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沈煜吉
[导读]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是其重要内容,
        摘要: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是其重要内容,因此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过程中,为了保障其检测质量,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影响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技术;水质环境监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要点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水中微生物检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加强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以下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进了探讨分析。
       
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概述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有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PCR技术等,其一般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作出一系列反应,从而反映出具体的水质情况。此过程中包含环境分析学,物理及生物检测学。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常规物理及化学反应测试中的一些劣势。虽然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污染的具体程度无法作出准确量化的表达,且只是在化学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一些辅助性的检测。但其对水污染处理的作用非常重要,且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占据特殊地位。
二、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因素。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检测结果受到人员专业性的直接影响,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标准方法与操作步骤,将会导致检测结果失真,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结果和可靠度问题。
        2、环境因素。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在检测环境中,灰尘较多、湿度与温度不符合要求,将会导致机械设备受潮、检测结果缺乏稳定性。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会导致检测样本受到污染,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环境中的细菌过多会导致检测样本中的细菌数量增加,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
        3、仪器设备因素。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温度计设备、天平设备、灭菌设备、紫外灯设备、显微镜设备等不符合使用要求,经常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难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检测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1、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1)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应先备齐采集微生物样品的无菌采样玻璃瓶容器。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制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为保证采集水样的代表性,采样时应固定取水点。第一、当采集河流、湖库等地表水样品时,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带塞采样瓶插入水中,约距水面10-15厘米处,瓶口朝水流方向,拔瓶塞,使样品灌入瓶内然后盖上瓶塞,将采样瓶从水中取出。第二、当从龙头装置采集样品时,采水前将龙头打开至最大,防水3-5分钟,然后将龙头关闭,用火焰烧约3分钟灭菌或用70%-75%的酒精对龙头进行消毒,开足龙头,再防水1分钟,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滞留杂质。采样时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内。第三、当采集地表水、废水样品及一定深度的样品时,也可使用灭菌过的专用采样装置采样。采水量应为瓶容量的80%,以便在检验时充分混匀;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刷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玷污;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采集管网水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方法为用火焰在龙头表面烧灼片刻(3~5秒),而后放水5~10分钟。(2)水样保存应达到减缓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采用低温冷藏箱来保存水样,水样全部采集后2小时内立即送回实验室;在运输中,玻璃容器要防止破裂,须有固定措施,防止样品容器倾倒和样品溢出。
        2、样品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1)实验室环境控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而且能够,避免灰尘、温度变化,最好能采用集中式空调。这样一来即能减少杂菌污染,又能保证培养箱的稳定运行,以及减轻培养基、分析天平等的受潮问题。第二、壁墙壁和地面应使用指定的材料,做到放渗水、光滑、易于清洁和消毒且防渗水;工作台高度适当、台面要做到防止透水、抗腐蚀、光滑无逢。第四、高标准的清洁空气。可采用沉降菌或浮游菌、悬浮粒子数或细菌总数(涂抹法)来监测空气和台桌面的清洁度。(2)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第一、温度计每半年校对一次,以保证培养箱、冰箱、冷冻箱和干燥箱都能连续准确的反映操作温度。第二、天平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定。第三、使用PH计至少要配制两种标准缓冲液(PH4.0,PH7.0或PH10)来校准PH计。第四、分析用水最好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反对使用渗透水。第五、电热灭菌箱应定期(三个月)采用孢子试条或孢子悬浮液来测试其性能,确保操作准确显在160℃~180℃之间,己灭菌的器皿应有标志区分。第六、高压灭菌器应定期采用孢子试跳或孢予悬浮液检验其灭菌效果,每次使用要记录好温度、气压和灭菌时间。第七、膜滤装置在使用前应将部件组合起来,并检查有无渗漏,必要时覆以硅酮,以增强过滤排放的效果。使用应彻底清洗。第八、所使用的玻璃器具要求完整无损,清洗后要进行检查,如果洗后表面有过多水珠附着,必须重洗。对于一种新的洗涤剂,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是否会留下对生物有抑制性的残留物。(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每次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记录有配制人,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和配制批次、数量、灭菌温度和所使用时间、PH值以及培养基中是否配有不稳定成分等。并进行无菌检验及阳性、阴性对照培养检查。
        3、样品检测及其结果评价质量控制。(1)微生物样品检测的质量控制。在接种前,应将水样充分摇匀,目的是使水中的细菌均匀分布于水中。水样稀释时,应小心沿管壁加入水样,避免触及管内稀释液,以防吸管尖外侧部分粘附的检液混入其中。将稀释后的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培养皿内时,从皿侧加入,不要完全揭开皿盖,最后将吸管直立使水流空,并在皿底干燥处再擦一下吸管尖将余液排出,而不要吹出。为防止产生片状菌落,水样加入平皿后,应向培养皿内倾入适宜温度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混合均匀,半个小时左右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翻转平皿,倒置培养。(2)微生物样品检测结果评价质量控制。具体表现为:第一、操作方法精密度的度量。从某一特种型式的一批水样中,选出最先15个阳性水样,做双样分析。计算每个数据的对数,如果在任何一双样结果中有任一者为零,则都加1然后算对数值。计算每个一双对数的差城(用R表示),并且计算出这些差城的平均值(R)。然后,取例行水样中的10%,做双样分析。如果计算它们的差大于3.27R,则表示化验员的精密度失控制,这时就应该否定自从上一次精密度检查后的分析结构。找出原因,方可继续分析。第二、无菌性检查。每做一次试验,就必须用灭菌水为水样,检查培养基、滤膜、稀释水、冲洗用水、玻璃器皿和器具的无菌性,如果有杂菌侵染,则用该材料做试验所得的数据应该否定。每次试验至少要对一个水样做重复分析,原则上要对10%的水样做出重复分析对多人操作的实验室,应进行对至少一个阳性水样的平行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环境监测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水质环境监测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是其重要的检测手段,因此为了保障水质环境监测质量,必须加强对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曹喜林.水质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7
[2]杨家丽等.浅析水质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3]甘美慢.水质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研究[J].各界,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