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土辽阔,人口数量庞大,随着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土地与人的发展之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相关人员的研究主题,并产生诸多见解,为实际的土地管理和和土地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这里也以此为研究主题,在探究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实现的手段,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节约利用;两者关系;探究分析
我国土地与其他国家相比确实广阔,但是总人口数量与之相比也多出许多,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城市和农村都在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面积也越来越大,土地资源就显得紧迫。未来将会继续进行建设与发展,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那么土地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土地是人们生存生活下来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缺失将会造成国家落后,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有效的土地管理来实现土地节约利用是非常关键的,不仅符合国家发展的理念,而且实现了国家科学健康的发展。
1土地管理与节约利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在土地方面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相同的是,土地管理和土地节约利用的主体都是土地,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而且两者都颁布的有具体的法律规则,提供指导和有效约束。不同的是,土地管理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是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下实现土地的有效分配,从而再进行最优的土地节约利用,而土地节约利用的工作主要围绕如何实现土地节约利用展开,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后的土地的作用,让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最大,从而让其实现最大的效益。总得来说,土地管理和土地节约利用两者是互相成就的,土地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就能让土地节约利用更充分,反过来,也能推动土地管理的优化,最后来实现土地方面的持续利用与发展。
2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意义
2.1符合国家发展的理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并一直应用到现在,期间不断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土地的优化管理和土地的节约利用,其目的就是使先有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我国的持续发展,这是非常符合国家发展理念的,也是国家发展理念的落实和表现,是国家长久发展下去的有利支持。
2.2有利于实现城乡结合的良性发展
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城市化,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原有的农村所占土地面积会有所减少,如果土地分配不合理,极易造成城市和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进程。土地管理在合理分配了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土地节约利用使分配的土地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且还能处理好与农村用地的关系,在和谐的情况下推动城乡结合的良性发展。
2.3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对国家前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地的管理和节约利用从表面看只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但其实也包含着很大的经济问题,两者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配置和利用土地时都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这是生态的可持续。而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机率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而且节省了成本支出,能产生长久的经济效益,这是经济的可持续。总体来说,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对于生态和经济都具有较大意义。
3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的基本要求
3.1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也是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的前提要求,是其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不遵守,长久下去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颁布的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一旦违法,会受到严厉惩罚。在进行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时,要时刻谨记可持续的要求,尤其是环境方面,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建设,并且要用最优的方案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成本。
3.2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在管理和利用之前要结合土地的相关情况,比如土地所处地点、周围的人口、建筑等其他情况,了解清楚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工作,不可以浪费土地资源;二、在利用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好是不产生不良影响;三,要严格遵守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法律规则;四,要注重土地的结构划分,在正确的地方进行正确的结构规划,在结构合理的同时实现效益,比如在工厂的厂房要纵向建设,而不要横向建设,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4如何进行土地管理来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
4.1要首先考虑闲置储备土地资源的整合并进行优化管理
首先考虑闲置储备土地资源的使用是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的准则之一,也是实现土地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土地并没有实现充分的利用,有一些土地在某一时期显得没有价值,而导致后来被遗忘忽略,而有一些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导致直接被浪费,所以要尽可能的发现我国闲置的土地,比如学校、企业、工厂等搬迁之后留下的废弃土地等,中央各级政府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后,被储存和整合起来成为储备土地资源,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后备土地资源。除此之外还要对储备资源进行优化管理,通过政府调控来管理非法占有大面积土地的行为,并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防止非法利用土地的现象发生。对于储备土地资源的规划和使用,除了要把它放在考虑的首位之外,还要做到合理规划和不浪费。
4.2要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了有关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其中规定了土地的管理和使用的准则,因此要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法律,在落实的同时加强监督,以此实现土地资源合理有效的使用。在法律法规落实方面,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土地管理和利用,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要按照处罚制度严格进行惩罚;在监督方面,要加强土地使用的监督,一旦发现非法使用和占用土地的行为,要予以惩罚以警示其他人。
4.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土地,来实现最大效益,所以“充分”利用十分关键。首先要注重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可持续的原则进行相关工作;其次是要全面了解具体的情况,确定利用土地的具体方向和内容,以一个城市的建设为例,要明确城市的主要功能,未来向着哪方面发展,全面考虑其建设需要的各方面问题,比如居住用地、工厂企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多方面内容,以此做好城市建设土地规划工作,让土地被尽可能完全利用的同时,实现建设的质量和成本保障;最后,要做到尽可能的节约土地,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
4.4充分宣传土地节约利用相关内容
土地节约利用不是一部分人的义务,是全国人的义务,现阶段国人的土地节约利用意识不高,要实现土地科学发展还需要长久的时间,所以提高国人的土地节约利用和保护的意识十分重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在进行土地节约利用等相关内容的教育的同时,利用舆论进行引导,从而让土地节约利用和保护意识刻在他们心里。宣传教育可以以村落为单位展开,既可以实现教育,又能增加民众的讨论度,从而达到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
5结束语
由此可看,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不是简单的问题,要想更好的进行这些工作,在充分利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要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为土地节约利用贡献一份力量,以此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是一个长久的问题,需要更多观点鲜明的研究出现。
参考文献:
[1]姚丽丽.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91.
[2]于雷.节约利用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169.
[3]李凌骏.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分析[J]建筑知识,2016(04):260.
作者简介:李佳丽(1990-),女,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矿产图斑审核、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问题图斑审核、耕地保护整改相关工作、大棚房清理整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规划许可技术审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