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卫生检测目的是对作业人员身体产生危害的因素以及各类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以对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加强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职业卫生检测的必要性以及职业卫生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必要性;问题;质量控制;要点
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为了保障职业卫生检测效果,需要做好整个检测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规范各种检测设备操作,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将误差降低到最小限度。因此为了保证职业卫生检测的有效性,以下就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职业卫生检测的必要性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必须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评定批准,取得执业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此项工作。职业卫生检测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依据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应在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标准检验程序的控制下独立开展工作。依法出具检验报告。提供科学、公正的数据,这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及职业卫生的监督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卫生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一种从属、辅助配合工作关系,职业卫生检测的主动性和公证性难以发挥,仅仅是履行了义务和承担责任,而且相应的权利受到了限制没有系统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缺少上级专门部门的检查和指导,没有指导性目标,工作上难于实现科学化、規范化管理。因此要发挥职业卫生检测的重要作用,必须彻底改变卫生检测工作的被动局面,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统一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完整的职业卫生检测新体制。
二、职业卫生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检测设备问题。卫生检测设备作为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硬件设施,其功能发挥的稳定性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是判定检测结果的重要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卫生检测设备的诸多控制要素倘若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当前卫生检测设备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部分卫生检测设备过于老旧,使用年限过长,其检测效果已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新型卫生检测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保养不当、错误使用等问题,其检测结果也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2、采样过程缺乏规范化管理。在职业卫生检测的采样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工作内容,分别包括采样记录、方法选择、采样时间选择、采样点选择等几方面内容。采样工作的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在实际的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部分检测工作人员经常会由于外界环境、个人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勘察现场气象条件时没有进行及时的记录、在检测过程中滤膜盒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重复使用等问题。还有部分检测人员没有准确表述出检测的方法,没有描述清晰一些检测步骤,有的甚至描述的比较模糊,从而让检测人员产生错误的理解,最终影响检测的结果。例如在检测氟化物,选择使用离子电极分析时,方法中对于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前处理没有表述清晰,特别是还比较繁琐。
3、检测方法问题。检测方法问题阻碍着职业卫生检测在职业卫生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在检测空气成分中是否含有有害气体时,标准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纳氏试剂来进行分光光度来检测空气中的氨气成分,在使用这种方法处理相关样品前,需要先放入十毫升的吸收液,而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酸性吸收液会使具有碱性性质的纳氏试剂处于酸性环境的包围之下,而纳氏试剂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显色作用,因此就会降低试剂的显色效果。至于改良的方法就是重新配置试剂或是可以增加试剂的含量,从而保证周围一直是碱性环境,如此就可以提高显色效果。而标准的检测方法中仍然这种问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工作人员经常出现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三、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职业卫生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要点。首先应当对参与检测活动的检测设备进行必要的计量检定操作,确定检测设备在符合相关使用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够确定使用;其次,所有参与检测工作的检测设备在使用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试检验操作,对设备的性能及其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之后才能真正验收。对于一些玻璃量器设备,检测人员应当测试量器的使用效果、密合性、实际容量等相关指标,通过测试后方可使用;第三,检测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一定的周期进行必要的检测,通过依据标准计量规定对其进行校验。所有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都应当及时记录,并且通过对比设备在使用前后的标准数值,对其准确性进行校准。
2、样品质量控制。(1)样品采样质量控制。一是应当对采样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了解误差原因之后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要点,防止误差的再次发生;二是应当进行必要的空白试验。空白试验包括收集器和样品两个方面,检测人员应当对收集器进行标准测定测试,以确保其空白值保持在稳定范围。对于样品则应当将样品空白从空白试验中扣除,在运输、保存样品的过程中,做好样品的防泄漏、防挥发等工作。卫生检测的样本采集质量控制需要从现场空白、样本洁净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这是确保卫生检测结果相对准确、样本具有可参考价值的关键性工作。现场空白是从样本采集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试验样本与环境控制之间需要注重协调性的落实,以此实现实验检测分析的准确性提升。(2)样品检测质量控制。一是检测人员应当依据具体的检测环节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检测的精准性。二是检测人员在检测样品时,应当对规定数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检测,通过连续检测取得其均值,将均值控制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并且现场所有有害物质的检测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措施进行,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正式检测前还应编写作业指导书并熟练掌握。检测人员应可以重复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以及检出限等,所有行为均要按照指导书来完成,不可随意变更检测顺序与样品。
3、规范实验记录及操作。在落实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数值记录、数值分析以及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实验记录需要对样本数量、型号、检测指标、检测数值、计算公式、检测异常现象等信息进行整理与记录,以此提高卫生检测的有效性。此外,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案需要从试验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汇报以及检测结果分析等角度进行综合处理,在注重检测考核标准落实的前提下,针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检测精确性、切实性、客观性等方面的调整,对实现检测计算效果以及检测质量提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职业卫生检测各环节操作规范性在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需要从样本选取、检测设备使用、检测方式调整以及检测技术应用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做好卫生检测数值控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注重非完全控制质量要素的分析,从样品检查、样品分析以及检测工作体系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职业卫生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双德等.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01)
[2]张红君.浅谈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
[3]滕璇.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科技风,2017(08)