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往往都会牵涉到许许多多的家庭。而要想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必须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液相色谱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液相色谱法组成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对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液相色谱;组成;食品检测;应用;优势
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分离技术,是一种综合分离分析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基础为混合物中各组对两相的亲和力不同。为了增大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人们在液相柱色谱系统内增加了高压液流系统,能够加快流动相的流动速度,这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因此为了发挥其作用,以下就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液相色谱法组成的分析
液相色谱仪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检验仪器,其是由许多的部分所组成的,本文从流动相贮罐、高压泵和检测器三方面来介绍。流动相贮罐是液相色谱仪最基础的组成之一,它由电磁搅拌器和锥形瓶这两个部分所组成。液相色谱仪的检测依赖两相之间的相对质量的不同而导致的分离,而流动相就在流动相贮罐之内。在检测之时,如果流动相内有气泡出现则会使检测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流动相贮罐在使用流动相贮罐时,需要保持其内部拥有一定的真空度。高压泵是液相色谱仪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高压泵可以用来加大推动力来保持液相色谱检测时压力稳定,让检测能够顺利完成。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把样品浓度转化为电信号,进而以图像来分析检测物质,所以这一部分决定液相色谱仪最后检测准确度和检测的精密度。
二、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液相色谱法比传统的食品检测技术的食品分离效率更高耗时更短,可以选择作为流动相的物质也更多,应用范围选择也更加的广泛,目前液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食品检测上。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液相色谱分离和成分分析处理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简化了液相色谱法食品检测的步骤的同时,也保证了检测效果的准确性。液相色谱法在热稳定性较差、分子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食品和离子型化合物以及挥发性差的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三、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1、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分析。(1)糖类的检测。通常情况下,糖类是食品中最广泛的组成成分,在对糖类进行检测过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其可以有效弥补糖类测定时提取、测定结果不准确的弊端。样本中寡糖组分与水溶性单糖的类型与含量都可以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进行检测,并借助流动性的发散光放射手段來对其进行检验。(2)维生素的检测。维生素属于人类中比较重要的有机物质,其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维持作用。如果人体中缺少某一种维生素,极有可能诱发生理机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进行有效的检测,。该方法省时、简单、干扰小,而且具有非常宽广的应用范围。氨基酸的检测。氨基酸是生物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物质,其是酶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据偶流动相色谱范围大、高度灵敏性的特征,能够对氨基酸进行有效的检测。
2、在食品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食品中有微生物是非常正常的,只要在规定范围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黄曲霉素等代谢物一旦超标就会危害到食用者的健康。
但是不同的食品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种类也不同,其体内所含有的化学也就不同,如果使用传统的检测技术会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这就加大了工作量。而液相色谱技术使用范围较广,可以检测多种食品微生物极其代谢物,还可以检测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组分,以保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不会超标。而食品只有通过检测才可以出售,微生物含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则需要进行销毁。
3、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1)甜味添加剂的检测。在食品添加剂中甜味添加剂是增加食品甜味的一种添加剂,当前市场上用到的甜味添加剂更多是由人工合成的,这种添加剂被更多市场使用是因为它和其他甜味添加剂相比所含热量较少,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也可食用,由于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是专业检测食品中甜味添加剂的用量,所以在甜味添加剂用量很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十分精准的检测出用量多少。(2)检测色素添加剂的检测。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引起一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他们往往会在食品上添加一些色素添加剂,使食品带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这些色素添加剂会使食用过多的消费者中毒,甚至长期食用的话会使消费者引发癌症。芳香胺是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之一,食用过多会毒害人体的代谢系统。使用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将色素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检验出来,从而可以将由于色素添加剂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降到一个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3)防腐剂的检测。很多食品厂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通常会在生产食品的时候在里面放入防腐剂,虽然是否添加防腐剂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但是许多国家是严禁在食品中掺加防腐剂的,就算要加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而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将防腐剂从食品中检测出来。
4、检测有害有毒物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是针对残留的兽药以及农药。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在牲畜出现问题时,会应用相应的药物,主要包括对牲畜的体外寄生虫进行防治、促进牲畜生产的兽药、防治牲畜体内传染病的兽药。但在应用后,牲畜内会有残留的兽药,过大的兽药残留量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在食品检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检测其中残留的兽药,禁止残留超标的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会因为过高的农药残留,引发人体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中毒。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有效检测过高农药残留。因此在具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检测牲畜内部的兽药残留,以及农药生产中农作物的残留物,从而有效保证食品的安全,为人体的健康以及人体的生命安全进行有效的保证。
在食品中,霉菌毒素也属于一种有害物质,如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等。霉变的食物中往往含有毒素,如果人体误食霉变的食物,会对人体造成相应的损害,如造成人体急性中毒或是慢性中毒,甚至更严重导致癌症。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能够对食物中的霉菌毒素进行精准有效的检测。相关的标准规定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的方法。在提取食品的试样后,需要净化,然后进行检测。在检测样品时,会添加碘衍生剂,在衍生后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有效测定其中的霉菌含量。在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利用其较高的灵敏度、较快的效率、较小的进样量以及较为清晰的分辨率等特点,保证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食品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对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能为实际的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保障食品检测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周洋,王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
[2]李婧,韩玲.液相色谱应用于食品检测方面的若干研究[J].食品界,2017
[3]陈贵斌.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