽管表面上完成了市政路桥的施工任务,但是路桥投入使用后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市政路桥的使用周期很可能达不到相关要求,而相关单位又缺乏对路桥的维护,时刻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另一方面,质量存在问题的路桥对于路过的行人和车辆也构成威胁,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总之,软土地基对于市政路桥施工的危害涉及面很广,提高软基加固技术迫在眉睫。
三、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对策
(1)复合地基法。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并且有多种类型,因此,很多时候会选择使用符合地基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主要是通过在原有的土体中置入适量的桩体,通过桩体分担原有土体的承载力,并挤密土体,提高土体的密度,提高土体强度。施工前,要对软土的土质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碎石桩来对该区域的软土进行处理,充分保障软土加固的质量和效果。
(2)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对地基的软土层进行加载处理,利用排水体来进行排水加载处理,使得地基中的软土层能够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加强自身的加重能力,进而提高它的承重能力。另外,在工程方面也需要根据相关的排水措施来进行,采用袋装砂井以及排水的具体方式、塑料排水带、塑料板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实现预压排水固结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软基的最大承载力,促使其在道路施工方面进行安全有效的进行。
(3)重锤强夯处理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因为它是将重达8到30吨的重锤,从高空中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下,并经过多次的重复,实现了有效范围内土体完全被压实,使得地基的承重能力提升,但是这种方式,一般都会选用在非饱和粗颗粒含量高的土质上进行,针对一些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处理效果并不突出,特别是一些淤泥与淤泥质土,不适合使用这样的方式做加固处理。
(4)振密挤密法。振密挤密法是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砂桩是利用打桩机在松散的砂性土或人工填土中冲击或振动成孔并灌填砂料后形成的桩体。在成桩过程中,由于以周围砂性土产生了挤密作用,或同时产生了挤密或振密作用,从而提高了周围土体的密度,改善了地基的承载性能和整体稳定性,减少了地基的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湿陷性或液化性。挤密砂桩最初主要用于挤密砂土地基,随着高效能专用机具的出现,又逐渐用于可液化粉土地基的加固。近年来,通过与预压法联合使用,在软弱粘性土地基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
(5)置换法。是将地基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挖除,然后置换强度较大的砂砾、碎石土、素土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并分层填筑、压实。置换法是常用的一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可提高地基承载力,避免地基失稳;另一方面,地基浅层部分的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土层换填后,可减少这部分的沉降量。由于塘碴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层上的压力减少,相应地也减少了下卧土层的沉降量;其次,该方法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工程直接投资成本较低。但其加固处理的有效深度有限,路基将会发生一定的工后沉降。
(6)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稳定性非常差的软土地基时,则施工人员可优先考虑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法。首先,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把握现场的土质、水文等情况,并把桩位设计图、试桩试验数据等作为后续施工的基本参考资料。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搅拌桩机的就位稳定、搅拌头对准桩位、桩架垂直度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现场施工人员应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四、结语
总之,市政路桥工程的安全运行的前提就是要创造一个坚实稳定的路基,而软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路桥工程的基础承载性能。所以,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重点就是如何做好工程软基处理工作。例如针对软土路基,可采取置换法、堆载预压排水法、复合地基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并根据工程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地基处理质量等选择合适的土质改良方法。并确保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可以有效地预防减少路桥沉降问题的出现,提高市政路桥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天福.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建材,2018(03):15-17.
[2]张涛,路瑞萍.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0):48-49.
[3]罗曼.试析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123.
[4]曾北准.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49+151.
[5]束兵.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17(11):128+132.
[6]程杰.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4)
[7]赵鹏飞.分析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16)
[8]郑峰,赵敏.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